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鶴形來自中式精緻生活00:0004:00


中式

君語

+


瓶膽插花,石拳栽草。若集於一瓶之中,擊節讚歎之餘,花之情韻,葉之高格,皆令人心馳神往。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宋朝經濟繁榮,文化藝術迅速發展,插花藝術也獲得普及與進步,成就輝煌,舉國上下插花之風亦然盛行。《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 無貴賤皆插花。”每到春天都要舉行盛大的花會和插花比賽,熱鬧非凡。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除琴棋書畫外,又形成插花、掛 畫、點茶和燃香的“生活四藝”,撰寫出不少插花詩作。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墨莊漫錄》中記載:“西京(今洛陽)牡丹聞名天下,花盛時,太守作萬花會(花卉展覽)。宴集之所,以花為屏障,至梁、棟、柱、拱,以筒儲水,簪花釘掛,舉目皆花。”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文人插花與文人畫風一樣,以樸素清雅為原則:是將胸中的靈慧及灑脫、飄逸的個性,應用於大自然的花草,構成插花的生活藝術。在構圖中,講究線條美,常以梅花、臘梅等枝條來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而自然的風格。宋代插花不僅講求插得好,插得妙,還講究花命的維持,有些方法至今仍具現實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宋人《盥手觀花圖》,繪三仕女在宮中院落觀花的情景。圖左邊湖石花叢,案前小方几上置古銅觚,中插牡丹三多。古銅器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 ,可見古銅器養花有保養的功能。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隨著深入探討插花著作、詩詞漸多問世,為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豐富了中國傳統花文化的內涵。範大成在《範村梅譜》中,對梅花的選擇和品賞最為精闢,書中說:“梅以韻勝, 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陘奇者為貴。” 這經驗之談也成為中國古典插花藝術的準則。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宋代插花的花器,如花瓶、花盆已經是專門的造型,和日用器皿區別開來,各大窯口幾乎都有生產專門用於插花的花器。當時的插花既有自由、愜意的竹筒插花、也有發古幽思的用商周鼎彝作花器的插花。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插花容器的製作與改良,繼五代發明佔景盤後,宋朝又發明了三十一孔花盆、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等,可視作現代插花用的劍山原型,可見當時對花枝的插置佈局已有一定藝術構思。同時,宋人花架也十分考究,這大大促進了陶瓷、漆雕、術器等工藝的發展。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宋代的儒士總是把哲思與花木、與大自然相聯繫。所以,文人義士常以花材影射人格,花材多用松、柏、竹、梅、蘭、桂、山茶、水仙等素雅者,表達人生抱負、理想。結構上則注重以清為精神之所在,以疏為意念之依歸,體現自有純美的意境。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如以梅之傲雪凌霜、蘭之幽懷若谷、竹之虛心有度、菊之玉潔冰清, 作為“四君子”;或以傲骨錚錚的青松、高風亮節的竹、剛強不屈的梅,組成“歲寒三友”,比擬文人雅士清高、孤潔的性格。將花卉賦予花德,以花寓意人倫教化,成為宋代花藝的重心。這時候的插花,在天人合一的傳統哲學觀下,能體會的是靜觀萬物,進而是對性靈的頤養。


插花,是性靈的頤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