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在周朝建立之始,周天子實行了分封制,即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給王室子弟和有功之臣,使之成為諸侯,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維護周王室安全的責任。

這種制度好處是能夠將邊緣地區容納到中原文明的體系中,壞處也可想而知,第一代、第二代的各國諸侯或感念於周王朝的“恩賜”、或是因為血緣關係,都會極力維護周朝的統治,然而當所謂的血緣關係越來越疏遠,周天子的權力越來越衰敗時,這種以分封制作為維護周朝的統治根基也分崩離析,從而也拉開了長達四百多年的戰亂時代——春秋戰國。

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春秋時期諸侯割據圖

不過周王朝的統治力雖然一落千丈,但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因此不少諸侯打著尊重周天子的旗號來完成自己的霸業,譬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尊王攘夷”一直是其政治宣傳口號,但是真正將周朝文明和華夏文明在“禮崩樂壞”中延續下去的,並非齊國,而是中原的一個超級大國——晉國。

晉國的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 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之後經過對外兼併和一系列的戰爭,國境地域囊括瞭如今整個山西省、陝西省東北部、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以及山東省西北部和內蒙一部分的廣大地區,並被《左傳》、《史記》等史書評為春秋四強國之一。

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晉國疆域圖

剩下的三強分別是齊、秦、楚三國,齊國自齊桓公後,由於陷入長期的內耗,國力大不如前,除了欺負周邊幾個諸侯國,幾乎很少在之後的中原爭霸中的舞臺上出現,而秦國地處邊陲,與戎狄等少數民族雜居,時常會發生衝突,東邊又有晉國這個大國橫阻,因此春秋時期的秦國等於大部分時間是在和少數民族打交道,幾乎很少東出爭霸,不似戰國時的秦國那麼兇狠。

所以能夠和晉國實力相當,並且有的一拼的,只有在南邊的楚國,關於楚國的誕生,它還有有一則傳說:楚國先君鬻熊的妻子妣厲生熊麗時難產,剖腹產後妣厲死去,熊麗存活。妣厲死後,巫師用“楚”(荊條)包裹其腹部埋葬。為了紀念她,後人就稱自己的國家為“楚”。所以在古代文獻中,多稱楚國為“荊楚”,但是因為地處偏僻,與當時富饒發達的中原地區相比較為落後,尚處於未開化的狀態,所以又被稱之為“荊蠻”。

在商周交替之際,因為楚地能夠審慎度勢的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而受到了周王室的重視,在商朝滅亡後,被給予了“子”的爵位(按當時爵位等級從高到低排列,分別為:公、侯、伯、子、男),臣屬於周。

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楚國疆域圖

之後在春秋初期,楚子熊通自覺楚國足夠強大,有北進中原之心,恰好此時周桓王率兵討伐鄭國,肩膀被捱了一箭,只得回城修養,熊通特意帶了兵馬前去“慰問”,途徑漢陽諸姬(指在周王室和楚國北進中原的中間地帶所分封的姬姓諸侯國),熊通便向其中的老大隨侯傳達了一層意思,大致用白話說就是:聽說你們中原現在很亂,周天子還中箭受傷,我熊通特地來中原給你們維持秩序,但是我的爵位太低,又地處蠻荒,說不上話,煩請你們傳達周天子,能不能給我個更高的爵位。

隨侯因懼怕楚國的威勢,便向周桓王傳達了熊通的意思,結果周桓王大發雷霆:你一個在南邊搞土特產(楚國產苞茅,專門進貢給周王室祭祀時濾酒用)的也配來中原?給我有多遠滾多遠。熊通得知後,也頗為火大,你周天子不是在中原稱王嗎?那我楚國地域比你大,國力比你強,怎麼還是個子爵呢,至少也得和你平起平坐啊。於是在公元前704年,沒有經過周王室的正是冊封,熊通便僭越稱王,歷史上稱之為楚武王。


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楚武王熊通

稱王之後的楚國經過發展,逐步消滅了隨國、鄧國等漢陽諸姬,打通了北進中原的道路,從而和另一箇中原大國,同時也是中原文明的代表——晉國開始了正面交鋒,在連續長達近三百年的春秋時期,兩國大大小小共打了幾十場戰鬥,規模比較大的,如城濮之戰、穎北之戰、 鄢陵之戰等,而後來家喻戶曉的成語如一鳴驚人、問鼎中原、退避三舍等,都是從晉楚爭霸而來,但最終統計結果,還是楚國勝少敗多,所以晉國一直是楚國北進中原稱霸的一個阻礙,而主導春秋時期各國走勢的,也正是這兩國的戰爭勝負,許多中小諸侯國猶如牆頭草,楚勝則臣服楚國,晉勝則臣服晉國,好不熱鬧。

春秋四強國?其實是兩個大國爭霸

晉楚城濮之戰

但與其說晉國和楚國在爭霸中原上喋喋不休,倒不如說是兩種文化的實際衝突,那便是中原文明和楚文化的衝突,當然,隨著歷史發展,晉國逐漸被趙魏韓三家吞併,楚國最後也被秦國所滅,兩個國家都被捲進了歷史的塵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