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引言

東周從春秋到戰國這樣一個歷史大勢,用《論語·季氏篇》裡邊孔子的話來描述就是: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我們接下來要跟大家談的就是春秋這段歷史。春秋之名是從一部編年史《春秋》而來的。這部書跟孔子有沒有關係?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春秋》記歷史大事是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然後記錄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記載了242年的歷史。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春秋時期的各個階段

那麼這段歷史,它實際上分幾個階段呢?錢穆的《國史大綱》中的分期是可取的,它將之分成這樣幾段:東周初有85年的時間叫"前霸主時代";齊桓公開始一直到晉悼公死,這128年的時間是"霸政時代",而"霸政時代"的關鍵在晉和楚;這128年過去了以後,就到了春秋晚期了,也就是"霸政衰微時期",又有90年。

簡單地說,春秋分為"前霸主時代""霸主時代"和"後霸主時代"這三個階段。  前霸主時代,天下大亂。西周崩潰,然後東遷,東遷了以後,王室有內亂,諸侯有內亂,於是爆發了一場戰爭叫"襦葛之戰"。結果周王被鄭國人打敗了,自那以後他就有點一蹶不振了。接下來出現了兩個小霸主,一個是鄭莊公,一個是魯莊公。魯莊公我們比較熟,就是《曹劌論戰》裡的那個君主。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那麼在魯莊公之前有鄭莊公。而鄭莊公這個人,如果讀《古文觀止》,大家對他也應該比較熟悉,這個人叫"寤生"。這個"寤"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逆著生(腳先出來,難產),就是"忤逆不孝"的通假字"忤";還有一種解釋,就是指他生下來就睜眼,這在古代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妨人。

結果他媽媽就給他起個名字叫"寤生",可見對他不喜歡到了什麼程度。可是這個人頗有作為,他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周王的權威一巴掌打翻了!這是兩個"莊公"霸主。  

那麼霸政時期,主角首先是齊桓公,然後是晉文公,以及之後的楚莊王、宋襄公、秦穆公。我們從這幾位霸主可以看到,有老有少。比如說像宋襄公,這個人是殷商貴族之後,他有很多太過人道的觀念,叫"不鼓不成列"。此二句指不傷害上了年紀的人,不攻擊沒有準備好的敵人。

在西周強盛的時候,甚至可以說在殷商強盛的時候,可能是這麼個打法。它遵循了一種太平世道的戰爭打法,但到了春秋時期,如果還用這種打法,那這霸主就不太合格了。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戰"徵"和戰"爭"  

我們說打仗,叫"徵",這個"徵"就是一個雙立人,一個"正確"的"正"。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徵者,正也"。比如說西周封建了很多國家,有些國家不老實,就像害群之馬一樣,這個時候周天子就要組織軍隊去"正"他。

另外有些諸侯國出現了"君不君,臣不臣"這樣的現象,那麼周天子也可以領著軍隊去糾正他。所以要注意,春秋時期的戰爭不叫戰爭,跟我們後來跟日本打,或者跟異國勢力打,或者是在王朝崩潰、爭天下的時候你死我活這種打是兩回事。

在周人的觀念當中,有很長時間"戰徵"的那個"徵",是為了糾正列國的錯誤而不得已採取的武力措施,所以敲著鑼打著鼓,而且還要指明你的錯誤在哪兒。這個"徵"並不是要傷人,不是要掠奪土地,而是要糾正錯誤。  

所以,在《國語》當中,魯國有個大臣就說"大刑用甲兵",你諸侯國出現錯誤以後,我們就給你上刑,糾正你。所以"徵"、打仗,不是要殺人放火,而是要糾正錯誤。注意這個觀念,在春秋爭霸戰當中我們會看到,宋襄公就老老實實地堅持了這一點。

打仗嘛,我們就得像君子,有點像西方老貴族決鬥,要定好時間,定好地點,你走幾步,我走幾步,咱們同時開火,誰也不許玩貓膩。可是,他生錯了時代了。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霸道和王道的區別  

孟子說,霸道跟王道有個區別,就是假借仁義之名,行自私自利之實。像這種爭霸,到了晉文公時期就變得非常清晰了。雖然霸主有它的客觀作用,但是發展自己的勢力,謀求一個國家的這種私利,這種意圖是非常明顯的。

可是呢,這列國打仗,大家都要在面上過得去,所以有的時候不得不玩陰的。比如說晉楚"城濮之戰"的時候,晉國人會提出"師直為壯,曲為老",我們要打這個仗,但是我們決不先挑起這個戰爭,這樣的話列國就會站在我們這一邊。

於是就施展了各種手段,讓楚國人處於道義的下風。於是,晉國人跟楚國打,西邊的秦、東邊的齊,全站在了晉國人一邊,這樣的話楚國人非敗不可了。我們要注意,這就是一個時代特點,就在這樣一個特點當中,我們會看到很多貴族文化的現象。這就是霸政時期的特點。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那麼霸政衰微,就涉及另外一個特點。我們知道西周封建諸侯,它實際上是一種武裝拓殖、武裝殖民。王朝政治強盛的時候,這些諸侯也沒有心思發展自己的國家、自己的邦國、自己的文化。比如說魯國,它從未想過要在泰山以南建立魯邦政治、魯邦的文化。這是在"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候。  

但是,西周一崩潰,諸侯就開始要謀求自己的發展了。我們知道西周封建是以土地、以賞賜換忠誠,一旦遇上天下大亂,列國開始謀求自己的私利,開始發動戰爭,列國之間就開始要積極發展軍備,另外也要用土地換忠誠,用賞賜換忠誠。所以,慢慢地,越是強國(比如說晉國),它內部的卿和大夫(君主之下的這些貴族勢力)就發展得越快。  

所以這樣的話,這些諸侯等於是又走了西周的老路,早晚有一天這些大夫要發展勢力,要跟君主分庭抗禮。所以權力為什麼下移呢?這就是一個歷史的變化,這個變化在邏輯上又走了一次西周之路。等到霸政結束了,晉悼公死了,天下的大夫們一看,終於沒霸主看著自己了,所以列國又開始進入內亂階段。

這個內亂階段,就變成了一種爭權奪利、一種嬗變,又是一個亂世降臨,這個亂世最終使得歷史走向了戰國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四夷"的文化交融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四周的人群像潮水一樣湧向了華夏。這裡邊,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所謂"四夷",按照這個《禮記》的說法,南邊叫"蠻",東邊叫"夷",西邊叫"戎",北邊叫"狄"。這些人實際上和當時的華夏沒有多大差別。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華夏這個人群是以農耕為生存方式的。而這個戎、狄,

他們越是離華夏遠,遊牧色彩越重。  

他們進入華夏以後,根據有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也開始轉變為農耕居民,甚至有些人也開始學當時的《詩》《書》《禮》,這就是進步了。按照儒家的說法就是變成中國了。不論你是誰,你接受了西周以來的禮樂文明,你就是華夏,你就變成中國了,我們就以"中國"對待你;相反,你接受了"夷禮",我們就只能是將你當作"夷狄"看待,我們看你是不是自己人,看的不是種族、血緣,而是文化!  

所以通過這一融合,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時期所謂的南蠻也好,西戎也好,北狄也好,幾乎就是和華夏的那些邦國是犬牙交錯地住著。比如山西,山西沿著汾河谷地是封建了一些周的諸侯,但還有一些要地,像太行山兩邊,東側的平原、西側的山地,大部分都住著所謂的"戎""狄"。甚至有些地方,比如說在沂水、洛水的源頭,都有戎狄。

這些戎狄的語言和穿著,跟中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隨著這些戎狄漸漸融入華夏,一到了戰國時期,已經找不到痕跡了,所以這又為秦漢大一統政治奠定了根基

還有一個態勢就是在春秋後期,思想家開始出現了,於是就開啟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黃金時代。

春秋時期的不同階段,春秋大變局:禮崩樂壞,權力下移

結語

如果我們從細部說,社會的內在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權力下移之外,"國人"這個階層在整個的變動中逐漸消失。到了戰國時期,就已經很難看到國人這個群體的影子了。這個消失對我們中國文化發展而言,至關重要。

這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是一個將要孕育思想高峰的時代,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消失的時代


參考文獻:

《禮記》

《國語》

《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