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Anne Laval

我們經常把每一個節日玩壞。

婦女節本來的涵義是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現在變成了女神節,買買買送送送;重陽節是對老人的祝福,演變成到老人院搶著給老人洗腳,老人都不夠用了。兒童節,本來是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但你覺得現在一到這個節日把臉塗得紅紅各種演出的小朋友,他們知道這個節日怎麼來的嗎?

現在,青年節又被B站玩壞了。


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前天晚上刷屏的《後浪》,我一開始沒注意到,後來一看朋友圈一片喜刷刷,本著之前對B站的好感,去看了一下,一看就覺得和這文案三觀不合啊。

第一點昨天的文章裡已經寫了:對年輕一代的討好感太強,好像除了年輕一代,其他都是那些老之將死,又不甘心,天天背時地訓導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

無論老小,都有自由閃耀的靈魂,也都有大傻B,只有老SB天天說“一代不如一代”,也只有空洞的人才喜歡把所有人按年齡分代。但老SB不少,不意味著年輕人裡沒有SB,U型鎖砸車砸人的也是年輕人。所以,何冰是代表老SB發言還是代表前浪?反正我這個前浪不想被代表。

科技的發展,年輕一代能享受到的東西肯定比老的多,但這和年輕人沒啥關係,人類社會就是這麼一步一步往前的,不值得深情並茂地朗誦,如果一定要感慨,那也只是感嘆那些傑出的人帶給人類的貢獻,這些人既有前浪也有後浪,比爾・蓋茨算前浪,扎克伯格算後浪,馬雲算中浪。無論前浪還是後浪,能浪起來的人總能浪起來,浪不起來的前後都浪不起來。


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你們擁有了我們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年輕人聽到這句渾身發冷,大概很想說:大叔,你想多了,你到底是真懂我們還是在意淫啊?再說,你們前浪拿著皮帶打老師的時候難道不可以選擇不打嗎?你們中有的人選擇了不打,有的人選擇了打。

“我看著你們,滿懷敬意,向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您老年輕時二混子吧,沒體驗過啥專業精神吧。專業精神和後浪前浪又有毛線關係啊!您那個時代也有八級鉗工的好伐?您那個時代做新郎五斗櫃很多都自己打的好嗎?在那個貧乏的年代,這種專業精神是多麼動人!您沒見過?就說現在,混日子的小油子老油子一樣多,有專業精神的人在哪個年齡都有,沒有的無論在哪個年齡都沒有。這個與其說和年齡有關,不如說和基因有關。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向你們的大氣致敬”。這段話是呼應開頭那句所指“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大氣歸於年輕人,老的都小氣,這媚幼媚得喲!

哪兒的文化都有精華有糟粕,哪代人都有星辰和狗屎。這種描述人為製造代際割裂,好像上一代人都容不下多元的聲音,後浪則包容萬象。

哪兒啊,去頭條看看就知道了,那兒後浪多得不得了,我寫了兩篇有關方方的這麼溫和的文章,他們追打我到現在了,發個晚餐牛排都會被罵呢。

我想說,無論前浪還是後浪,不要以為你混進哪個浪裡,你就是那個浪了。以年齡劃分先進還是落後,和以容貌為唯一標準評價女人是同等低檔次的東西。人,不會因為老了就不再是個混蛋,也不會因為你年輕就是個生力軍。是真浪還是假浪,還要浪來看。


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朋友圈有好幾個人說,不管怎麼說,這個廣告是成功的,大家都知道B站了。我說,知道這件事我覺得沒啥意義,脫光了跑一圈也能出名,關鍵是輸出什麼價值觀。至少在我這兒是失敗的,本來對B站有好感,春晚都搞得很特別,現在這個好感被衝沒了。

同樣在昨天,我看到另一篇短文,德裔美國人作家塞繆爾・厄爾曼的一篇很著名的短文《年輕》,裡面這樣寫: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時間,而是指一種精神狀態;它並不是指紅潤的面頰、透紅的嘴唇和靈便的腿腳,而是指堅強的意志、豐富的想象和強烈的感情,它是指生命的源頭活水的清新之感。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我在頭條微博和朋友圈寫上面的這些感想,都有人說,那是因為我是前浪,被觸痛了。

觸痛你妹啊,我浪得這麼開心,閃瞎你的眼!


前浪後浪呵呵,青年節讓B站給玩壞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