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Anne Laval

我们经常把每一个节日玩坏。

妇女节本来的涵义是争取妇女权利和妇女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现在变成了女神节,买买买送送送;重阳节是对老人的祝福,演变成到老人院抢着给老人洗脚,老人都不够用了。儿童节,本来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但你觉得现在一到这个节日把脸涂得红红各种演出的小朋友,他们知道这个节日怎么来的吗?

现在,青年节又被B站玩坏了。


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前天晚上刷屏的《后浪》,我一开始没注意到,后来一看朋友圈一片喜刷刷,本着之前对B站的好感,去看了一下,一看就觉得和这文案三观不合啊。

第一点昨天的文章里已经写了:对年轻一代的讨好感太强,好像除了年轻一代,其他都是那些老之将死,又不甘心,天天背时地训导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

无论老小,都有自由闪耀的灵魂,也都有大傻B,只有老SB天天说“一代不如一代”,也只有空洞的人才喜欢把所有人按年龄分代。但老SB不少,不意味着年轻人里没有SB,U型锁砸车砸人的也是年轻人。所以,何冰是代表老SB发言还是代表前浪?反正我这个前浪不想被代表。

科技的发展,年轻一代能享受到的东西肯定比老的多,但这和年轻人没啥关系,人类社会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往前的,不值得深情并茂地朗诵,如果一定要感慨,那也只是感叹那些杰出的人带给人类的贡献,这些人既有前浪也有后浪,比尔・盖茨算前浪,扎克伯格算后浪,马云算中浪。无论前浪还是后浪,能浪起来的人总能浪起来,浪不起来的前后都浪不起来。


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你们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年轻人听到这句浑身发冷,大概很想说:大叔,你想多了,你到底是真懂我们还是在意淫啊?再说,你们前浪拿着皮带打老师的时候难道不可以选择不打吗?你们中有的人选择了不打,有的人选择了打。

“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您老年轻时二混子吧,没体验过啥专业精神吧。专业精神和后浪前浪又有毛线关系啊!您那个时代也有八级钳工的好伐?您那个时代做新郎五斗柜很多都自己打的好吗?在那个贫乏的年代,这种专业精神是多么动人!您没见过?就说现在,混日子的小油子老油子一样多,有专业精神的人在哪个年龄都有,没有的无论在哪个年龄都没有。这个与其说和年龄有关,不如说和基因有关。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这段话是呼应开头那句所指“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大气归于年轻人,老的都小气,这媚幼媚得哟!

哪儿的文化都有精华有糟粕,哪代人都有星辰和狗屎。这种描述人为制造代际割裂,好像上一代人都容不下多元的声音,后浪则包容万象。

哪儿啊,去头条看看就知道了,那儿后浪多得不得了,我写了两篇有关方方的这么温和的文章,他们追打我到现在了,发个晚餐牛排都会被骂呢。

我想说,无论前浪还是后浪,不要以为你混进哪个浪里,你就是那个浪了。以年龄划分先进还是落后,和以容貌为唯一标准评价女人是同等低档次的东西。人,不会因为老了就不再是个混蛋,也不会因为你年轻就是个生力军。是真浪还是假浪,还要浪来看。


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朋友圈有好几个人说,不管怎么说,这个广告是成功的,大家都知道B站了。我说,知道这件事我觉得没啥意义,脱光了跑一圈也能出名,关键是输出什么价值观。至少在我这儿是失败的,本来对B站有好感,春晚都搞得很特别,现在这个好感被冲没了。

同样在昨天,我看到另一篇短文,德裔美国人作家塞缪尔・厄尔曼的一篇很著名的短文《年轻》,里面这样写: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是指红润的面颊、透红的嘴唇和灵便的腿脚,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它是指生命的源头活水的清新之感。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我在头条微博和朋友圈写上面的这些感想,都有人说,那是因为我是前浪,被触痛了。

触痛你妹啊,我浪得这么开心,闪瞎你的眼!


前浪后浪呵呵,青年节让B站给玩坏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