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藝術品》期刊 | 典藏

論趙孟頫的書畫藝術成就與董其昌的“矛盾” | 【藝術品·典藏】



一、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明 董其昌 仿趙孟頫秋山圖 107.1cm×46.4cm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日前展覽的“丹青寶筏—董其昌藝術大展”共展出了董其昌及相關作品一百五十餘件,其中不僅出現了趙孟頫的作品,還有董其昌仿趙孟頫創作的《仿趙孟頫秋山圖軸》(上海博物館藏)。我們知道,董其昌曾多次臨摹、仿作趙孟頫的畫,現存作品還有《仿趙孟頫秋江圖》( 故宮博物院藏)《仿趙孟頫林塘晚歸圖》( 福建博物院藏) 等,足見董對趙的取法。但當董其昌重新排定“元四大家”時,他卻顯示出某種矛盾的心理。首先,他看不起漢人趙孟頫給元廷做官,故不將之歸入“大家”之列,在“南北宗論”裡也對趙隻字不提。但同時,董其昌又表現出對趙孟頫的某種推崇,如他自己所言,“吳興當為元人冠冕”“始知吳興之不可及也”。這種矛盾究竟是為何?

徐復觀先生認為:“在董其昌的南宗系統中,實存心打擊了趙松雪(1254—1322) 的地位……他在董其昌的南畫系統中,應當有最重要的地位。董其昌的抑趙,是出自明代士人一般虛㤭之氣,所以我不能不為之辯。”李鑄晉先生則說:“在他之前,文人畫從來都被看作是理論高於畫風,現在有了他的綜合,元初時遂成立了文人山水畫的確定風格……在這發展中,趙孟頫為後代的畫家開闢了新的途徑,特別是元末的山水四大家,和明代吳派,更為三百年後的董其昌的畫論定下基礎。”這些論述皆可為董的矛盾作注。

筆者認為,趙孟頫的“特殊價值”就在於其繼承了中國書畫的入古出新傳統,又為元明書畫擺脫宋人窠臼提供了形而下的解決方案,並直接影響了董其昌的書畫理論與創作。而董其昌的矛盾心理,其實也統一於對趙孟頫的認可。以下,筆者將具體從宋元之際趙孟頫所尋找的書畫道路,以及董其昌對這道路的看法兩方面來論證此一觀點。

二、趙孟頫的道路與董其昌

關於趙孟頫,宋濂有高度評價,他認為明代道學家們對趙失節仕元的批評,是“腐鼠敗豚,何能病公”。同時給了趙在畫史上“雄鳴一代,照耀古今”的地位。高居翰認為趙孟頫“改變了中國山水畫的整個發展方向”。那麼,宋元之際趙子昂的山水畫到底風格上有什麼重大突破,並且在哪些方面改變了中國山水畫的整個發展方向,董其昌在著述和行動中又是怎樣繼承的,筆者在此處試以具體論證之。

1. 逸之品格:寫心中的理想山水

趙孟頫的開創性,一方面就體現在他的“逸韻”。元代藝術風格的一大特色就是“逸”,這與元代儒者的歸隱風氣有關。元庭雖屢次表示對儒生的關懷,但畢竟杯水車薪,廣大文人藝士處在被冷落、被歧視的邊緣地帶,生命安全都被威脅。現世對文人,乃至漢人群體而言,都是牢籠般的存在,禁錮著肉體和心靈。但越是遭到禁錮,人就越追求自由,當時文人多選擇從精神上尋找寄託,於是重自然、隱逸的道易思想,以及佛教禪學,在此時重又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重神似,輕形似;重自然,輕精妍;重山水,輕人倫,超然解放的“逸”格藝術就這樣產生了。

趙孟頫就在這時代變遷中成為藝術的關鍵人物。他的人生際遇與藝術心靈存在著激烈的矛盾,正是這種矛盾,激發了趙孟頫卓越的書畫成就。作為一位深受儒道釋思想濡染的文人,趙孟頫終生在“隱”與“仕”之間徘徊,而“仕”與“隱”的矛盾,正是彼時文人的普遍矛盾。趙孟頫入朝為官,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使他經世致用的願望破滅,因此想從中逃出,卻又並不可能,隱退願望日益強烈,到了晚年終於寄情山水,全是由一“逸”字。《罪出》一詩便是最好表達:“在山為遠志,出山為小草。古語已云然,見事苦不早。平生獨往願,丘壑守懷抱。”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28.4cm×90.2cm 紙本設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在山水畫中,將“逸”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成為“元四大家”的“標杆”。以《鵲華秋色圖》為例,此圖是趙孟頫回到吳興後回憶其在山東濟南見聞而作。鵲華二山同是濟南附近的名山,此圖右邊突立的是“華不注山”,左邊是“鵲山”。兩山之間一片遼闊的水域好似一望無際的平原。近處樹木大得誇張,相比之下兩山顯得很小。中有諸多雜樹,被趙疏落佈置,三五成行。藉著樹木的組合排列,畫面中瀰漫著一種整體和諧的韻律。鵲山山腳下的屋舍、山羊和村野老農,以及舟中的漁夫,這些物象表達了畫家對自然山水間隱逸生活的渴望。從整體意境來看,此畫平淡天真,毫無矯飾,都是作者心境的透露。從應物象形看,此畫沒有遵守物體真實的比例,並不是對現世實景的真實描繪,而是趙孟頫的意造,藉由畫中透露的逸韻,超越人間世的痛苦與哀愁,進入一個理想的精神原鄉。因此趙孟頫以自己人生際遇和卓越的才華,寫出心中之山水,將文人畫本有的“逸”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峰。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明 董其昌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在《鵲華秋色圖》後共題跋了五次,在他的《容臺別集》裡亦提到此畫:“餘家有趙伯駒《春山讀書圖》、趙大年《江鄉清夏圖》。今年項晦甫復以趙子昂《鵲華秋色卷》見貽。餘兼採三趙筆意為此圖, 然趙吳興已兼二子, 餘所學則吳興為多也。”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明 董其昌題《趙孟頫鵲華秋色圖》 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裡的趙大年被董其昌的“南北宗論”歸入“南宗”, 趙伯駒入“北宗”, 趙孟頫為兼有南北二宗者,故不入分別。顏曉軍認為:“《鵲華秋色圖》, 以及其他一些設色作品對董其昌是有著直接影響的。”董其昌推崇的清雅沖淡的“南宗”水墨,正是趙孟頫堅持的方向。此外,趙反對宋代的院體畫,認為其過於雕琢,是匠人所為,不如文人畫之自然,在董那裡,“匠氣”也受到很嚴厲的抨擊,他推崇的“士氣”也與趙不謀而合。

2. 書畫同源:書法表現繪畫的意趣

在趙孟頫之前,已有一些畫家意識到書法與繪畫的共通性,但都是零散的見解。直到趙孟頫才系統地提出了“書畫同源”的理論。他兼具書法家和畫家的雙重身份,擁有兩方面豐富的實踐經驗,並通過自己的作品,為後人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徑。因此,趙孟頫開創性的另一方面,是在繪畫中展現書法性線條的表現性、抒情性,並且頗具操作性。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元 趙孟頫 秀石疏林圖 27.5cm×62.8cm 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關於如何引書入畫,趙孟頫應該深諳其道。他在《秀石疏林圖》中有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在中國書法中,“飛白”通常有兩種解釋,其一為傳說中蔡邕創造的“飛白書”,寫時散鋒鋪毫,如寫草隸,不同於純粹枯筆的乾涸感,而是時潤時枯,追求絲絲露白,狀若雲卷;其二是筆畫中因速度加快或墨量減少而導致的線條變化。傳統繪畫中對石的表現,最獨特便是以側鋒刷出的輪廓:畫時速度較快,發力因需要而變,露絲處增其蒼茫,溼潤處助其渾厚,豐富了山石的層次,斧劈等皴法亦是如此。這樣的技法與書法中的飛白有所共通。“籀”是指篆籀之書,在書寫時,毛筆常處於中鋒角度,筆畫結實,且多用回鋒起筆,線條圓淨,經過歲月的侵蝕,有些線條也變得輪廓崎嶇,狀若鏽鐵;筆畫與筆畫間往往回環繚繞、連接緊密,有如樹木之茂密。

關於以書入畫,董其昌在自己的書論中也多次提到,如“作雲林畫,須用側筆,有輕有重,不得用圓筆。其佳處,在筆法秀峭耳。宋人院體,皆用圓皴”“善用筆者清勁,不善用筆者濃濁。不獨連篇各體有分別,一字中亦具此兩種,不可不知也”“畫樹之法,須專以轉折為主。每一動便想轉折處,如習字之於轉筆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可見同為書畫一身的董其昌對以書入畫的認識也頗為深刻。

細觀董其昌的畫作,除了整體繼承趙孟頫的“淡雅”,還常能發現他用毛筆描繪一棵樹,時而回鋒裹行,使樹幹緊實;時而頂峰、側鋒,使輪廓不平,有滄桑感;細枝亦常從樹木內部寫出,似篆籀之接筆,又佐以虛處而滋生氣。一幅圖景,對不同部分的表現通常就用到不同的鋒面、力量與運筆方式。由此得見,各種畫法,無非是線條的表現,這和書法的要素也是一致的。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總結:由於逸的格調和書法性的影響,趙孟頫的繪畫具有很強的自我抒情性。惲本初雲:“畫家以簡潔為上,簡潔簡於象者。非簡於意。”趙孟頫摒棄了南宋畫院精工的畫風,也與北宋郭熙、范寬等人注重寫實的山水畫拉開了距離。他開創的新風,引書入畫,化繁為簡,筆有盡而意無窮,繪畫走向“寫意”一端,可謂中國山水畫的重要轉折。隨後的董其昌同為書畫精通,又對佛禪思想研究頗多,實踐處處避不開對趙孟頫的揚棄,故在趙孟頫簡逸貴神的水墨道路上走得更遠,以至傾心於“南宗”了。

三、再論“貴在有古意”

如前文所述,趙孟頫作為宋元之際的文人畫家,乃是畫壇一大革新派,但他提出“作畫貴在有古意”,更因此被冠以“復古主義”的頭銜。對於此,徐復觀認為:“我站在中國藝術和中國藝術史的立場,實在想不出這種指稱的斑點意義,沒有復古不復古的問題,主要看在廣資博取之餘,個人是否有獨自立身之處。”

如何理解趙孟頫的“復古”?明代董其昌的評價值得關注,“吳興此圖,兼右丞北苑二家畫法。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之雄,去其獷。故曰師法舍短,亦如書家之肖似古人,不能變體為書奴也”。

可見趙孟頫提倡“作畫貴在有古意”,並非泥古不化之徒。他的復古並不是複製古人,而是上溯根源、另闢蹊徑。作為元初畫家,面對宋畫的頹敗,回顧以往中國畫的傳統:在書法上,追溯到魏晉傳統的代表、也是今體書風的源頭王羲之;繪畫上,追溯到詩畫合一、南宗鼻祖的王維。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趙孟頫的書畫與董其昌的“矛盾”

元 趙孟頫 臨《蘭亭序》 27.4cm×102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向王維學習,首先是受文人畫觀念的影響。王維詩畫皆絕,是理想的文人畫家,那種得其象外的精神,正是趙孟頫在自己畫中所追求的“心中之山水”。趙孟頫還對王維有如此評價:“至是畫家蹊徑,陶融洗刷。無復餘蘊矣。”趙孟頫能大膽革新尋找繪畫新的方向乃是受到王維的啟發及感召。其次,王維亦曾宦海沉浮,後來潛心佛理,歸隱輞川。這種相似的人生經歷,引起趙孟頫的很大共鳴,他說:“然餘觀唐之王維,宋之李成、徐熙、李伯時皆高尚士夫,所畫蓋與物傳神,盡其妙也。近世作士大夫畫者,其謬甚失。”因此,王維為趙孟頫所推崇。

董其昌作為明代高官,明哲保身、幾經浮沉,同受禪宗影響,他曾自述學禪經歷:“餘始參竹篦子話,久未有契。一日,於舟中臥念香嚴擊竹因緣,以手敲舟中張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從前老和尚舌頭,千經萬論,觸眼穿透。是乙酉年五月,舟過武塘時也。其年秋,自金陵下第歸,忽現一念三世境界,意識不行,凡兩日半而復,乃知《大學》所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可見對禪學的傾心,聯繫其推崇的“南宗”,亦可見審美上對王維體系的喜愛。

綜合觀之,董其昌不把趙孟頫歸入“元四大家”,卻稱之為元代冠冕,不把他歸入南北宗,卻說他身兼南北,原因在於趙孟頫本為文壇領袖,備受文人推崇,但到了明代,受士大夫家國情懷影響,許多人開始詬病趙孟頫的出仕他族,身為高官的董其昌也本能地厭惡趙孟頫其人,以至於其書其畫。可是隨著自己藝術的深入,董逐漸認識到了趙孟頫的藝術價值,特別是對書畫道路的理解,二人產生了許多共識,故而董為趙所折服。趙的“貴古”,是要回到藝術的源頭中,去探究藝術的根本精神,並吸收營養用於自己的創造,董的諸多“仿作”恰是此點之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