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温馨提示:本文约4000字,阅读完大约需要20分钟,请谨慎进入!(不要被字数吓倒,本文以小故事串联起来,读来还算轻松有趣)

序言

汉高祖12年春3月,长安,长乐宫。

窗外已是花红柳绿,一片盎然春色,但已是暮年的刘邦却无心欣赏,躺在病榻上思绪万千。去年秋天,淮南王英布造反,自己亲自出征,不幸被流矢所中,落下了病根。后来又听闻少时好友——燕王卢绾也背叛了自己,急怒攻心,导致箭疮迸裂,病情加重,如今已是病入膏肓了(果然是“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啊)。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回顾自己传奇的一生,刘邦颇为感慨。从一介小小的亭长经过千难万险最终建立了这煌煌大汉帝国,如今四海归一,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所以当吕后找来一位“神医”为他诊治时,被他骂了出去:“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自己归天之后,天性仁弱的儿子刘盈能否管理好这个帝国,那些诸侯王会不会趁乱发难?

为了消除隐患,刘邦召集了列侯及群臣入宫,宰了一匹白马,让大家宣示:“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除此之外,还有两位大臣被他寄予厚望,那就是智计百出的陈平和厚重少文的周勃,刘邦曾断言此二人必能“安刘氏”。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既有“白马盟誓”约束众臣,又有两位“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保驾护航,这回应该万无一失了吧。

一个月以后的4月甲辰日,高祖刘邦溘然长逝,享年53岁。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尸骨未寒,吕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兴风作浪。先是与老相好审食其密谋要诛尽功臣,因为泄密而没有实施。接着将眼中钉戚姬母子残忍杀害。随后大封诸吕,将自己的子侄安排到重要职位上,刘氏江山就这样逐渐被吕氏所把控。

此时此刻,被刘邦寄予厚望的陈平和周勃又在哪里呢?别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二位。

陈平和周勃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少时家贫,好读书,长得高大伟岸,一表人才,年轻时就有“执宰天下”的大志。

刘邦东出汉中与项羽争夺天下路过修武时,陈平从项羽处前来投靠。一番交谈后,刘邦十分欣赏陈平的智谋,封其为都尉,命其参乘,兼掌护军。在此后的岁月中,陈平“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及维护帝国稳定立下了大功。至于是哪六计,《史记》中说“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蔡东藩先生总结为:“

一是捐金行反间计;二是用恶劣菜蔬进食楚使;三是夜出妇女解荥阳围;四是潜蹑第足,请封韩信;五是伪游云梦;六是救出白登。”实话说这些计谋有些上不得台面,甚至颇为阴险,但却异常管用。从中也可以看出陈平“智识有余,厚重不足”的性格特点。所以刘邦对陈平独撑大局还是不放心,必须由朴实少文的周勃加以辅助,二人合力才能确保帝国的根基牢固。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周勃,和刘邦是老乡,都是沛县人。最初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兼职在丧事中吹箫。刘邦初起事时周勃就跟随了,一直在刘邦身边作战,战功十分显赫,“

所将卒当驰道为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语,意思是所率领的士兵在高祖所行的道路之中建功最多)。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周勃为人“木彊敦厚”,口齿笨拙,不好文学。有时候家中有儒生学士前来讲经谈文,周勃都不讲究礼数(与高祖颇为相像),自己东向而坐,对来客说:“

趣为我语。”翻译过来就是:甭跟我拽文,说重点!

陈平与周勃,二人一文一武,一智一勇,一细一粗,互补性很强。二人团结合作,一定能稳定住大汉的江山,这也是刘邦看重二人的原因。可惜的是,两个人的关系很糟糕,互相看不顺眼。

前面说过,周勃从高祖起事初期就跟随,是刘邦的心腹爱将。而陈平是半路从项羽处投奔而来,论与刘邦的亲密程度,根本无法和周勃相提并论。但是半路加盟的陈平凭着几句话就让刘邦青眼有加,不仅被封高官,而且获得了巨额的活动经费。这让老员工周勃十分不爽:我跟着汉王(当时刘邦还是汉王)拼杀这么多年,居然抵不过你的一张嘴,凭什么?!于是他联合了一些有同样想法的武将,给陈平挖了一个坑:向他行贿以求得更多的实惠,陈平倒是来者不拒,满口应承。众武将以为揪住了陈平的把柄,就向刘邦检举揭发。不想凭着陈平的三寸不烂之舌,外加刘邦的大度和信任,这件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但周勃和陈平的心里却从此有了芥蒂。等到后来刘邦建立了大汉,开始大封功臣时,以周勃为首的武将们又与陈平张良萧何等文官争功,两人的关系更加趋于冷淡。

这样的两个人,能肩负起拨乱反正,安定刘氏江山的重任么?

吕后专权时期二人的表现

刘邦崩逝时,周勃和陈平正在外执行任务。

晚年的刘邦,猜忌心极重(帝王的通病)。这不,听身边人说樊哙有反意,就命陈平和周勃将身在燕地的樊哙“斩立决”!二人听后面面相觑,樊哙可是高祖的连襟啊,万一斩完了高祖再后悔怎么办?于是陈平想了个折中的办法:由周勃去燕地接管樊哙的兵权,自己则将樊哙带到长安,由刘邦处置。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谁知行到半途中,传来高祖驾崩的消息。陈平预感到帝国的权力系统将发生重大改变,就将樊哙交由下属看管,自己快马加鞭赶赴长乐宫哭祭高祖,并自告奋勇要为高祖守灵(其实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时局变化,好随机应变)。吕后为陈平的“忠心”所感动,又感谢他没有遵刘邦的旨意杀掉樊哙,遂将其视为可靠的“忠厚长者”。

如果说这时陈平的表现是为了稳定帝国的局势,打消吕后的疑虑而不得不做的一种姿态,那么后来的举动就让人怀疑他对大汉的忠心到底有几分了。

前面说过,吕后在高祖死后迅速掌控了朝政大权,开始了一系列的铲除异己,扶持自己人的行动。她的所作所为连亲儿子刘盈都看不惯,但又无计可施,只能寄情于声色,只做了七年傀儡皇帝就郁郁而终了。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惠帝驾崩,吕后哭灵有声无泪,不见哀凄之色,众臣都不解其意,唯独侍中张辟彊看透了门道,于是向陈平献策:“太后哭而不哀,是因为有顾虑。想主上壮年而崩,身后无壮子,而君等手握重权,为太后所忌。无故见疑,君危矣!为今之计,可以请封吕台、吕产为将,统领南北两军,并将诸吕一体授官,使得居中用事,如此太后才能心安,君等自能脱祸了。”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这个张辟彊年仅十五岁,是留侯张良的次子。这么小就有如此心思,确实厉害。但为陈平出的主意实在不咋的,更令人想不通的是陈平居然听从了张辟彊的建议!而正是这个建议拉开了诸吕乱政的序幕!此时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还有右丞相王陵,都是高祖时的老臣,如果三人能带领群臣向吕后发难,估计吕后就算不能交出大权,也会收敛许多,只可惜陈平错过了这个机会。

后来吕后准备封诸吕为王,在朝堂上征求众臣的意见(程序还是应该走一下的)。右丞相王陵首先反对,并搬出了高祖的“白马盟誓”,吕后虽然气愤,但也无法驳斥,这时陈平和周勃又来解围:“昔日高祖平定天下后封子弟为王,如今太后称制,分封吕氏子弟有何不可?”(亏得他俩能说得出口!)吕后这才转怒为喜,诸吕得以顺利封侯。

退朝后,王陵责问平勃二人:“当年和高祖盟约,二君都在。这才过了几年,你们就忘了当时的承诺了么?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二人微笑道:“今日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我们不如君。将来安社稷,定刘氏,君就不如我们了。”气得王陵张口结舌,只好拂袖而去。(即使将来能匡世安刘,也只能算是将功补过,有什么可自夸的?)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在陈平周勃的放任纵容下,吕氏的权力越来越大,刘氏子弟日见式微。如果不是有两个人的出现,只怕从此以后大汉的江山就要姓吕了!

粘合剂——陆贾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陆贾最大的功劳是凭着一张利口两次出使南粤,使南粤王赵佗诚心归附大汉。第一次是高祖之时,陆贾连吓带哄将赵佗说服。吕后专权时,赵佗复叛,文帝当政后,又使陆贾前往招抚,赵佗见故人前来,加之文帝谦恭有礼,就再次降汉。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却说陆贾首次出使南粤立了大功后,被封为大中大夫,时常与刘邦谈论文治,也曾著有《新语》十二篇,总结前朝为政得失,为刘邦所称善。高祖死后,吕后专权,陆贾看到朝中一片混乱,心灰意冷,就告病还乡,过起了悠游闲适的生活。

有一天,陆贾闲来无事,就到长安城闲逛。突然想起了老熟人陈平,就前去登门拜访。到了陈平的书房,见他愁眉不展,就调侃道:“君高居相位,衣食不愁,还有何忧虑?”陈平道:“你猜。”

陆贾道:“就君个人而言,位极人臣,食三万户,已是富贵至极,应无他望了。所忧者,想是主少国疑,诸吕专政吧。”

陈平叹道:“先生所言极是,不知有何妙策?”(聪明人也计穷了,可能毕生的智慧都献给高祖了吧?)

陆贾手捻须髯,娓娓谈道:“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调和,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我早就想把这番话和太尉(周勃)说,但他总和我嬉皮笑脸,没个正形。君何不与太尉放下成见,携手共谋,以安刘氏江山?”

陈平听罢,满脸羞愧之色,赶忙站起身来一揖到地,诚恳说道:“还要仰仗先生谋划。”

一日,陈平大排筵宴,邀请周勃来府畅饮,周勃欣然赴约。席间,陈平殷勤款待,频频向周勃敬酒,大拍周太尉的马屁,加之陆贾在中间调和,使得气氛十分融洽。宴席散后,陈平取出五百金赠与周勃,作为寿礼。周勃坚辞不受,陈平执意命人送到太尉府,周勃连连称谢,尽兴而归。

三五日后,周勃设宴酬谢陈平,规模与前次对等,陈平自然前往,又乘兴而回。自此,二人常相往来,关系变得亲密起来。有时不免谈及国事,周勃也是愤恨不已,陈平趁机与其约定,寻找机会,扫灭诸吕。(有多少大事都是在酒席宴这种非正式场合定下来的。看来中国的“酒宴文化”由来已久啊。)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两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单薄,陈平又出钱出人外加提供车辆,作为陆贾的活动经费,让他在众公卿间游走,争取将更多的人拉进自己的阵营。而陆贾也不负所托,多方活动,许多大臣都被他说动,愿意为驱灭吕氏出一份力。至此,吕后一方渐渐被孤立,而吕产、吕禄之辈尚不自知,依然仗势为非作歹不知收敛。(从这可以看出吕后的政治嗅觉还是不够灵敏,任由平勃联手而不加以遏制。)

那么陈平周勃为何会捐弃前嫌联手对付吕氏呢?除了对高祖刘邦有过承诺外,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诸吕专政后,二人的权势大为削弱。陈平曾经为了打消吕后的猜疑,故意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政务。堂堂丞相活得如此战战兢兢,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而周勃的境况也好不到哪去。为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夺回失去的权力,二人只能联起手来对付强大的吕后。

反吕联盟的队伍虽然在不断地壮大,但众位大臣为了自保,都只是暗地里互相通气,不敢有实质性的动作。但有一位年轻的刘氏子弟,却能不畏强权,敢于和吕后正面硬刚!他的出现让陈平和周勃眼前一亮,急于将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里。而这位少年英才也在后面的诛吕行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是谁呢?

尖刀——刘章

刘章,齐王刘肥的次子(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小伙儿长得一表人才,器宇轩昂。吕后也很喜欢一个小伙子,让他在宫中宿卫,并且将吕禄的女儿许配给他,并封其为朱虚侯。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吕后将自家子侄都封了官,也怕刘氏子弟心中不服,就想了个主意,让刘吕联姻,以防止两家互相倾轧。但事与愿违,刘氏政权被吕氏把持,刘氏子弟怎能不怨恨吕氏?所以这样的婚姻大多数都不和睦。有两位赵王,刘友和刘恢,也是奉命娶了吕氏女为妻,但心里不乐意,于是移情于小妾,导致家庭矛盾爆发,最后刘友饿死于长安府邸,刘恢仰药自尽!

刘章吸取了两位赵王的教训,将内心的不满掩藏起来,与妻子恩爱如常。看到小两口和和睦睦,吕后也是无比欣慰,而吕禄也对这位“佳婿”十分满意。

一次,吕后在宫中置酒高会,刘章在旁侍卫。看到席中大半都是吕氏王侯,刘章早已怒火中烧,但面子上还是不露声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吕后见刘章在旁边站着,就命他为监酒。刘章道:“臣乃将种,奉命监酒,请照军法行事!”吕后总以为刘章是个小毛孩子,懂得什么军法,也不以为意,就照准了。

待到众人喝得兴致正高时,刘章向吕后请求,要唱一首《耕田歌》助兴。吕后笑道:“要说你父亲或许还知道些耕田之事,你生来就是王子,锦衣玉食,怎能知道这些事?”

刘章应道:“臣颇知一二。”吕后道:“既然如此,你且唱来。”于是刘章边舞剑边高声唱道:“深耕溉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

这两句话可是语带双关,暗示吕后打压刘氏子弟。吕后自然听出了其中的寓意,但在席间也不好责问,否则就有欲盖弥彰之嫌了,只好默不作声。

刘章唱罢,神色自若,令侍从频频斟酒,喝得众臣醉意醺醺。其中有一个吕氏子弟不胜酒力,瞅了个空档溜出宫去。

刘章正要抓“反面典型”,见此情形怎能放过!于是他提着宝剑,几步就追到那人身后,厉声喝道:“尔怎敢擅自离席?”那人见刘章来者不善,只得好言相求。刘章哪里肯听他辩解,手起剑落,将其首级剁落!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完事后,刘章擦干净宝剑上的血迹,大步走进宫中,向吕后禀报:“适才有一人逃席,臣已按照军法将其处斩!”

这句话就像一个冰块,一下子将宴会的气氛从沸点降至冰点,刚才还沸反盈天的大厅立即安静下来。众大臣脸色大变,不知所措。吕后也是内心一震,死死地盯着刘章,她万万想不到这个看似厚道和气的小伙子竟然如此狠辣!而刘章面对吕后的“死亡凝视”也是毫无惧色,平静而坦然。由于有言在先,吕后也无法治刘章的罪,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事已至此,宴会也举办不下去了,只好草草收场。经此一事,吕氏子弟见了刘章都有些发怵,连吕禄都对这个女婿有些忌惮,但碍于女儿的面子,也无计可施。诸吕见吕禄尚且如此,更不好无故加害刘章了,只能敬而远之。而刘氏子弟这面则是暗暗欣喜,都盼着刘章能够抑制诸吕,为刘氏挽回局面。

刘章已然成了“倒吕派”的一面旗帜。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诸吕安刘行动中,像一把尖刀一样直插入敌人的心脏,保住了刘氏的江山!

诛吕安刘

虽然经过陆贾的活动,“倒吕派”队伍已经壮大起来。不仅有陈平周勃这样的老戏骨,还有刘章这种小鲜肉。但他们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要对付的人是吕后——一个比刘邦还要心狠手辣的女人!

但是诸吕也有两大弱点:首先,吕后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更要命的是,吕后虽然厉害,但有一群“猪队友”,没有人可以为她出谋划策。所以“倒吕派”目前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等待吕后的死亡!

所幸的是这一天并没有等待多久。也许是做过的恶事太多,吕后出现了幻视幻听,总觉得有人要害她,整日疑神疑鬼,精神越来越差,终至于病入膏肓。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但吕后的头脑还是很清楚。她也知道自己树敌太多,并且好多人都对吕氏怀有敌意,所以在最后的日子里,她任命吕禄为上将,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分别驻扎在都城内外,并嘱咐二人:“我死后,你二人千万要谨慎,带兵守好都城,不要轻易出动。就是我出葬时也不必亲送,以免为人所制!”这还不算,她还留下遗诏,任命吕产为相国,审食其为太傅。安排好一切后(自以为),过了几日,吕后病死于未央宫。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应该说吕后的布置还是非常严密的。陈平周勃知道吕后已死,以为机会来了,不曾想产禄二人严格按照吕后的指示行动,将都城内外守护得固若金汤,竟无从下手。

朱虚侯刘章见此情形暗暗着急!他从妻子处探听到了吕后的布置后,知道从内部已经无法瓦解吕氏,只有从外部入手。于是派人去联络自己的兄长——齐王刘襄,让他发兵攻打长安。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这一招果然管用,吕产吕禄听说齐王开始攻打济南(吕产的封地),着了急,就派颖阴侯灌婴前去平乱。哪知灌婴早已是“倒吕派”(陆贾的功劳),他带兵到达荥阳后,就停止了前进,而刘襄也很有默契地不再向西进发。二者都在静观都城长安的消息。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长安城中,陈平和周勃看到灌婴已经带兵东进,城内的防守开始松动,就立刻谋划起来。

首先对付统领北军驻扎城外的吕禄,陈平找到的突破口是曲周侯郦商父子。由于郦氏父子与吕产吕禄的关系不错,陈平就找了个由头将郦商诓到府中软禁起来,然后让他儿子郦寄去劝说吕禄交出兵权。郦寄见老爹在人家手中,只好照办,但吕禄听后也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郦寄也不敢强逼。陈平不得已只好来硬的,急招襄平侯纪通(掌握着皇帝的符节)、典客刘揭(分管诸侯国事务)与郦寄前去北军“逼宫”,连哄带骗之下,吕禄只好交出了将印。(蠢材!拱手交出兵权,无异于将宝剑递到仇人手中,还想着会有好下场么?)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周勃拿到将印后大喜,吕禄已经解决,接下来该对付吕产了。于是他立即召集北军将士,并下令:“为吕氏者袒露右臂,为刘氏者袒露左臂!”(这也是个冒险的举动,万一右袒者与左袒者人数相当,甚至右袒者多于左袒者,又该如何处置?莫非先自相残杀一场么?)将士们都袒露左臂,表示助刘,周勃命众人静候命令,然后将情况告知陈平。

陈平知道后,立即派刘章前去协助周勃。刘章来到北军,向周勃要了千余名兵卒,前往未央宫。(本来周勃的本意是让刘章进宫保护皇帝,但刘章觉得人少了不足以成事,就向周勃多要了些人。)

当时的未央宫里的形势也很紧张。吕产已经得知灌婴和齐王刘襄要联手对吕氏子弟下手,就准备率领南军死守住皇宫。只要皇宫不失守,皇帝在自己手中,就有转圜的余地,不曾想被平阳侯曹窋堵在了殿门口。(曹窋,汉初大将曹参之子。此前曾向陈平报告吕产的动向,这次奉周勃之命堵住殿门口,阻止了吕产进殿。在这次行动中也立了大功。)

“诛吕安刘”时这二人功不可没,可是世人只记住了陈平周勃


却说朱虚侯刘章领着千余士卒来到未央宫,看到吕产正在殿门口转圈(进不了殿,又没有办法,只能转圈了)。刘章一看机不可失,就命手下士卒将其捕杀。吕产见形势不妙,调头就跑,他手下的军士还想着保护相国,却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顿时乱成一团。后来刘章在郎中府吏的厕所中将吕产逮住,不由分说,一剑将其刺杀!

除掉吕产后,刘章又顺便将长乐卫尉赘其侯吕更始解决了,然后回北军报告周勃。周勃听后一跃而起,向刘章祝贺:“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于是派遣将士分头逮捕诸吕,什么吕禄、吕媭、燕王吕通、鲁王张偃(吕后的女婿,鲁元公主之夫),死的死,贬的贬,至此吕氏势力彻底消亡。

结语

纵观整个诸吕安刘的过程,陈平的坐镇调度和周勃的调兵遣将固然重要,其他人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如刘襄与灌婴在外的兵力牵制,曹窋的通风报信与阻挡吕产,尤其是陆贾与刘章,更是功不可没。

陆贾在平勃二人失势却又各怀心思之际,奔走联络,像粘合剂一样使二人消除了心中的芥蒂,开始通力合作,这才有了吕后死后众臣合力推翻诸吕的局面。可以说陆贾打响了诸吕安刘的第一枪。文帝继位后,陆贾再次出使南粤,使赵佗再次归汉。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陆贾功成身退,寿终正寝。不得不说这是一位智者。

朱虚侯刘章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小伙子面对不利局面没有蛮干,先是稳住了自己的妻子,防止后院起火,又照准机会震慑了吕后一把,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而在吕后死后,两次僵持的局面下,又是刘章挺身而出,打破僵局,给予了吕氏致命一击,可谓诸吕安刘第一功!除掉吕氏后,由于种种原因,刘章的兄长齐王刘襄未能继位称帝,而刘章则受封城阳王(城阳属于齐国地盘,明着是称王,实则削弱了齐王的实力)。因为对封地不满意,刘章受封就国不久就郁愤成疾,不久就病死了。一位英才就此陨落,也可算是一位悲情英雄了。

诸吕安刘是西汉初期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陈平周勃等人的拨乱反正,刘邦的大汉帝国可能就要步嬴秦的后尘而二世而斩了!若历史的走向发生改变,就没有后来的“文景之治”,遑论其后的汉武帝等人了,而我们“汉人”、“汉族”、“汉字”、“汉语”等称谓也将不复存在。我们在记住陈平周勃的同时也不应忘记陆贾刘章等人的功劳,他们同样也是英雄!

还原历史本来的温度,感知人世间的变迁。欢迎关注@流星读史

参考资料:《史记·吕后本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前汉通俗演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