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犯錯,誰也拿你沒辦法?

戰國時期的齊國,在圍魏救趙和圍魏救韓兩次戰爭之後奪得了戰國的霸權,稱雄數十年,即使到了秦昭襄王時期都對齊國有所顧忌,與齊國並稱為東西兩帝。那麼問題來了,齊國怎麼就越來越衰弱呢?齊國的第一次國力受到極大的打擊就是在齊閔王時期,齊閔王,好大喜功,在蘇秦的慫恿下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就是滅了宋國,滅宋之後還反悔曾經答應趙國權臣李兌的承諾,將宋國的一處好地方給給趙國,結果犯了眾怒,樂毅聯合五國軍隊伐齊,一戰滅掉齊國七十餘城,雖然後來在田單的帶領下,齊國復國了,但是齊國元氣大傷,國力再也沒有雄起過!

自此之後齊國的對待秦國的態度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就是不打仗了,不用兵了,愛好和平了,滅國的時候,也是如此齊國的最後的一位國君被秦國的使者忽悠了一下之後居然直接就投降了,幻想著秦國給他封500裡土地,讓他做個富家翁,結果圍困在一片500裡的樹林裡,餓死了!曾經強大的齊國,甚至比秦國還要強大的齊國就這樣被滅國了!

楚國,一個存在了800年的諸侯國,從封地50裡擴展到150萬平方公里的戰國最大的國家,在楚威王時期疆域達到了鼎盛時期!其封君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貴族勢力越來越大,楚王能夠控制的疆域也是越來越少,在這種情形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糾正楚國封君這個極大的錯誤問題,但是也觸動了這些封君和貴族的利益,變法不久,楚悼王病死了,這些封君和貴族恨透了吳起,他們來到了楚悼王屍體處,要殺害吳起,吳起急中生智,趴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但是這些封君和貴族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把吳起和楚悼王的屍體射成了篩子!就這樣吳起死了,這些封君和貴族也被新的楚王處死了,但是吳起的所有的變法的法令也被廢除了。楚國失去了一次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

在屈原的時候,屈原也想效仿吳起、商鞅變法,但是這些封君根本就不給屈原這個糾正楚國錯誤的機會,屈原在秦國攻破郢都的時候,抱著一塊石頭,慢慢的走入了汨羅江底!他看不到楚國的希望,他要為了楚國殉葬。

趙國,在胡服騎射之後,軍事實力不得了,幾乎成了無敵的存在,也是唯一能夠打敗秦國軍隊的一個國家。秦昭襄王都曾經發出過趙武靈王不死,秦國就永遠不與趙國發生戰爭。但是趙國還是犯了一系列的錯誤,從趙武靈王要把趙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看不得他的原來是太子的大兒子趙章向已經是趙王的趙何行跪拜之理,就覺得自己虧欠了自己的大兒子趙章,要把趙國分裂成兩個國家,這個想法讓這個大兒子知道了,但是後來自己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大兒子不幹了,發動了政變,被消滅了。趙武靈王也同時被他的兒子派來的軍隊圍困在沙丘宮裡,餓死了!

在長平之戰的時候,在秦國反間計的作用下,臨時換將,將善於打防守戰尋找機會的廉頗換成了沒有戰鬥經驗紙上談兵的趙括,最後兵敗,損失四十五萬趙軍精銳。

趙國滅亡前夕,趙國還有一位名將李牧,戰鬥力超強。王翦何其對陣都沒有勝利的把握,又用了一次反間計,趙王殺害了李牧,趙國被滅。

燕國魏國同樣如此,通過自己的犯錯成全了秦國,使得自己的國家走向了滅亡。

不僅戰國時期如此,後來的軍事戰爭同樣如此,每當你犯錯的時候,就是自己一步步走向滅亡的開始。

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同樣如此,政治上一次次犯錯,最嚴重的就是秦始皇死後的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誤。秦始皇時期的問題就是沒有即使的修正已經運行一百多年的秦國法令,不珍惜民力,與民休息,大量的修建宮殿,工程,使得統一後的百姓民不聊生。秦二世登基之後的問題是最嚴重的,只會享受而不管政治,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趙高則是殺害所有的不服從自己的人,將整個大秦王朝的股肱之臣全部殺光了,這個時候哪裡還有人願意為秦國賣命。就像章邯面臨的問題,戰勝了是死,戰敗了仍然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打仗為了誰,最後章邯就投降了項羽,自己的二十萬軍隊被項羽坑殺了,章邯才活了下來。

廉頗的戰術、王翦滅楚的戰術、曹操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李世民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的戰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固守與敵軍對峙,在對峙中,擾亂敵人的糧道,自己不犯錯,等到敵人出錯的時候,沒有糧食吃的時候,士氣低落的時候,發起進攻,百戰百勝。

廉頗的戰術就是堅守不出,我不犯錯,我等你犯錯,等你犯錯的時候,我的戰機來了,一站而勝。

王翦滅楚的時候也是如此,剛到楚國的時候,楚國軍隊由於剛剛打敗李信的軍隊,士氣高的不得了,王翦知道這個時候不是戰機,勝負難料,即使勝利,也是殘勝,殘勝就是失敗。王翦的戰術就是堅守不出,每天讓自己的將士們好好吃好好喝,養的好好的,一年之後,王翦的士兵每天練扔石頭,士氣高昂,這個時候的楚國軍隊已經被熬得沒有了士氣,王翦這個時候一聲令下,秦軍個個如狼似虎,楚國軍隊直接就被擊潰了。

曹操的經典戰役,官渡之戰也是如此,雙方都很難,袁紹兵力強,但是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一次次犯錯,田豐、沮授的建議不用、許攸的建議不用,居然還能因為兒子身體不好而貽誤戰機。曹操呢,軍糧也是越來越少,也快撐不住了,這個時候,荀彧給了曹操信心,說不久之後對方必然有變,果然許攸來到曹操身邊,獻上了烏巢之策,曹操親自率領5000精兵,燒了袁紹的糧草,袁紹軍隊軍心不穩,大亂,就這樣袁紹失敗了。

李世民最愛用的戰術,也是他一直以來的戰術,就是與敵軍對峙,防守,你急於求戰,我就是不跟你打,你士氣高昂我就是不跟你打。然後就不斷的襲擊敵人的糧道,沒了糧食,敵人的軍心、士氣越來越低落,彈盡糧絕的時候,吹起戰爭的號角,徹底消滅敵人。用這個戰術,李世民消滅了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等一系列的敵人,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大唐王朝。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同樣如此,最重要的就是不犯錯,不斷的自省,改正自己的錯誤,不二錯,不犯同樣的錯誤。當我們每犯一個錯誤的時候,我們離失敗就更近了一步,離萬丈深淵也更近了一步。

你不犯錯,誰也拿你沒辦法!當你犯了一個個錯誤之後,還一直不改正、不願意改正、心存僥倖心理、一次次的希望下一次改正、把希望永遠寄託在明天和下一次的時候,那麼你離深淵也就不遠了。

讓我們少犯錯、改正自己錯誤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省、每天給自己靜坐思考的時間,反思自己的錯誤,每次要犯錯的時候剋制自己,管住自己。

曾國藩的老師唐鑑給曾國藩的建議就是一個字,靜。靠著這個字,曾國藩戒掉了色,戒掉了自己的浮躁的心,愛好事的心、最後還戒掉了煙。

唐鑑說: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總是要靜,最是靜子功夫要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