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小时候,国家还很穷,粮油肉蛋都要凭票供应。比如说吃牛肉,现在的孩子可以随时想吃就吃,我们那时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道大餐。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缺营养。"这是爸妈日常的课题。牛肉自然是好营养,爸爸总会想尽办法,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牛肉,给我们打牙祭。特别是冬天,牛羊肉炖一砂锅,喝汤吃肉,好不痛快。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北风裹雪的黄昏,门外响起那熟悉的单车铃铛和刹车声,我和弟弟就会扔下手中的作业,跑到门口迎接爸爸,期待着从爸爸的大背包里翻出两个单位食堂现烤的面包,或者一包路口食杂店的鱼皮花生。有时,老爸会变出一包沉甸甸的牛肉,麻利地切下一小片最嫩、最整齐的,交给厨房里正在做晚饭的妈妈加菜。剩下的大块牛肉,爸爸通常会根据肉的材质,做成卤牛肉、炖牛肉这样的硬菜。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壮年时的老爸,利索能干,撸起袖子就处理剩下的肉。如果有牛腱,那是卤牛肉的好材料。牛腩、牛筋、膈膜这些肉质相对差一些的部分,适合用来炖牛肉。分选之后,开始切肉。一般用来炖的牛肉相对较老,切的时候要横着肉的纹理,这样好咬动。将肉切成鸡蛋大小的块状,用冷水清洗后,再用大锅滚开的水焯肉。生肉块下到滚水锅里,水面旋即平静,待水再开,就可以捞出肉块,浸入冷水,洗去血沫。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接下来,把大铁锅烧红,倒入菜籽油,将事先备好的八角、桂皮、干椒、生姜、蒜子投入炒香。待干红椒开始变色,将牛肉下锅,烹白酒去腥,然后加入酱油,翻炒肉块,让肉混合着调料和白酒焖煎一小会。待肉块上的筋膜开始泡胀了,加入冷水开始炖肉。肉汤初开后,撇请表层的浮沫,连汤带肉倒入广口的砂锅,换用砂锅炖。先开大火,让大块牛肉随着冒泡的肉汤在锅中起伏翻滚,红干椒也被煮泡了,像泥鳅一样扭动。炖半小时后,换小火文炖整宿。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那时候,家里房子很小,进门一间大屋,即是客厅又是饭堂。冬天生着藕煤炉子,炉子通体铸铁材质,顶部是四方的炉台,有盖板封住炉膛口,煤烟通过马口铁皮棑烟筒排往室外。在潮湿阴冷的南方,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强的取暖神器了。一家人围坐在炉边的方桌上晚餐,藕煤炉子上炖着砂锅牛肉,肉香氤氲。老房子,密封并不好,有北风针一样从钢筋窗棂和糟朽的木窗框缝隙刺进来,却被炉子周遭的热力融化无形。饥肠辘辘,饿!空荡荡的肠胃,蠢蠢欲动。桌上有新鲜的香菜爆炒牛肉,我和弟弟胃口大开,像两头小狼崽子一样风卷残云,流水般添饭,碗碗见底,最后连菜汤也拌饭清光。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爸妈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真不大想的起来了,模糊的面容仿佛浮在那暖暖的雾气之后,略显疲惫,眉眼含笑。

窗外风嘶雪舞,家中肉香满屋,一夜安睡。

次日晨起,牛肉已炖好,汤浓肉香,浮油如镜。我和弟弟人手一大碗面条,浇汤盖肉,拌一勺红亮的油辣椒,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叶,吃完额头沁汗,脸泛红光。带着一身的热气,冲进凛冽寒风中,浑然不惧。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晚间回家,惦记着炖牛肉,早就嗷嗷待哺。大块牛肉已经煨炖软烂,却仍不失弹性,饱含汤汁,香喷喷、油汪汪的,正是下饭的好菜!我最喜欢半筋半肉,肉入口消融,筋稍有嚼劲,合二为一,真是绝配。而牛肉汤更是宝物,肉鲜醇厚,混合着各种香料,香辣浓郁而又层次丰富,元气十足,一碗落肚,精神焕发。吃肉、喝汤、添饭,箸落碗空,饱食之际,正好在余汤中烫菜、下火锅,豆腐、萝卜、青菜、芽白,无不相宜。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如此,经历一天一夜,前后三顿饭,享受了一轮圆满的牛肉大餐,是儿时每个冬季令人期待的家庭节日,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每每忆起,恍如昨日。

成人之后,始知谋生不易。偶然也会想到,当年买肉是要凭票的,老爸一普通职工,是怎么弄到计划外的金贵牛肉的呢?原来那都是他下班后接私活,挣得血汗钱换来的!我和弟弟快意吃肉,何尝不是在吃老爸的血汗?只是为人父母者,对于这种奉献,多是甘之如饴的。

这世上,有什么美食佳肴,比得上老爸炖的牛肉呢?

人间至味,最香不过老爸炖的牛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