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之 泛舟之役

晉惠公夷吾藉著秦國的軍隊順利登上了晉國的王座,可是他在國君的位置上屁股沒坐熱,就反悔了。他反悔的不是成為晉國的國君,而是答應給秦國的五座城池,晉惠公派使臣告訴秦穆公說國內大臣不願意給秦國都城,讓秦穆公延緩一段時間。

一國之君不守信用連老天都看不過去了。自晉惠公繼位三年來,晉國年年大旱,田地乾涸開裂,百姓流離失所。眼看災情不斷,晉惠公詢問大臣應該怎麼辦。晉惠公老師郤芮建議找秦國借糧以緩解國內的災情。雖然晉惠公失信在先,但是顧及國內千萬百姓,於是就派大臣虢(guo)射向秦穆公借糧。

春秋故事之 泛舟之役

泛舟之役

面對晉國使臣,秦穆公有些疑慮,因為他知曉晉惠公這個人言而無信,可是又念及百萬生靈,於是與群臣商議。蹇碩與百里奚等人認為應該借糧給晉國,雖然晉國國君殘暴無道,可是天災卻無法預料,借糧給百姓,晉國百姓勢必會感恩於秦國大德,未來秦晉若有一戰,晉國百姓也不會答應與救命恩人拔刀相見。公子縶等人則建議趁晉國天災之時,拒絕借糧併發兵征討晉國。

秦穆公深思之後,認定雖是災年,可晉惠公卻毫髮無損,苦的是晉國百姓,國君混蛋,但是晉國百姓無罪,於是答應借糧。

秦國於是調集國內大型船隻,滿載糧食,從秦國都城雍城出發,沿著渭水順流而下,經過五百里水路之後,為了渡過黃河,又將水運糧食改為陸運,橫渡黃河之後又借道山西汾河,一直北上,直達晉國當時的都城絳城。由於運量的船隻橫跨兩國都城,幾百里路途首尾連接,絡繹不絕,史稱“泛舟之役”。泛舟之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記載的內陸河道水上運輸的一個重大事件。

春秋故事之 泛舟之役

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秦國的資助讓晉國緩解了災情,可是第二年秦國大旱,田地顆粒無收,鄰國的晉國則喜迎豐收之年。為了不讓國內百姓受災,秦穆公於是派人向晉國求救。可故事的結尾卻辜負了秦國人民,晉惠公聽從心腹之言,如果這次歸還了糧食,那豈不是秦國又要讓其歸還答應給秦國的五座城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拒絕秦國。

春秋故事之 泛舟之役

收到消息的秦國全國軍民上下義憤填膺,這也為後來秦晉大戰秦國的告捷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