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故事·百家講壇」為何秦國謀士多不是秦國人?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兼併,最終秦能滅六國,一統天下,與秦國曆代謀士的謀略分不開。但是,秦國的多數重要謀士並非秦國人,商鞅、呂不韋來自衛國,張儀、范雎來自魏國,百里奚、李斯來自楚國,蹇叔來自宋國……

這看似巧合,又有許多必然性。對謀士而言,想要有所作為,必須要有發展的空間。商鞅原先在魏國任職,他來到秦國,就是因為在魏國長期得不到重用。張儀則因被認為盜取和氏璧,遭受嚴刑拷打,這才被迫來到秦國。范雎最初在祖國魏國充分地展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後來被誣陷為賣國賊,受盡折磨,不得不更名逃亡,輾轉入秦。

從秦國的環境來看,秦國國君雖不說每一代都是傑出的君主,但是秦國始終沒有出現楚懷王、晉靈公之類昏庸無道、荒淫誤國的君主,相反還出現了秦穆公、秦孝公、秦昭襄王這樣具有雄才偉略、樂於招納賢士以擴充政治實力的君主。當然,其他國家也有招納賢士的舉措,如燕昭王築黃金臺廣招天下人才、戰國四公子養士等,但能夠長期堅持下來的只有秦國。

早在春秋時期,秦穆公就極盡所能地招納賢士,敢於突破朝堂格局,大膽起用外籍賢人。他還施行仁義的政策,減輕刑罰,重視商業的發展,使秦國出現了繁榮的局面,吸引了更多外國人的進入。後來,也有秦孝公積極推行招賢令,以及秦昭王挺直上身跪著詢問范雎:“先生怎樣賜教於我呢?”這幾位傑出的君主就是伯樂,而外國謀士就是千里馬。只要有了高明的伯樂,千里馬就會從千里外趕來。

而前代謀士的成就和他們在秦國得到的優厚待遇,也鼓動著後來的謀士到秦國大展身手。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之後,其他各國的謀士都看到了秦國良好的政治風氣,也積極地想來秦國施展抱負。

最後,商鞅、張儀、范雎等戰國著名的謀士都選擇來到秦國,而非其他國家,還有地理方面的原因。當時,秦國處於各諸侯國的西部,屬於相對蠻荒之地。東方的各諸侯國多認為秦國是弱小之國,便不會把秦國當成爭霸的對手,使得秦國可以免於諸侯國之間相互攻打的戰爭危害,也就擁有了一個利於自己崛起的相對和平的周邊環境。另外,秦國的中心為肥沃的關中平原,經濟富庶,人口眾多,易守難攻,使得秦國具有一統四海的經濟實力。各謀士也都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不遠千里地來到秦國,並欲憑藉秦國的崛起來實現自己功成名就的夢想。

原載於《傳奇故事·百家講堂》紅版2014年10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