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論語》中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alisa晶


學而第一第11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年,並非具體的三年,而是表示很長時間。

這章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如果他很長時間都不改變他父親行為中好的一面,就可以說做到孝了。

下面是個人點評: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在父母死後,要丁憂三年。這個習俗實際上就是來源於這章。那麼為什麼要“丁憂三年”呢,李澤厚先生指出,繼承父業,不輕易改動,實際上就是為了保持本氏族的生存經驗的重要性。


劉爽講歷史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父親在時,做人辦事有父指導,雖窮但要有志氣,父親不在應意想其行,以父親以前教誨指導的意圖行事。三年不變者表示孝道,父親的好兒子。



李爾勳1



孔子這段話大體意思是:“考察一個人是否有孝心,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後,觀察他的行為。如果能做到多年不改變父親指引的正確道路,這樣的人就可以說是孝了。”

這一章講得是“孝”的具體行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道” 有“道路、道理、道德”之意,這是個中性詞,無所謂“正確”與“不正確”。但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如果父親生前指引的道路是錯誤的,違背道德的,比如讓兒子殺人放火,兒子繼承父親遺志,堅持殺人放火,這也算是“孝”嗎?可見,這裡講的“道”,應該指父親生前指引的正確道路,或者是父親生前教育兒子如何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

其實,在這一章裡,我們沒有必要在“孝”字上兜圈子,孔子只是講了古代“孝”的一種具體表現。但是,透過這一具體表現,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從小讓孩子樹立遠大抱負,並且要教育孩子為了實現理想堅持不懈,牢記父母的囑託,奮發向上,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既是對父母的“孝”,也是對國家、對民族的“忠”,是一種超越父母之孝的“大孝”。

理想教育的缺失是當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有一則報道說,一所小學讓學生寫“我的理想”,80%學生寫得是當經理、當老闆、當影視明星、當歌星,或者是當國家幹部,因為這些職業有權有勢,賺錢多,很少有學生寫當科學家、藝術家、教師之類。可見,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孩子心目中已深深打上了“金錢至上”的烙印,崇高的理想變得低俗,變得有“銅臭”味道了。

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證明,有“大志”者,才可能有“大成”。理想是燈塔,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能給人以力量,鼓舞人為之不懈奮鬥。茅以升11歲時看到秦淮河上的橋被蜂擁的人群擠蹋,便立下將來為人民建造結實大橋的理想。從此他刻苦學習,終於成為我國橋樑建築的一流專家。

理想是燈塔,但是如果不能做到“篤行”,缺乏堅強意志,或者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天想當科學家,明天又想當哲學家,這樣的理想就會失去現實基礎,變成空中樓閣,永遠不可能實現。所以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有“志”固然好,但如果無“行”,沒在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並且不顧父母的囑託,隨意將理想更弦易轍,這樣的人孔子認為是“不孝”,最終也難成大氣候。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個人管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本回答選自於作者新浪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