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所謂“歌以言志,詩以詠志”。中國文人講究含蓄,因此在多數情況下,他們總習慣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中志趣。從先秦時期勞動人民的真情詠唱——《詩經》,再到口口相傳歷久彌新的盛世經典——《全唐詩》,都從另外一種角度,表達了當時文人的審美志趣。

實際上,無論是先秦典籍,還是盛唐文化,文人對於小鹿的熱情卻從未衰減。尤其在唐詩中,帶有鹿意象的詩歌,更是高達400餘首。諸如李白、杜甫等名家人物,也都對鹿多有贊詠。其實,這正好表明了唐人對於小鹿的喜愛。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一、唐人對鹿持全面接受態度

研究唐代歷史可以發現,唐人對小鹿的喜愛,主要可分為意象與實物兩個方面。從意象上看,鹿意象常出現在文人作品中;而從實際生活考慮,鹿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日常生活中。

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詩云:“日暮餐龜殼,開寒御鹿裘。”這裡說的“鹿裘”,便是唐人常用的一種禦寒物品。劉禹錫也說:“計會雪中爭挈榼,鹿裘鶴氅遞相過。”實際上,“鹿裘”不僅有不錯的禦寒功效,而且它的成本也不高,因此頗受世人喜愛。

除此之外,鹿也經常被用作其他裝飾物,如鹿巾、鹿飾等物。從唐詩中的意象研究來看,唐人頻繁使用這些鹿飾物品,是在表明自己的超然物外與灑脫自由。

至於這個現象,可以結合鹿的生活習性來考慮。在古人眼中,小鹿是自然中的精靈。它們無憂無慮,自由灑脫,不沾染世俗之氣,亦有純美可愛之氣息。唐代文人好用鹿飾品,實則是追求鹿的的精神自由,以表明自己灑脫不羈自由爛漫的志趣。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唐人對鹿是持有全面接受態度的,因而除了鹿飾品以外,它還是一道經典美食。唐代崇尚道家,李氏皇族以老子為祖先,因此唐代社會也多尊道。而在道家看來,鹿肉“服食可成仙”。因此在不少唐代典籍中,不少道士都將鹿肉精心們烹飪,並常年食用。

上述可見,鹿作為一個實物,與唐人的衣食住行有著頗為密切的關係。在此情形之下,小鹿自然經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被廣泛關注,以致唐人吟詠。

二、唐代之前的鹿意象

在唐詩之前,鹿意象便經常被廣泛運用在各種文學作品中。在唐代之前的社會原因,總能為鹿意象提供新的素材與源泉。

早在先秦時期,《詩經》中常以鹿為起興。如“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楚辭》中的鹿意象,多是虛幻遙遠的仙家之鹿,這為道教人士食鹿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到了漢代,小鹿多為德行的象徵。君子高潔,喻作小鹿。而且鹿意象還經常與鶴意象一起使用。白鶴生活在沼澤地,但卻“出淤泥而不染”,還向往天空。古人把這兩種祥瑞之首放在一起,如前文詩句中的“鹿裘鶴氅”,便能表明文人的高潔傲岸。

魏晉時期,由於戰亂頻發,不少士族隱居山林,於是逐漸衍生出了避世與隱逸的風氣。正如眾所周知的“竹林七賢”,便是魏晉名士的傑出代表。巧合的是,鹿也生活在山林之中。由此一來,不少文人經常以鹿自比,以表達自己的隱逸志趣。

另外,鹿之所以被當做一種祥瑞之首,還因為它與麒麟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古人心中,麒麟是遠古四靈之一,它是無數部落融合後的影子,代表著走獸之王。而在訓詁學中,麟本身就是鹿屬。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在許慎《說文解字》中,麒麟與鹿也密不可分。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從鹿,其聲。”麟“大牝鹿也,從鹿,粦聲。”也就是說,麒麟這種想象中神物,是以鹿為一定原型基礎創造出來的。而且從種群上看,麒麟與鹿的關係十分親厚。於是《舊唐書》中說:“麟之來,一鹿引之,群鹿隨之,光華不可正視。”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之仁德,與鹿之德行如出一轍。孔子認為麒麟是仁義、祥瑞之首,代表著太平盛世。而鹿又與麒麟關係親近,因此鹿的祥瑞之兆也愈發流傳。尤其在盛唐時期,鹿恰好滿足了唐人生於盛世的幸福感,於是它的地位也愈發尊崇。

三、鹿意象在唐詩中的分類

經過多年的文化積累,鹿意象到唐代時,已經愈發豐富。從大體上看,鹿意象在唐詩中主要有三個方向:

其一是歸隱之風。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儘管唐代有盛世之景,但依舊不排除有一些文人仕途不順。在官場上遭受打擊後,這些文人又受到道家隱逸思想,故而紛紛選擇歸隱山林。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而生活在山林中的小鹿,便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有詩中隱者之稱的孟浩然,便在《夜歸鹿門歌》中寫道:“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其二是祈盼祥瑞。《藝文類聚》中說:“夫鹿者,純善之獸,五色光輝,王者孝則至。王者承先聖法度,無所遺失,則白鹿來。”

因此在初唐之時,不少文人紛紛以詩歌頌鹿,以表達自己對國家昌盛繁榮的美好溯源。如韋表微在《池州夫子廟麟臺》中寫道:“世治則麟,世亂則麇。出非其時,麋鹿同群。”

其三是勸諫世人。有一個成語,叫做“逐鹿中原”,說明鹿意象還代表王權更迭與朝代更替。李白在《贈薛校書》中寫道:“我有吳越曲,無人知此音。姑蘇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這裡提到的鹿意象,便是化用伍子胥勸諫楚王的歷史典故。李白以後,“姑蘇麋鹿”這一典故在唐詩中被人廣泛運用,成為王朝更迭的象徵。

唐代鹿文化的興盛:當時的文人為何對鹿如此喜愛?

參考文獻:

《詩經》

《楚辭》

《全唐詩》

《舊唐書》

《新唐書》

《藝文類聚》

《說文解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