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父母所不知道的祕密

最近,發生在兒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對“磨蹭”的偏見!那天有事不得不早起,6:30叫醒兒子,沒睡醒的他有點煩躁和賴皮。想著7:00就必須從家裡出發,我就催促他“快點穿衣”。看他愣在洗漱臺,催促“快點刷牙”,看他有一口沒一口地吃飯,催促“快點吃飯”。催促次數越多,越覺得孩子是故意和我唱反調,做什麼都不上心,磨磨蹭蹭只會耽誤時間。出門時,我很不友好地把襪子扔給他,加一句:“趕快穿。”這時兒子坐在地上,怎麼也穿不好,心急的我打開門,他卻“哇”的一聲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快不了了!”看著崩潰的兒子,我突然醒悟:一大早,就把自己的焦急間接轉嫁給了孩子,快節奏、緊迫感早已破壞了孩子的思維能力。他爆發了情緒以後,更加挫敗地坐在地上,可憐兮兮地看著我。“慢一點也沒關係,媽媽等你!”這句話,好像有魔力一般,他迅速地穿好了襪子。龍應臺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九成父母所不知道的秘密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效應,叫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此效應來源於作家馬克·吐溫話說有一次,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他決定多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於結束演講,準備募捐時,過於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被反覆催促的孩子,心理活動和馬克·吐溫當時一樣,最後就是被“逼急”了,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總而言之,越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發高漲。心理學家說:只有給足孩子時間去體驗,他們才能從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誰,要做些什麼。喜歡在屁股後面催促的父母,常常會擔心:如果不催孩子,孩子會不會更加放飛自我,把該做的事情搞得一團糟?當然,可能會,但不會一直都那樣!孩子也會討厭麻煩和問題,如果知道是自己拖延導致的問題,自己也會反思和想辦法,然後調整自己的內在狀態。倘若是一直按照父母的節奏,匆匆忙忙地做每件事,孩子永遠也弄不明白什麼事是自己的,什麼事是別人的,一旦生活出現問題,他不會意識到這是自己的責任,而會怨恨催促者。

就算趕時間,只需要提醒孩子注意,也不一定要催促孩子,可以這樣做:1.脆弱式表達,將“你快一點”變成“我希望......”“你快一點吃飯,馬上校車就要來了。”變成“媽媽希望你十分鐘以後可以吃完飯,然後我們有三分鐘的時間下樓,這樣就來得及坐校車。在家庭教育當中,脆弱式表達,會讓孩子更瞭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發孩子自覺的合作。用強迫式或者緊迫式地表達:則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覺得自己不夠好,從而引發孩子消極抵抗、做事被動。2.提供自主選擇,“如果你晚上八點半完成作業,你就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做自己愛做的事,如果是八點完成作業,你就有一個小時可以自由支配。如果你是九點完成作業,就沒有自由安排的時間了。你會難過,媽媽也會惋惜。告訴孩子行動快慢的後果,這種提醒最好能夠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想後果。3.坦誠地表達當時感受,別指望催促孩子,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不能在有情緒的狀態下去理解父母的情緒。父母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是願意體諒父母需求的。

父母陪伴其實就是等孩子慢慢成長,幫助孩子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從而區分想象與現實,言語與行動。他既能發現自己,也能從這些自我安排中瞭解他人,最終形成自我與世界的認知。真正毀掉孩子不是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