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三位女性,羋月,武則天,慈禧?

比丘軍迷


羋月,武則天,慈禧都是封建社會中最有權勢的女性,在傳統以男性為主的封建王朝中特別耀眼。後世也常常把她們拿來作比較。

在我看來,這三位的上位之路都差不多,都是丈夫早逝,在新帝年幼時攝政,獲得權勢。但羋月和武則天都是實幹派,通過手中的權勢來維護國家的利益,而慈禧則更多的是用權勢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羋月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後嫁給秦國秦惠文王。生下了公子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公子市和公子悝。公園前33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舉鼎而死。因武王無子嗣,秦國國君之位空缺。秦宣太后羋月與其弟魏冉(異父弟弟)接回在燕國當人質的公子稷,並幫他登上國君之位,也就是秦昭襄王。因其年幼,故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並和魏冉肅清了與公子稷不和的公子。


秦昭襄王繼位,義渠王前來朝賀時,宣太后與義渠王私通。後再次把義渠王誘騙至秦國,在甘泉宮殺之。秦國趁此一舉發兵滅掉了義渠國,至此,秦國徹底消除了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一心向東,再無後顧之憂。現代歷史學者馬非百認為宣太后以一國太后之尊和地位犧牲色相併一舉消滅義渠國,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

宣太后主政時期,重用魏冉、羋戎、公子市和公子悝四貴主政,嚴重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在此期間,造成了秦國人只知道宣太后和主政四貴,而不知道秦昭襄王的局面。後秦昭襄王重用魏人范雎,聽從范雎建議,收回權利並將四貴逐出秦國。宣太后也結束了她的權勢時期。

從為太子奪權到消滅義渠國,可以看出羋月絕對不是一個孤弱女子,誰要是拿輕視女性的眼光來看待她,必然是要自嘗惡果的。

太后之稱,始自與她 。太后專權,也始自於她。羋月以太后的身份統治了秦國三十六年。秦國尚武,武功最盛的時期便是宣太后統治的三十六年。也是這段時期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羋月專權是對是錯自然不必多說。



武則天,唐代稱她為天順聖皇后,後代統稱武則天。十四歲入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被削髮為尼入永覺寺成為僧尼。到唐高宗李治時復為昭儀,後被立為皇后。尊號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60年11月開始臨朝。史載:自此內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帝無異。後自立武周皇帝,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




對於武則天的瞭解我想大家都是從《神探狄仁傑》和《大明宮詞》兩部劇開始的。武則天當政期間,任用賢臣如:狄仁傑、婁師德,提拔了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宋璟。當然同樣出名的還有她傳聞中的三千面首。

當然了,三千傳聞只能是傳聞。就如同對其他男性帝王的後宮三千佳麗一樣,只是一個誇大的形容。但確實有四位在歷史上留名的四大男寵,如:薛懷義、沈南漻、張昌宗、張易之。武則天還專門設立了“控鶴堂”來統一管理她的男寵。寫這些出來就是因為這幾位男寵也如後宮嬪妃一般爭風吃醋,由此看來爭風吃醋也並不是女人的專屬。

迴歸正題,武則天在位期間,重農桑,輕賦稅。打擊了世襲門閥,通過科舉選拔了很多寒門士子為官,讀書之風盛行。同時武舉也是在武則天執政時期開始的。

武則天信佛,在全國範圍內大肆修佛寺。這個也是後世批評她的一點,我認為這可能是她的信仰,但更多的是她統治的手段之一,或者說是對於她成為第一個女皇帝說得過去的理由。



武則天執政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女性。乾陵無字碑還在佇立著,雖然無字,但沒人敢輕視她的份量。所以她是中國唯一因執掌君權而被正史所承認的女皇帝。這是對她功績的肯定,這是她應得的。


慈禧相對於羋月和武則天而言,是不能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雖然不能把清王朝的覆滅全部歸咎到慈禧頭上,但對於1900年的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華並簽訂的《辛丑條約》負有主要責任。《辛丑條約》是中國歷史上賠款數目最多,主權喪失最為嚴重的條約,沒有之一。

其在執政時期,吃穿用度奢靡,對外軟弱無能,前一秒對列強宣戰,後一秒便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種臭名昭著的屈辱宣言。實在可恨。

所以慈禧並沒有和宣太后,武則天相提並論的資本。


時間闡史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這個問題讓我來!

中國歷史中代表女性的巾幗英雄雖然不多,但也不在少數。不過說到最有權勢的,也確實只有這麼三個,羋月,武則天和慈禧。可以說都有各自的特點吧。自古以來中國乃至世界都存在著男尊女卑的現象,因此歷史上的大人物中也就鮮有女性的身影,而真正能流傳至今的女性人物,都是有權有勢的“大人物”。

羋月

羋月是戰國時期的宣太后,據說羋月是個很“汙”的人,當時韓國在被楚國圍困,向秦國求救時,羋月考慮到韓國如果被滅,那對秦國也會造成很大的不利,因此羋月與外族做了某種交易,並未外族情人生了兩個兒子,從而保證了自己兒子秦昭王即位初期的穩定。不過後來外族情人好像也被她殺了。

歷史上的羋月應該是以美貌出眾的,當初在楚國時就是因為美貌,從一個平民家庭被選中入宮,服侍秦惠文王。所以,長得好有時候真的能當飯吃。

不過從羋月後來的成就也能看出這個人是可以將權力和地位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並且羋月靠著權力和男人滋潤了大半輩子,享年七十八歲,而千古第一帝——嬴政,就是她的玄孫。

武則天

要說起武則天,與她相關的言論遠不止這幾頁能寫得完,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是一個充滿了色彩的人物。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稱帝是因為她有著足夠大的野心,李世民在位時便是看出了她的野心,因此一直對她愛答不理,不然,武則天稱帝可能還會更早。

而李世民逝世後,李治對武則天是真的痴心,寵愛有加,也因此給了武則天足夠發揮自己野心的機會,但事實也證明,武則天的統治能力也確實不遜於任何一個君主。並且在後來武則天還把大唐還給了李家人。

因此,武則天最大的特點就是她的野心,與羋月不同,如果放到現代,那麼羋月就是那種妖嬈嫵媚,成熟穩重的類型,而武則天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

慈禧

跟前面兩個相比,慈禧顯然還是差了幾個檔次。在我的印象中,慈禧一直是把光緒當做工具人,而自己掌握著大部分的權利。說白了還是靠別人,但前兩者都是自身有著足夠的能力,憑實力得到權利和地位,而慈禧,真的感覺沒法比。雖然都是掌握著足夠的權利,但慈禧卻完全沒有羋月和武則天那般的魄力。

總的來說,這三個人物,都在當時的朝代中掌握了極大的權利,作為女性,能夠在歷史上劃下重大一筆的那肯定都不容易,即使放到現在很多事情上女性依然處於劣勢的情況。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淨。喜歡就點個關注唄!


春秋奮羽


宣太后(羋月)(?―前265年),是歷史上最早被稱為“太后”的人。《史記·秦本紀》記載:“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從其姓“羋”來看,她應該是當時楚國的貴族之女。秦國當時的後宮宮女分八級: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史書上又稱其為“羋八子”,由此可以看出,她在秦惠文王生前地位並不太高,也談不上多麼得寵。但是她見識出眾,容貌秀麗,又為惠文王生下三個兒子,為其以後榮華富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宣太后政治手腕很強,歷史上的太后專權、母后臨政就自她始。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雲:“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

惠文王死後,惠文後就和繼位的兒子秦武王合謀,將羋八子的大兒子嬴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眼看這母子倆的人生將要黯淡收場,事情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公元前307年,秦軍攻克宜陽(河南洛陽以西),秦武王進入東周都城洛陽,向周赧王炫耀武力,秦武王舉起雍州鼎,但因鼎太重,砸了下來,絕臏而死,只做了四年的國王就離開了人間。由於死得太突然,秦武王尚無子嗣,由誰來繼承王位就成了問題。羋八子聯合燕趙兩國,並藉助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之力,將自己遠在燕國的兒子迎立為秦王。因為秦昭襄王年少,無法處理國家大事,便由其母羋月主政,《史記·穰侯列傳》中這樣記載:“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以魏冉為將軍,以樗裡疾為相,控制了秦國軍政大權。魏冉的將軍之職,為秦封將軍之始,也算是宣太后的一個創舉。不過這時的秦國政局是動盪不安的,武王后要擁立公子壯(武王弟)即位,稱季君,以與宣太后、魏冉對抗。秦昭王二年(前305年),宣太后、魏冉盡誅公子壯、昭王異母兄弟及大臣,逐武王后(魏女)回魏,“季君之亂”被平定。宣太后封同父弟羋戎為華陽君,同時封其兩子,培植自己的實力,從而形成了外戚專權的格局,威震天下。

宣太后年輕守寡,自幼受具有浪漫氣息的楚文化薰陶,又手握大權,所以有不少風流韻事。

①誘滅義渠。義渠,為古西戎之國,在今甘肅、寧夏一帶。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在這裡建立了強大的郡國,與秦、魏抗衡,並曾參與中原爭奪之戰,成為當時雄踞一方的少數民族強國。公元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舉攻佔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著秦和義渠摩擦又起。秦國乘義渠國內亂,派兵攻打義渠,並平定義渠內亂,義渠便臣服於秦。此後雙方時戰時和。於是宣太后改變過去軍事上征討義渠戎國的策略,而採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與義渠王私通,以墮義渠戎王之志。她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後義渠王同宣太后生有二子,使義渠王完全喪失了對秦國的警惕。34年後(前272年),宣太后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亡,領土併入秦國。對於這件事,著名秦史研究專家馬非百認為: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秦集史》)

②《戰國策·秦策》記載了宣太后的另一風流韻事。秦宣太后在六七十歲的時候,看上了秦國大臣中的魏醜夫,並作為男寵。特別是在宣太后臨死之前提出要讓魏醜夫為其殉葬。後由於庸芮的說服,才打消了這一念頭。

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后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滿朝文武大臣權重者皆為宣太后的親信和家族。於是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在秦國權勢煊赫,被稱為秦國“四貴”。宣太后及四貴的專權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秦國國內只知有太后和四貴,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國人范雎逃亡至秦國後,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議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淖齒、李兌那樣弒君篡國的禍亂。秦昭襄王採納范雎的建議,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芾等四貴驅逐出首都咸陽。公元前266年,魏冉被秦王罷免,由範睢代相,最後“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於陶邑。宣太后失勢,次年(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於芷陽酈山”,諡號為“宣”。

母以子貴,羋八子之所以能成為宣太后,與其子昭襄王的關係密不可分。昭襄王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其創造的功績為其母宣太后增色不少。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是秦歷代君王中最長的,昭襄王18歲即位,在位56年,74歲死。這一記錄直到清代的康熙(61年)、乾隆(63年)出現才被打破。秦昭襄王的56年中,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強化中央集權,採取遠交近攻,離間六國合縱,重創六國軍事力量,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開創巴蜀漢中天府之國。其在位時秦疆域不斷擴張,為後來的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雄厚基礎。特別是對趙國發動的長平之戰,大大消耗了趙國的國力,為秦統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昭王時代是和孝公時代、秦王政時代(稱帝前的時期)並駕齊驅的重要時代。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武則天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武才人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髮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互訴思念之情。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主動向高宗請求將武氏納入宮中,企圖以此打擊蕭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當即應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入宮前武氏已懷孕,入宮後生下兒子李弘。次年五月,被拜為二品昭儀。

武則天能夠從感業寺回宮,並參與權力角逐,背後的前提條件是草原文化給唐朝帶來了相對寬鬆的倫理和性別觀念。

武則天入宮後得高宗寵愛,王皇后、蕭淑妃失寵,高宗意圖廢王皇后立武則天。當時朝廷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勢力強大,唐高宗的權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很多大臣反對唐高宗廢王立武,武則天前進的道路也因此充滿艱辛。唐高宗企圖借“廢王立武”重振皇權,打擊元老大臣勢力。於是,武則天開始成為高宗政治上的“戰友”。他們重賞首個明確支持“廢王立武”的五品官員李義府,很多中層官員看到支持“廢王立武”有利可圖便轉而支持立武則天為後,形成了“擁武派”,打破了原來鐵板一塊的局面,後來功臣元老中的李勣(即徐世勣,字茂功,唐高祖賜姓李)說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打動了高宗的心,使高宗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轉過來了,可以說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后,武則天為高宗出謀劃策,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罷黜了褚遂良、韓瑗、來濟,最後除掉了長孫無忌。至此,高宗基本實現了君主集權。

“廢王立武”事件沉重打擊了關隴貴族,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皇權不振的情況被改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武則天能夠戰勝政敵,並一步步走到權力的中心,依靠的權力基礎是庶族出身的官員。

李治很有才幹,開創了“永徽之治”,但身體不好,經常頭暈目眩,視力也嚴重下降,李治的身體越來越差,需要找一個最信任的人來幫自己處理政務,這個人就是皇后武則天。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患上頭風之疾,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遂命武皇后代理朝政。武則天雖然是女子,但接受過很好的家庭教育,加上她長期在李治身邊耳濡目染,對於政治很有心得。於是,武則天就成為李治最重要的助手。李治見皇后把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十分欣慰,也對她非常放心。但是慢慢地,武則天政治上的強勢引起了李治不滿。 麒德元年(664年),唐高宗李治意欲廢后,宰相上官儀剛擬好詔書,就被武則天發現了。武則天對李治推心置腹,曉以利害,建議與李治一同上朝。廢后一事讓高宗對武則天心懷愧疚,便答應了武則天的要求。從此帝后共同臨朝掌政,合稱“二聖”。這等於承認了武則天擁有和李治相近的政治地位,可以看成是武則天后來獨攬大權的前奏。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泰山封禪,在以前的封禪儀式中,執行儀式的是皇帝和公卿大臣,但武則天卻提出,天代表陽,地代表陰,所以祭天的儀式應該由皇帝來主持,祭地的儀式應該由皇后來主持。李治同意了武則天的要求。武則天通過封禪大典,給世人一種印象,自己並不是皇帝的附庸,而是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稱天皇,武后稱天后,名為避先帝、先後之稱,實欲自尊。“天后”並不僅僅是皇帝的配偶,她和皇帝一樣,同樣代表上天的意志。傳統中國政治最看重“名號”,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天后”這個名號,成為武則天的重要政治資本。二聖臨朝這段經歷,也幫武則天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

武則天做皇帝只有15年時間(690-705)。但在此之前,她已經在政治舞臺中心活躍了35年之久。她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和唐代相對平等的兩性觀念是分不開的。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於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則天決定。四天以後,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光宅元年(684年)二月,中宗欲以韋后父韋玄貞為侍中,宰相裴炎力諫不聽,武后遂廢唐中宗為廬陵王,並遷於房州。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武后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武后藉機興酷吏翦除唐宗室羽翼,提拔親信。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侍御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餘人到神都,上表請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武則天未准許。於是百官、宗戚、四夷首領、沙門、道士及遠近百姓共六萬餘人俱上表請願,李旦亦自請賜姓武氏。不久,群臣奏稱“鳳集上陽宮,赤雀見朝堂”,武則天方準所請,於九月九日親臨則天門,大赦天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同月乙酉,上尊號曰聖神皇帝,“以皇帝(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丙戌,又在神都立武氏七廟。‌

天授二年(691年)七月,法明等撰《大雲經》四卷,說武則天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武則天下令頒行天下。命兩京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藏《大雲經》,命僧人講解,並將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

武則天最終能夠加冕成為獨一無二的女皇,還由於唐代佛教深入人心,為武則天提供了思想支持。她的尊號“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這裡面的“慈氏”就是彌勒佛。她把自己塑造成彌勒佛的轉世,在儒家的思想框架之外,找到了另一套支持皇權的思想體系。

武則天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載初元年武后在洛城殿對貢士親發策問,是“殿試”之始)。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郭沫若稱讚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

武則天的男寵數量很多,《舊唐書》中記載的較為有名的武則天的面首(男寵)有薛懷義、沈南璆、張易之、張昌宗等。為了加強對他們的管理,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成立了控鶴監。久視元年(700年)初,她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成為歷代皇帝的“三宮六院”,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成為武則天“妃嬪”的總管。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只有寵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於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餘人,衝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武氏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是為唐中宗。中宗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武週一朝結束,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恢復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西太后慈禧(1835-1908),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妃嬪,同治帝生母。 1861年,咸豐帝駕崩,慈禧聯合慈安太后、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98年,發動戊戌政變;1900年,實行清末新政。1908年11月15日,慈禧在儀鸞殿去世,諡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簡稱“孝欽顯皇后”。慈禧從少女時代進入宮廷,在耳濡目染當中,在經受了諸多磨難之後,學會了保護自己,學會了玩弄權術。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慈禧執政初期,她在議政王奕訢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依靠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族地主武裝;又在列強支持下,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緩解了清王朝的統治危機,使清王朝得到暫時穩定。出於維護封建專制統治,她又重用洋務派,以“自強”和“求富”的方針,發展一些軍用,民用工業,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客觀上對中國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慈禧她不是政治家。在我看來,一個政治家必需瞭解世界大勢,在內政外交操作中有明確的方針、政策,有切實的計劃、步驟。她沒有。她只是隨意而為,甚至為一己私利,翻雲覆雨,所以她只是一個手握大權的政治女強人。 但是慈禧主政時代的許多改革是前所未有,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歷史的倒退,應該得到肯定。慈禧一生中領導過兩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務運動,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質層面上的變革,後者是體制層面上的變革。

清朝末年,內外交困的危局以及庚子國變喚起了王朝統治者的自救意識,從而上演了一場颶風般的改革運動。在此期間中國更破天荒的頒佈了中國第一部憲法。在清末新政10年中,中國不但現代化是“一日千里”,由新政引發的社會風俗的改革,也使中國10年間社會風習在原有的局部變異基礎上加速變化。這場由慈禧以及行政經驗豐富的官僚所主導的改革比之前任何一場改革對中國的影響都深遠。不但不是康有為那些書生主導的戊戌變法可比,就是洋務運動相比較起來,也是有所不如的。 可惜由於慈禧的逝世,清末改革以失敗而告終。假如慈禧晚死十年,憲政改革的結局又將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