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為什麼不敢殺自己的父親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皇帝位什麼事都能做出來,想想看連哥哥弟弟的十個未成年侄兒李世民都能下得去手,那老爹又算什麼?李世民沒要老爹的命是因為老爹李淵實時務,要不李淵早被咔擦了。

在玄武門之變時,李淵正在湖上游玩,李世民在幹掉了哥哥弟弟後,為了讓玄武門之變合法性,就必須得到老爹李淵的支持,可李淵明顯是支持大兒子李建成的,為了讓老爹李淵支持他,李世民派出了心腹大將尉遲恭率軍入宮,要知道尉遲恭是和李淵有仇的,當年李淵要斬殺尉遲恭,是李世民拼死保下的,所以逼宮的任務交給尉遲恭最合適。

當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李淵並不是光桿司令,李淵是有御林軍護衛的,可是關於玄武門之變尉遲恭是如何逼宮並沒有寫李淵是如和屈服的,但是李淵肯定不是心甘情願的,事實應該是尉遲恭率軍殺向李淵的皇宮,並通過激戰把李淵的親兵衛隊全部消滅,這樣一來李淵就毫無還手之力,當尉遲恭殺氣騰騰的向他請安時。李淵知道全完了,李淵要想保命只能屈服,所以李淵很快就承認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合法性。

所以說並不是李世民不敢殺老爹,如果李淵當時不屈服,尉遲恭肯定會下殺手,最後說李淵死於亂軍之中,可以把責任都推到建成元吉身上,最後在找個替罪羊,在李淵的葬禮上李世民在掉幾滴眼淚,這都是很簡單的事。

不得不說李淵確實實時務,李世民也沒虧待老爹,讓李淵安享了晚年。


天宇的文史情懷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李世民發動政變的目的,不是從父皇李淵那裡奪取皇位,而是保全自己,並從皇太子李建成那裡奪取皇儲之位。

秦王李世民率軍四處征戰,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長期征戰中,李世民功大勢大,形成自己的小集團,自然不甘心屈居普通親王的地位。如此一來,他與皇太子李建成之間形成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淵在處理他們兄弟矛盾時,許多事情做得並不好,但李世民與父皇之間,並沒有根本的對立。他政變的目的,首先是消滅對手,以保全自己。起碼在政變之初,他想奪取的只是皇太子之位,並不是皇位。

第二,政變過程中和政變之後,李淵都比較識時務,比較配合,李世民根本沒有必要殺他。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帶領他的親信們發動玄武門政變,當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立刻派自己手下的勇士尉遲敬德奔到唐高祖李淵那裡,對李淵說:“皇太子和齊王李元吉作亂,秦王帶兵殺了他們,派我過來保衛陛下。”

名義上,尉遲敬德是來護駕,實際上是把皇帝控制起來,並讓李淵趕快下一道手詔,命令各處將士聽從秦王李世民的號令。

李淵乖乖照辦,各處將士看到皇帝手詔,紛紛停止戰鬥,政變因此成功。

此時,李淵只能承認現實,當著大臣的面,安慰李世民說,近來朕聽信讒言,委屈了你。這其實就是承認了李世民這次政變。

三天之後,唐高祖李淵宣佈冊立秦王李世民為皇太子,並處理政事。至此,李世民達到了政變的目的。

第三,取得父皇李淵的肯定、用一種合法的途徑登上皇位,會使李世民的皇位更具合法性。

政變一個月後,李世民的親信開始掌握朝中大權。八月,皇太子李世民在東宮的顯德殿登基,李淵成為太上皇。

李淵在行動上非常配合李世民,讓他以合法的方式繼承皇位,讓李世民省去許多的麻煩。李世民在公開的場合,也表現出對太上皇的應有尊重,雙方都需要這種和諧。

此外,李世民貴為天子,其實是非常在意輿論的,比如他的大兒子李承乾出事之後,最終他決定選立晉王李治為皇太子,得到大臣們的支持,李世民卻還擔心輿論,說:“未知物論何如?”

這樣一個李世民,當然不會對太上皇下手的。

貞觀九年五月,唐高祖李淵死在垂拱前殿,終年七十一歲,也算是壽終正寢。


於左

我個人覺得不是不敢,而是沒有必要!唐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及其諸子,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並於不久後又讓父親讓位給自己。你看,通過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成功除掉了政敵,並即位為皇帝,所以他發動政變的目的搶班奪權已經達到,為何還要殺李淵呢?李淵退位為太上皇,已經對他的地位沒有威脅,既然這樣他李世民為何要殺了李淵揹負弒父罪名呢?


海闊天空71033349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唐代的權力更迭,經常伴隨著流血犧牲,不乏骨肉相殘的事件發生。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便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獲得的。在這場政變中,李世民等人先後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事後李淵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

已經相繼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李世民已經沒有什麼顧忌,他不殺父親李淵,並非不敢,而是沒有必要。因為李淵已經知道,李世民已經獲勝,自己根本無法與之對抗,所以乾脆封李世民為太子,並很快退位做起了“太上皇”,將大權轉讓給了李世民。


李淵和李世民都不傻,因此各退一步,演了一出好雙簧:

李淵明哲保身,也算是安享晚年了。當然,他心理必然也很鬱悶。畢竟,有幾個男人甘心將皇位讓給別人呢?何況對方還採用了兵變、逼宮的手段。但如果抵抗,自己又必然同李建成、李元吉一樣,成為下一個被殺的對象。所以說,李淵只能就坡下驢,給自己和李世民了個臺階。

△李淵

李世民勝利在望,沒必要徒增殺戮。殺了親兄弟,已經算是與人話柄了,而要是再把自己老子給咔嚓了,那豈不是成了大逆不道之徒?當然,如果李淵反抗,多殺一個是必然的。不過,李淵非常配合,並將罪過推給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如此一來,李世民反而成了正當防衛,算是有功於唐王朝的江山社稷。

轉眼之間,興兵奪權的李世民,成了李淵口中的“乖寶寶”。這簡直是李世民求之不得的美事。於是,李世民便同李淵上演了一番好戲,最終由李世民做太子、監國和登基,李淵老老實實地跑去當太上皇養老。

所以說,李世民並非不敢殺李淵,而是因為自己已經獲得勝利,而且李淵還很識時務,非常配合李世民奪權。因此,李世民沒必要徒增罵名,才沒殺自己的父親。


我是老臘肉碣石樵子,希望與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學習!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大家補充。


碣石樵子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以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謀殺他為理由,帥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元吉等,史稱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在唐王朝歷史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不僅剷除了太子和齊王的勢力,確立李世民的太子地位。同時也讓李淵有了一些想法(當然是些不好的想法)。其次,也讓唐王朝歷史上,鮮有王爺領兵。誰都怕這種事再發生。 玄武門之變後,秦王李世民也派重兵把守了皇宮。高祖李淵也就成了籠中之鳥。迫於無奈,更為了自保立了李世民為太子,更在兩個月以後,繼武德9年8月,禪位於李世民,成了太上皇。

李世民為什麼沒有殺他爹。究其原因兩個 ,一是是李淵識時務,知進退。從起兵到稱帝再到退位,亦是如此。二是李世民好名聲。 玄武門已使他背上了弒兄殺弟的罪名,做為勝利者的他已無需再弒父了。


逸飛讀史

李世民不是不敢殺李淵,是沒有必要殺。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誅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最終又逼李淵讓位,最終登上了皇位。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都鬥你死我活,雙方劍拔弩張,一切都是為了皇位。而玄武門事變後,既然競爭對手都已經被剷除,父皇有乖乖的讓出了皇位,李世民一切都得以所償,自然就沒有必要節外生枝,去殺掉李淵。



況且,殺父這個罪行無論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在今天都是屬於大逆不道,違反天理倫常的事情,李世民如果不是逼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實在是沒有必要去做的。至於殺掉兄弟,李世民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畢竟自古以來,為了爭奪皇位,兄弟相殘的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殺掉父皇的還是極其罕見的。



不過,如果玄武門事變後,李淵不那麼識相,不肯讓位或者是還要追究李世民的罪行,為李建成和李元吉伸冤的話,那麼李世民說不定會動手的,只不過由其他人動手,然後對外說是在亂軍中意外喪生。實際上,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第一時間派尉遲敬德統兵前往見李淵,實際上就是看李淵的態度。如果李淵表現得不對勁,說不定就會“意外喪生”了。還好,李淵非常明白當時自己的處境,非常配合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就沒有必要殺他了。


平安讀史

殺了他哥、他弟,娶了弟媳,已經滅絕人倫,喪滅天良了,再去殺他爹,他是怕遭天譴,遭天打雷霹,這個人面獸心的傢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