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103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在解讀完桂陵、馬陵之戰的戰術問題後(軍事地緣範疇),我們要來了解一下這兩場戰役對於戰國的整體地緣結構有什麼影響。在這部分開始之時,我就說過了,戰國的第一階段,算是魏國獨大,或是魏國獨立對抗東、西諸國的時期。而到了第二階段,魏國在東西兩側的地緣壓力之下,已經無力稱霸了。

這其中具有轉折性的戰役,就包括齊魏之間的這兩場戰役。除了這兩場戰役以外,魏國在西線同秦國的戰爭中,也開始戰略性後撤(在秦國部分會具體分析)。如果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魏國在這一時期,同時在東、西兩線遭遇失敗,並非偶然。

因為從中央之國的整體地緣結構來看,魏國是典型的四戰之地。雖然最初憑藉晉國豐厚的遺產,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感覺,但終究難以持久(有點類似於當年的鄭國)。在戰國諸國通過兼併,內部整合重新達成均勢後,魏國四面受敵的地緣劣勢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而齊、秦兩國作為東、西兩端的大國,也是地緣結構相對最穩定的國家,成為魏國霸業的終結者也是大勢所趨。至於說那些戰役本身,又或領導者是誰並不是最重要的。

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在魏國感覺到已經無力稱霸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與自己爭霸中原的最大敵人——齊國達成聯盟。因此魏國得承認齊國具有“王”的地位。當然齊國也清楚自己沒有獨立稱王的實力,因此也承認魏國為王國(雙方的第一代大王分別是“齊宣王”和“魏惠王”)。

雙方達成此意向的地點就在泗水東岸的“下邳”,也就是當時的所謂“徐州”。由於這次政治會議,中心內容是齊、魏兩國互相承認對方的王國地位,因此也被稱之為“徐州相王”。

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徐州”這個概念,根據“天下九州”的劃分標準,所謂理想當中的徐州主要包括泗水流域。而在徐州真正成為行政單位後,它的治所所在地往往也就被稱之為“徐州”城了。只不過這些城邑意義上的“徐州”都是在泗水兩側罷了(三國時期的徐州,已經轉移到下邳了,而現在的徐州市,則是當年的彭城了)。


我們之前也說過了,下邳(徐州)這個地方,最初是由邳國(也有說薛國,或說邳薛同族)控制的。這些帶有部落性質的東夷小國,最終都成為大國兼併的對象了。而“徐州相王”時,下邳已經為齊國所直接控制了。魏國選擇在此與齊國達成稱“王”的共識,實際上是認可以齊國的實力已經反超魏國了。既然已經無力打敗這個對手,和最大的敵人結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徐州相王是發生在公元前334年,我們也可以認為這個時間點是戰國第二階段的開始。從表面看來,齊國象是有從魏國手中接過霸主地位的跡象。但這個時期,各主要諸侯都已經通過兼併周邊的小國增強了實力,齊國很難形成獨霸的局面。因此在徐州相王后不久,魏國又與趙、、韓、中山、燕四國搞了個“五國相王”(宋國也跟進了),目的就是把水攪混。既然大家都是“王”了,也就無所謂誰大誰小了,一場混戰重新開始了。

儘管在五國相王之後,戰國的格局開始真正形成,中央之國的地緣結構進入了一個平衡階段,但齊國在兩敗魏國後所取得的優勢地位,還是很明顯的。對於這一點,最先表示不滿的就是楚國了。

要知道,之前除了正統的周王以外,也就是以楚國為首的長江三國(楚、吳、越)敢於稱王。而現在齊、魏兩國的稱王,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政治上的改變,更是有可能的擴張野心。因此楚國率先向齊國發難,攻入了徐州,而這一次他們選擇的盟友是趙國。並非說趙國對齊國有多少圖謀,只是楚人需要他們牽制魏國(魏齊剛達成同盟),而趙國也希望藉機向魏國施壓,證明自己的實力。


其實楚國的這次攻齊之戰,只是戰國中期各種亂戰中的一場。就戰國中期的地緣關係而言,“合縱連橫”是一大特色。所謂合縱,本意指的是華北平原諸國由北至南結盟;而連橫則是渭河平原到山東半島之間的聯盟。

只不過在戰國諸國中,結盟組合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僅限於南北,或東西的聯盟。這些所謂的“聯盟”基本都不能長久,或者說是為了對付某一國家所臨時達成的。因此很多時候今天是盟友,明天就是敵人。所以說“合縱連橫”的基本特徵並不在組合的形式上,而是處理地緣關係的態度上。這個基本特徵就是“擇交”,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階段性的選擇盟友。

戰國中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除了宋、中山兩個“王國”實力較弱以外,其他大國雖然實力有所差異,但都算處在同一數量級中(誰也沒有絕對實力,吞掉另一個“萬乘之國”),所謂“合縱連橫”的目的,就是防止有哪一方的實力,突然得到增強,並且這種增強足以打破已經形成的地緣平衡。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槍打出頭鳥,誰如果做了出頭鳥,誰就會成為其他幾國共同的敵人。很不幸的是,率先稱王齊國,也率先成為了這隻出頭鳥。

我們現在要來看看戰國曆史在進入第二階段以後,中央之國的地緣形勢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在第二階段開始時,各諸侯國之間的實力還是比較接近的,包括象中山、宋這樣的五千乘“半強國”也能夠有機會與一流強國一爭高下。

不過,在各國爭相稱王之後,諸侯們的之間的差距也開始顯現出來了。這其中,居於天下之中的“魏”國,相比之前自然是衰弱了。而魏國在東西兩線的主要敵人——齊、秦兩國則終於發揮它們“四塞之地”的優勢,開始有希望甩開其他諸強,聯手進入超級大國的行列了。

秦人的崛起要碰到什麼樣的障礙,我們在秦晉“崤之戰”一節中就已經清楚了。從當年秦國受封在渭河平原立國時起,晉人就是他們東進的最大敵人,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敵人。而秦晉兩國之間的地緣關係,則一直是圍繞著河西、河東兩地而糾纏不休的。

誰一旦越過黃河,將這兩個地理單元據為己有,誰就掌握了二者之間的主動權。在魏國佔據河西之地時,戰略優勢自然也就被魏國所掌握了。而現在,秦人則不僅將魏國趕出了河西之地,更是將魏國擠出了河東。

雖然在魏國退出河東之前,秦人曾經多次攻入河東(包括春秋之時),但由於雙方的實力對比,基本在取得戰爭勝利後就退了出來。也就是說,以渭河平原PK臨汾——運城盆地,並無優勢可言。相反,無論是晉國也好,魏國也罷,由於擁有在華北平原的縱深,卻往往能夠穩定的佔據河西之地。

因此秦人要想在與山西高原的地緣博弈中,扭轉戰局,就必須也找到自己的戰略縱深。而在後面,我們會分析到,秦人的這個戰略縱深,就是秦嶺——大巴山脈以南的“蜀”地,或者說就是四川盆地的核心地區。

關於秦人是如何拓展它們的戰略縱深,我們會有專門的章節來分析。不過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就是秦人在做這些事情時,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地理方面的,或者說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比較多。而在地緣政治方面,秦人則沒有太多的顧慮,唯一可能對他們的南進戰略表示異議的,就是楚國。不過楚人要想進入天府之國,還必須越過“巴”人這道障礙,因此他們對於控制有地緣優勢的江淮地區,興趣更濃。

與西方的秦人相比,齊國雖然通過兩場戰爭,對魏國取得了戰略優勢。但如果不能把這種優勢轉換為土地的話,這種優勢的取得更多是一種對比的結果,而非實實在在的提升。因此齊國也希望擴張出新的戰略縱深。只不過與秦人相比,齊國的的擴張方向——華北平原,並不存在太大的地理障礙。他們的麻煩,恰恰是秦人所不太需要考慮的“地緣政治”。

就象當初魏國想打破華北平原的地緣均勢,會遇到齊、趙、韓等國的干涉一樣。齊國要想有大的動作,也會受到同等待遇。齊國北上攻燕,後又不得不撤出,就是一例。不過對於齊國來說,攻燕的行動並不算失敗,只不過是沒有改變齊國的地緣結構罷了,因此齊國還需要重新找到方向。

也許把魯國滅了,是個好想法。不過魯人已經被壓縮到尼、蒙兩山之側的狹小地帶,再逼下去,已經很難有高回報了,在地緣結構上也很難有質的飛躍(特別是齊國已經將防線推到泗水東岸時)。至於說沿泗水南下,與楚人在淮河流域爭雄,對於齊人來說,更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在中央之國的正統諸侯們看來,淮河流域只是一塊化外之地,如果要花力氣去滲透的話,還不如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做同樣的投入。而齊人也的確在中原作出了大的動作。

齊人的這個大動作就是把宋國給滅了。而在齊國滅宋之前,秦國曾經做了一件和“徐州相王”類似的事,就是邀請齊國共同稱帝,號稱東、西二帝(公元前288年,當時秦國的大王是“秦昭王”,齊國則是“齊閔王”)。問題是秦、齊兩國雖然在諸侯之中有脫穎而出的跡向,但沒有與其他諸侯拉開距離,特別是當其他幾國有可能聯合起來時。因此第二年,齊秦兩國都被迫去除了帝號,在政治上與其他幾國保持一致了。

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稱“帝”的失敗,對於秦國的影響是,暫時決定在函谷關西側觀望一下形勢。而對於齊國來說,稱“帝”的經歷,無疑又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因此齊人在發動了三次對宋戰爭後,終於在公元前286年滅掉了宋國。

關於齊國為什麼要滅宋,一直是戰國“合縱連橫”之中的經典案例。簡單點說,就是蘇秦為了保住燕國(對他有知遇之恩),挑拔齊國與其他諸侯的關係,以轉移矛盾,而進攻宋國據說就是這個陰謀中最重要的一環。其實,縱橫家的活動,固然讓戰國的歷史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各國所作出選擇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當時的地緣形勢。

也就是說,這些決定並不是被“忽悠”的,那些縱橫家們更多的只是順勢而為罷了。就象齊國為什麼要滅宋一樣,對於齊國來說,“宋”這個佔據半壁中原的二流國家,是最有價值的戰略縱深,所遇到直接抵抗也是最小的。如果齊人在自己強盛的時期,抓住機會擴張自己的戰略縱深,那麼他們現在的地緣形勢,和春秋之時比,並沒有質的飛躍。

齊、秦兩國先後撤銷帝號,只是一種政治策略罷了,並不代表他們就會停止擴張步伐。從這個角度看,地緣形勢更復雜的齊國,只不過是先動手了而已。問題是秦人當初佔了“蜀”地(前316年),可以作為自己的戰略後方;而齊人佔了“宋”地,卻等於將自己的前線推進到了一個“四戰之地”。

事實上,雖然戰國之時,諸侯們之間的兼併行為十分頻繁,但那大多是一些城邦小國,並不會對戰國的地緣格局造成大的影響。而在戰國中後期,中山、宋等稱過“王”的二流強國,相繼被兼併,對地緣格局的影響就很大了。

與齊國吞併宋國相比,趙國對於中山國的吞併,也有很重要的地緣影響力。這一方面使得趙國的實力,得以躍升為三晉之首,也讓趙國成為了戰國後期,抵抗秦國東進的主力。不過這兩次兼併行為的地緣影響力還是有區別的。

一是因為實力的變化不同。趙國在吞併中山國之前,在諸強之中實力是比較靠後的,這與他們所佔據的區域,地緣形勢複雜(戎狄比較多),農業條件相對一般(緯度較高)有關。即使吞併了中山國,也只是讓他的實力由中下,升到中上,並沒有機會成為出頭鳥。而齊國的情況就不同了,齊國本身的地緣實力就很靠前,如果再消化了宋國這片膏腴之地,那齊國就可以獨霸中原了。而這正是其他諸侯所不想看到的。

齊、趙之間的另一個差別就是:宋國與中山國的地緣位置不同。中山國位處華北平原北部,與其主要發生地緣關係的就是趙、燕兩國。也就是說,如果燕國沒有意見,其他諸侯在中山國基本沒有地緣利益。

而趙滅中山的地緣背景我們之前也分析過了,正值燕國內亂,中山國乘機進攻燕國,奪了燕國幾百裡的土地。因此對於燕國來說,趙滅中山其實算是幫了一個大忙,自然不會反對了(其實中山攻燕,有趙國暗中鼓動的因素);與中山國相比,位處四方的諸侯都想染指的“中原腹地”宋國,地緣位置就要敏感的多了。不僅魏、楚兩國,與其有直接的地緣關係,甚至其他諸侯,也不願意齊國獨自作大。現在齊國打破了這種地緣平衡,自然也就成了眾矢之的。

既然齊國犯了眾怒,那麼一場新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這次聯合行動的主導者,是剛被齊國攻打過的燕國,而三晉與秦國,則是聯盟的另外四個成員。如果說燕國與魏、趙兩國,與齊國都有直接的地緣關係,聯合抗齊情有可緣,那麼秦、韓兩國則似乎沒有必要趟這池混水了。

韓國的參加,其實也很好理解,既然三晉中的另外兩家都參戰了,韓國肯定也不好保持中立的。更何況韓國的生存之道,就是與其他強國綁定在一起。

而秦國的參加,則是希望在中原獲得一塊前進的基地,這個基地就是宋國的“陶”邑。秦國的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大膽(就象當年打鄭國一樣),不過如果齊國被打敗了,秦國就很有可能獨自稱大了,到那個時候,憑藉秦國在關西強大的地緣實力,東進中原是遲早的事,先在中原腹地插入一要釘子,也算是遙相呼應(前提是秦國的東進要快,時間久了,飛地是很難保住的)。

詳解諸侯爭霸,地緣因素髮揮的重要作用

秦國的參與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攻趙行動的破產。因為在魏國丟失河東之地後,秦國在山西高原的對手主要就是趙國了。而吞併中山國之後的趙國,實力已經躍升為三晉之首,受其實力提升影響最大的,就是意圖東進的秦國了。

因此秦國在自稱“西帝”時,是希望聯合齊國,並拉上其他幾個諸侯聯合瓜分趙國的。只不過,以趙國偏安一隅的地緣位置,不足以讓其他諸侯動心罷了。齊國在自去帝號後,反而與其他幾國聯手,進攻函谷關,逼迫秦國也放棄了帝號。既然自己暫時無法東進,那麼在山東諸國亂戰一團時,乘機取利就成為另一種選擇了。

與五國組成同盟,合力攻齊相比,戰國七雄中的另外一強——楚國,這時候的立場則要超脫許多。其實位於江淮的楚國,一直有些遊離於核心地緣圈。或者說是因為地緣位置的原因,與河濟諸侯之間的地緣關係不太緊密。直接參與“合縱連橫”的次數也較少。

不過這次所牽扯到的“宋”地和齊國,卻是和楚國一直有地緣矛盾的。宋國在被滅之前,甚至向南侵奪了部分楚國在淮北的土地,而這些土地,現在自然也就被齊國所繼承了。因此,僅僅是出於奪回失地的原因,楚國也要參加一份。不過楚國並沒有加入聯盟一方,而是在表面上選擇了支援齊國,(無論齊國勝負,楚國都有機會在淮北取得進展)。  

現在,除了齊國以外,戰國七雄中的另外六個成員都已經整裝待發,準備向齊國及中原進發了。而齊國到底有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次挑戰呢?為此,我們需要分析一下齊國在自己國土上的戰略佈局,而這其中的要點就是“五都”佈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