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美人,但要論話題性,四大美人依舊是獨一檔。其中西施作為四大美人之首,早已經成為了美的象徵,古往今來更是多少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比如李白稱讚她“秀色掩古今”,王維說她“豔色天下眾”。即便是今天,什麼“豆腐西施”、“包子西施”也要蹭蹭她的流量。

不過西施的美貌深入人心,除了父母的奮鬥(把她生出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正是處在春秋末期吳越大爭霸的背景下,她的故事才能一遍又一遍地被後人記載傳頌。而後人根據自己的需要,逐漸將西施塑造成今天的形象。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蔣勤勤飾演的西施


春秋戰國——美貌代言人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西施”的大名就已經見之史冊了。傳說中由孔子偶像之一的管仲寫的《管子》一書中就記載了“西施”——“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看,這個時候西施就以美貌營業了。雖然根據後人的考證,《管子》一書大部分不是管仲寫的,而很可能是成於戰國時期的稷下學宮,但依然不妨礙這是最早的記載。

與《管子》類似的記載還有《慎子》——毛嬙、西施, 天下之至姣也。同樣誕生於戰國時期的《屍子》一書,則說道:“人之慾見毛嬙、西施, 美其面也。”說白了,大家想見西施,不過是饞人家的臉!

在《墨子》中還記載到西施因美而死——西施之沉,其美也。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董智芝飾演的西施


諸子百家裡最喜歡西施的,恐怕要數莊子了,《莊子》一書中貢獻了沉魚落雁、東施效顰這兩個我們常用的成語:

故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毛嬙西施(一作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看來戰國時期的人大都知道這樣一個公式:西施 == 美。這人氣值可比今天的明星要高多了。

不過除此之外,西施並沒有其他的記載。無論是《國語》、《左傳》在記述吳越爭霸時,都沒有提到這樣一個人。而歷史上勾踐是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夫差。五十年代還出土了東漢時期記述該事件的銅鏡,其鏡背圖像以四分法佈置, 每區間隔一乳紋, 畫像內容與題款分別是:吳王、忠臣伍子胥、越王和范蠡、王女二人。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東漢銅鏡


東漢魏晉——吳越爭霸的工具

時間來到漢代,大家對西施的定義並沒有改變,依舊是美人。比如淮南王劉安組織編撰的《淮南子》中多次提到西施,還是類似的話,什麼“美不及西施,惡不若嫫母”、“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等等。而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名著《史記》裡,雖然詳細描寫了吳越爭霸,但是西施還是沒有登場。

這種情況到了東漢開始改變。由於東漢統治者注重文化發展,文化人逐漸多了起來,地方文人的鄉土情結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地方誌——《越絕書》。在《越絕書》中記載了吳越之地很多逸聞傳說,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吳越爭霸故事。《越絕書》中記載越國在都城附近的美人宮習教苧蘿山的美女西施、鄭旦。之後派大夫文種將兩位美人送給吳王夫差。吳亡之後,西施和范蠡泛舟五湖。與之同時代的還有《吳越春秋》,裡面的記載與《越絕書》類似,不過將送美人的大臣從文種改成了范蠡,且西施、鄭旦明確為“苧蘿山鬻薪之女”。

到了這裡,西施的故事就與今天流傳的區別類似了。苧蘿山鬻薪女西施,作為越國破吳的計劃之一,被送到了吳國,並且培訓了三年禮儀歌舞。另外還給她安排了一個之前書籍中沒有出場的閨蜜——鄭旦。不過鄭旦美女卻沒有西施那麼好的待遇,在後世默默無聞了。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徐路飾演的鄭旦


到了晉代,西施和鄭旦原本的職業也變了,之前她們不過是“賣柴火的小女孩”。而在晉人孔華的《會稽記》中記載有“諸暨縣北界有羅山,越時西施、鄭旦所居,所在有方石,是西施曬紗處,今名紵羅山。”嗯,西施開始曬紗了。後人大概覺得賣柴火跟美人的身份不太匹配,就從這個記載開始延伸到了浣紗女。

而對於西施美貌的描寫,也在這個時期又升級了。東晉王嘉在《拾遺記》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述:

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二名修明,以貢於吳。吳處以椒華之房,貫細珠為簾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二人當軒並坐,理鏡靚妝於珠幌之內。竊窺者莫不動心驚魄,謂之神人。吳王妖惑忘政。及越兵入國,乃抱二女以逃吳苑。越軍亂入,見二女在樹下,皆言神女,望而不敢侵。今吳城蛇門內有朽株,尚為祠神女之處。

這裡記載的美人名字叫夷光和修明,並非西施和鄭旦,但後人都把她們看做是同兩人,不光如此,甚至把西施的名字改成了施夷光。此處沒有正面描寫西施和鄭旦之美,而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側面描寫:偷窺者驚心動魄,士兵們不敢傷害。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西施和鄭旦


唐宋元明——愛國間諜的誕生

西施被東漢人寫入吳越爭霸的故事,逐漸成為後世文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唐代大詩人宋之問、王維、李白、劉禹錫、白居易等等都寫過關於西施的詩歌,但他們對於西施的描寫不過是美貌和導致吳國亡國。

甚至唐人在《吳地記》中,安排了一段西施和范蠡的浪漫史,說是在嘉興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勾踐命令范蠡把西施獻給夫差,結果西施與范蠡在路上“潛通”,三年才到吳,途中生了一個兒子。到了這個亭,其子一歲已經能說話,因名語兒亭。真可謂荒誕不羈。

直到唐朝末年,大詩人陸龜蒙、羅隱、皮日休等人開始反思,認為吳國的亡國並不能歸罪於西施。像我們熟悉的《西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宋代以來這種思想又有進一步的發展,王安石在《宰嚭》一詩中為西施辯誣,寫道:“謀臣本自系安危,賤妾何能作禍基。”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南宋初年董穎的大麴《道宮薄媚·西子詞》可以說是第一個塑造西施愛國形象的作品。這套大麴共十首詞曲,完整記述了吳越爭霸的整個過程。作品開頭寫“有客經遊”,見景生情,“為想前君事” 而帶出吳越相爭的舊事。第三首詳細描寫范蠡尋找西施的過程以及西施的美貌。關鍵在於西施面見越王的第四首詞,明確點出了西施深明大義,自願獻身的精神:

窣湘裙,搖漢佩,步步香風起。斂雙蛾,論時事,蘭心巧會君意。殊珍異寶,猶自朝臣未與。妾何人,被此隆恩,雖令效死,奉嚴旨。

在大麴的末尾,西施卻被越人指責她受吳國之恩卻不像虞姬一樣殉情,反而想著論功行賞,最後被殺。但作者卻同情西施,借用《云溪友議》的記載,在千年之後,讓她魂遇王公子,以訴幽怨,以酬知己。

這個形象深深影響了後世的“西施”創作,對於西施的歌頌,基本再沒有脫離這個框架。

明代嘉靖末年梁辰魚的《浣紗記》,是我國古代戲曲中全面敘述吳越爭霸的傳奇名作。在這部戲中西施的形象繼承了《道宮薄媚·西子詞》中深明大義的愛國間諜設定。她對范蠡一見傾心,約定終身。但之後范蠡忽然三年不見,再次出現時為她說明國家大事,得到了諒解,並最終同意入吳。在故事的結尾,她被禮迎返越,受到勾踐、越夫人、范蠡、文種的“拜謝”。最後和范蠡歸隱。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浣紗記


明末至今——愛國形象的傳播

西施的愛國形象已經被塑造出來了,這使得她逐漸成為了一種標誌,可以振奮人心。到了明朝末年,政治昏庸,內外戰亂頻發。在這種危機關頭,有愛國心的士大夫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國變臨頭的預感,在這種情勢下,吳越故地的文人開始使用“西施”這個標誌來鼓勵人們。

崇禎六年,諸暨縣縣令張夬主導編撰了《苧蘿志》,又稱《苧蘿西子志》。書中收錄所有和吳越爭霸以及西施相關的資料。四年後,繼任的縣令路邁再次修改刊刻,並在後記中寫道:“故之人心不遇厄會,則忠義不奮。使天下人念其君父以無忘祖宗數百年子惠之德,何強敵之足懼?”、“而今之長才偉略足固金湯者,豈乏其人?倘其取《西子志》一再誦之,有不中夜彷徨聞雞起舞者,非夫也。”可見,此書的目的在於用西施的愛國事蹟來激勵人們。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苧蘿志》開篇


這樣的情況在清末民國再一次出現。民國時有本書叫做《西施豔史演義》,別看名字好像很香豔,可內容卻非常正經。作者在全書開頭明確寫道著書的目的:

所以在下要把西施的歷史,敷衍出來,使社會上都知西施是為國雪恥的奇女子,並不是忘恩負義的俗裙釵。並且還可以提起一般人的愛國心,不至於生為一國的國民,連國恥都不知道湔雪,這便是在下編這部書的意思了。

時過境遷,到了今天,西施已經定型成了愛國的標誌,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旅遊資源。蕭山和諸暨便開始搶起了西施。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所謂“西施遺蹟”的修整。同時再次編撰起了《苧蘿西施志》,正得益於這本書,才有了本文。

從美貌代言人到愛國間諜,西施是如何變成現在的形象?

西施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