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孔老二”

讀《論語》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奠基者。他開創的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給此後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說,瞭解孔子的思想,是瞭解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

《論語》一書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以語錄體和對話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生動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當代人研究孔子思想、儒家學說,瞭解中國文化源流、思想根脈的重要典籍。

學習“孔老二”

孔聖人

《論語》二十篇,各篇以其首章前二字或三字為篇名,所言多為立身成仁之道,被總結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全書語言簡潔精煉,內容豐富,含義深刻,書中的許多思想,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即使脫離其時代背景,依然有極大的進步性和科學性。

如《論語》中多次出現的“君子”形象,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對“君子”內涵的詮釋,打破了傳統的窠臼,將“君子”的意義範圍擴大,使其從“有位者”發展成“有德者”,從內在修養和外在行事兩方面對君子提出了要求,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些道德規範乃至行為準則,豐富了“君子”的內涵,形成了後世“君子”的雛形。後人在讀《論語》時,就可以著重體會蘊含其中的積極的價值觀念,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

學習“孔老二”

孔子

再如孔子教與學的思想。在教育思想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秉持“誨人不倦”的育人精神;在學上,孔子一生立志為學,提出“學”“思”相益,“溫故知新”等學習方法,著重引導弟子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這一過程在《論語》中,通過孔子與弟子之間豐富的學思互動,有了生動的再現。同時,孔子還提倡道德修養教育,開創了以培養君子為目標的“君子之教”,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開創私學,使文化教育得以普及,開創了民間講學的先河,堪稱教育界的壯舉。

此外,《論語》中還有許多篇章,論述了孔子“禮”與“樂”、“中庸”、“和”、“仁”的思想,以及孔子從人生得失中淬鍊出的人生智慧,是當代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