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殷宋五澤》宋國宗邑立薄地(3)


襄公圖霸遭拘 楚於薄地釋之


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在宋國薄邑有諸侯會盟,目的竟是魯僖公調停楚成王釋放宋襄公。《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載:“楚執宋公以伐宋,冬,會於薄以釋之。”對於宋國來說,這是極大的屈辱。

宋襄公被楚國拘留,源於他的圖霸事業。作為宋桓公之子、宋國的第20任國君,宋襄公以“仁義”聞名,曾主動將國君之位讓給庶兄目夷,目夷堅決推辭,因此有“讓國之美”。後以平定齊國之亂聲名鵲起。在齊桓公去世之後,雄心勃勃的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此時為相的目夷勸諫他說:“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是禍患。”襄公不聽。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舉行鹿上之盟,以盟主之位自居,引起齊君和楚王的不滿。之後,又自作主張與諸侯會盟於盂地(今睢縣西北),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與會。會上,宋襄公和楚成王為當霸主而發生爭議,楚成王突然命人劫持了宋襄公,把他帶回楚國囚禁起來,想借以攻取宋國。直到同年冬十月,楚成王與魯、陳、蔡、鄭、許、曹等國君在宋都郊外薄邑(即北亳城)歃血為盟。盟會畢,在魯僖公的調停下,楚成王賣了個人情,將宋襄公釋放,班師回楚。

宋襄公志圖霸主反受大辱,怨恨之情痛入骨髓。他既恨楚國,更恨陳、蔡、鄭等國助楚欺宋。第二年即宋襄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三月,宋襄公聽到鄭文公又到楚朝貢,大怒,遂起傾國之兵討伐鄭國。鄭告急於楚,楚成王派大將軍成得臣率兵救鄭。目夷勸阻莫與楚戰,襄公不聽。冬十一月一日,宋與楚展開泓水(今柘城縣西北)之戰。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後葬於襄陵(今睢縣北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