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英語與奧數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想起奧數這個名詞,連中國很多人自己可能都沒搞清楚 中國的教育 真正的目的與方向到底是什麼,教孩子的是什麼? 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人工智能時代,英語與奧數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做一些小學數學

奧數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可不可以被應用到其它科目或日常生活中?而這在學習理論中叫‘遷移’。這是很好的一種期望,但這並不容易實現。

早起的奧數喝閱讀學習對兒童的心智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當然,奧數不同於一般的數學,所以結論不能隨便推廣。所以,如果參與在其中的孩子能夠樂在其中,那不妨放手一試,但如果學習奧數的過程中對自己造成了困擾,不如不要去學,以免沒學到任何東西的同時還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導致對其他的科目也厭惡。

之所以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學習奧數,有個極其重要的元素之一,那就是他們當下並沒有更好的選擇。由於現在城市化嚴重, 假期 不可能把孩子丟在一個人在家 這並不安全也會放自己不放心。特別是現代社會,如真把孩子扔在家裡,那孩子肯定除了整天在家睡覺,吃飯,上網 打遊戲,叫外賣等等。這對孩子並不好。家長會因為自己工作所以沒辦法去照顧孩子,因此家長們普遍會選擇把孩子送去各種的輔導班以及興趣班去。教育是一方面,附帶 看管功能對他們來說也很關鍵。孩子天天上 同一個培訓班肯定也會煩躁,所以家長就會奧數英語各種培訓輔導班搭配讓孩子看似充足的 度過假期了。

國際上,奧數是數學人才的重要來源。

提到 G. Perelman 和 T. Tao,還有一些外行不太瞭解的大神,比如 L. Lovasz,T. Gowers 等,都是當代數學教父級的人物。可以說奧數獲獎選手在現代數學發展中撐起了一片天。

國際奧數是小眾的,其目的不是鍛鍊孩子思維,而是選拔早期數學專業人才,向數學研究隊伍輸送。

國際奧數的選拔,一般是某個孩子表現出不常規但是有效的數學思維,這一般意味著他高超的理解力和發散的思維方式,於是發現並且鼓勵,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其思維繫統化,並且通過奧數給予承認,之後很多人會直接進入數學研究。

現在來說中國奧數

中國”奧數“是大眾的。是個孩子就能學“奧數“,輔導班和參考書氾濫。我就想說一件事:這些輔導老師,和這些參考書的作者,

他們奧數成績到底怎麼樣??!!!

可以說除了國家集訓隊層次的教練 ,這些奧數產業中得利的人,自己的數學完全夠不上奧數的檔次,真碰到天才了完全不知所措,能否接受和理解孩子奇怪的思路都是問題。

中國奧數本質還是上數學課,只不過學一些考綱以外的內容,教一些平時不用的方法。這是應試,不是提高思維。

中國奧數的選拔,第一層是各中學中數學成績優秀的。我們都清楚,由於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這一般意味著這個孩子上課和做題比較優秀。

接下來是各級區域奧數,難度與國際奧數相當。從最後成績來看,選拔效果是不錯的,我不懷疑那些國家隊選手的能力。但是讓人看不懂的是海量的炮灰……好吧這些炮灰製造了 GDP。

作為對比,美國奧數選拔,難度是層層遞進的。

國際奧數是發現並完善數學思維,中國奧數是灌輸數學思維。我說

灌輸,是因為這些數學知識並不是系統化的,而是雜亂無章的所謂 “技巧”。

人工智能時代,英語與奧數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回到原文,楊樂說的是:

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有很大差別。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學好初等數學,打下一定基礎再學高等數學,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被外在力量強迫著學習。當下全民皆舉的數學培訓,基本是一些解題技巧的灌輸,已經脫離了數學教育思維鍛鍊的本質,尤其以得金牌為目標的培訓更是不可取。

就像許多運動員,通過大運動量的極限訓練,以金牌為唯一追求,這完全背離體育精神。這樣的運動員也很少能成為體育家。

學好數學需要有悟性,否則難以入門。天賦與勤奮對於數學家而言,都非常重要。這個不好具體量化,現在學好數學需要更加勤奮。

在社會的大環境下,一些家長、老師會給孩子灌輸一些功利想法,影響到孩子做出偏離數學的選擇。許多學純數學的人,紛紛轉身應用領域,甚至改學金融工程,投身投資界。對於有天賦的孩子,要有遠大的追求——為科學和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不僅僅是考慮職業和出路。

數學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是純數學,只有純數學才可以感受到數學的真與美。應用數學不一樣,一般不是用真和美來衡量,而是以應用的廣度和效用來衡量。真正對數學有興趣、有才華的孩子,應該去研究純數學,才能做出較好的貢獻。一些頗有天賦學數學的孩子,因受到家長的影響而轉向應用甚至轉行,其實是頗可惜的。

1 奧數本質上是解題技巧。

2 數學研究需要悟性。

3 希望更多有天賦的人來搞純數學。

從楊樂院士的角度說,這些觀點沒什麼問題。中小學學科競賽,本質上是用基礎知識“強行”解決深度較大的問題,對於各學科的深入鑽研未必有決定性影響,楊樂應該是觀察過自己的研究生,知道奧數成績和學術成就關係不大。

但問題在於,無論學不學奧數,無論學不學數學,大多數人的目標根本不是為了研究純數學,不是為了當數學家,而是為了謀一份好職業——往往是專業技術崗位,或是管理職位。而這也不算錯,因為應用技術和管理人員是這個社會運行的基礎,是產生財富增量的骨幹。大多數學生希望通過學習當一個好工程師,當一個好的部門領導,說明中國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國家。

2017年是教育投資領域的大年,無論是項目數量或融資額皆創下歷年新高,而STEM領域中“少兒編程”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STEM領域屬於素質教育,課程目標為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對於家長來說,科學素質教育缺乏“出口”,不如英語來得剛需,因此其續課率較低。然而,我們發現從17年開始,市場正發生變化,少兒編程逐漸往剛需邁進。

培訓講究“出口“,意即學習某學科是否能為孩子帶來升學的幫助。從K12終極目標:考上大學來說,目前編程在高考中逐漸成為高校選拔人才的參考依據。

此外,今年3月起教育部為了發展素質教育,將高考的加分項進行調整,取消奧林匹克競賽(簡稱“奧賽”)、科技類競賽等所有的升學加分。該政策大幅衝擊了現有奧賽的培訓機構,尤其是奧林匹克競賽中的數學科目(簡稱“奧數”)。

人工智能時代,英語與奧數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創客團隊讓機器人“炫動”校園

因此,從K12終極出口帶來的改變是:中小學陸陸續續設立編程相關課程。例如,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在中小學階段應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因此,對於“少兒編程”賽道上的玩家來說,2B或2C的需求端都是顯著利好。一方面,缺乏開發編程課程能力的中小學急需外部機構協助;另一方面,由於接入應試,家長更願意在編程教育上花費金錢和投注小孩的學習時間。

· 高考加分項的調整,對 STEM 領域來說是利好消息,國家鼓勵綜合能力培育,弱化傳統的應試教育。因此,未來奧數人群有很大概率轉移學習編程

· 如果將視角拉上全球層次,中國做為孕育互聯網獨角獸的國家,亟需趕超其他國家。美國K12階段有超過60%的孩子曾接受編程教育,而中國則不到5%。如此的滲透率差異結合新高考的調整——信息技術科目納入應試,我們認為:在未來,編程教育不僅是新奧數,而是新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