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大學。從理論上說,這兩所大學的教授相對而言,無論是學術水平和培養學生的能力都應該相當強悍,見解自然也應該高人一等。

清華大學的王文湛教授公開痛批過奧數,他認為奧數只不過是文盲的變戲法,注重的是技巧而不是運用知識。並用自己無法做出孫子的奧數競賽題來作為反例。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然而非常打臉的是,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對奧數得獎選手的青睞度遠遠超過這個教授的認知,在頂級奧數選手的爭奪上,兩校競相開出優厚條件,在奧數人才的競爭上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奧數真如王教授所言,是文盲的變戲法,那麼,兩校的這種極端做法又作何解釋呢?

這位王教授所言,在邏輯上也根本站不住腳。既然認為奧數注重技巧,那不就是知識的運用能力嗎?難道說,在運用知識中有不得使用技巧的規定,必須簡單粗暴?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文盲的變戲法?開什麼玩笑,任何稍微複雜點的題型,注重的全部都是解題思路,本質上依然是一種技巧,一種邏輯思維能力,一種知識的運用能力。

難道非要直白無誤的直接代入,或者簡單粗暴的無腦運用,才是知識的正確使用方式?這位教授是不是對知識的運用有什麼誤解?

這位教授做不出小學奧數題,只不過是不擅長這個領域,或者思維的僵化。隨便找個數學出色的中學生,哪怕沒有學過奧數,也能輕鬆地解決大部分小學奧數題。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因為奧數說到底也不過就是知識的運用能力,重點無非是兩個,一個是思維的發散性,另外一個則是慎密的邏輯推理能力,而這兩項都是創造力的源泉。

事實上,奧數對學生思維的開拓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數學界的頂級大獎菲爾茨獎獲獎學者中,有一半以上是當年的IMO金牌選手。

比如獲得菲爾茨獎的華裔陶哲軒教授,當年就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獲得者;又如舒爾茨也是當年的奧數達人,這位先後參加了4屆IMO,1銀3金的成績足以說明一切。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一個二個或許有一定的偶然性,但50%的概率就不是偶然可以解釋了,而是一種必然。這也間接地說明了奧數的重要性。

當然,奧數並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奧數極其需要天賦,對理解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要求極高,只有不到5%的孩子適合學習奧數。

全民奧數的時代早已經過去,現在奧數在中考和高考中也沒有任何加分項,即使得了省級,甚至是國家級的奧數一等獎,也沒有任何加分的可能。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除非進入國際集訓隊,才有可能被清華北大直接簽約,至於國際奧數金牌,那毫無疑問是香饃饃,連世界頂級名校都願意提供獎學金邀請這些天才前去就讀。奧數究竟有沒有用顯然已經非常清楚了。

現在國內依然堅持學習奧數的學生,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天賦非常出色,直接奔著國家集訓隊為目標而去的,另一類是真正喜歡奧數,對數學極其感興趣的,無論哪一類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數學人才。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大學教授,尤其是知名大學教授,公開發表言論有的時候有相當的誤導性。即使是教授,也不可能是全領域專家,也必然有其知識的薄弱點。

但在公眾認知上,大學教授代表的就是知識淵博,代表的就是無所不知,代表的就是權威聲音,絕大部分都會對這種這類人的意見深信不疑。很少有人會去質疑。

查閱了這位王文湛教授的履歷,沒有找到任何學術性的研究。大道理和雞湯式的言論倒是不少,一個大學教授,且是頂級大學的教授,就這種認知和水平?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但清華和北大卻拼命爭搶奧數選手,這怎麼解釋

北大黃金一代,幾乎全部在國外名校滯留不歸。顏寧回國貢獻10年青春後依然離開,許晨陽回北大執教6年後決定再次離開。

現在倒有些理解這些人了,周圍全都是這類人,找不到同類,長此以往,要不被同化,要不就是一直痛苦下去,或許出走也實在是不得已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