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論場丨“前浪”與“後浪”,只交替沒交換

豫論場丨“前浪”與“後浪”,只交替沒交換

豫論場丨“前浪”與“後浪”,只交替沒交換

□薛世君

今天是第101個五四青年節,滿屏都是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青年元素。演員何冰就在B站發表了一段名為“後浪”的演講,向年輕人致敬,駁斥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陋見,並激情洋溢地祝福——奔湧吧,後浪!

有網友說,在B站這樣一個年輕人的“主場”發表一個向年輕人致敬的演講,何冰表現得過於“獻媚”、“討好”,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年輕網友覺得何冰的演講“爹味十足”。

與此同時,網上還流傳一首小詩,名為《獻給老一代的演講》,駁斥的則是“上一代都是老古董”的成見,在歷數老一代的輝煌和貢獻之後,流露出了與青春風格不太匹配的唏噓,那句“沉默吧,前浪”,恰似對“奔湧吧,後浪”的唱和。

大家似乎都是一把手電筒,照向的,總是別人。尤其是“老一代”,往往自詡“過來人”,聲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所以我應該而且可以給你指導,可以指點甚至安排你的人生。而年輕一代經常不領情,鹽吃得多,未必就是好事,也有可能被齁著。

記得席慕蓉有一首詩,說“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那麼,如何能在倉促的時光中,讓青春充盈豐實起來?於是,如今社會上各種“青年導師”大行其道,紛紛站出來指導別人的人生,咕咚咕咚給人猛灌雞湯,諸如我的成功你也可以複製之類。到頭來,很多“指導”無非是一劑蒙汗藥,喝的時候有點感覺,終究不是還得醒過來嗎?

大名鼎鼎如胡適者,給過青年人一個著名的忠告,開了三個“藥方”:一為“總得時時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二為“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三為“你得有一點信心”,並且說,“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於過去的不努力。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將來的大收成”。

第一個藥方學究味有點重,第二個太奢侈,時間都給職業了,發展興趣的精力哪裡來?第三個則散發著撲鼻的雞湯味,樓下美容店員工早上站成一排,振臂高呼“我很棒”“努力!”“加油!”,勵志套路就跟這句話有點像。再著名的“藥方”,也不見得適合現在的年輕人。

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曾將人類的文化傳承方式分為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後喻文化三種。在以前的經驗社會,晚輩總是要從長輩那裡學習知識和經驗。但隨著時代變遷,社會越來越走向後喻時代,尤其是在電子設備流行的今天,知識開始從年輕一代向年長一代傳遞。有一次,我對手機的一個功能一籌莫展時,小外甥拿過我的手機,三兩下就搞定的情景,讓我對後喻文化有了切身體會。

青年人需要的是有益的建議,而非機械式的說教、包辦式的指導。路,終究還是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有記者問日本演員樹木希林,就是《小偷家族》裡那個顯得洞悉一切的奶奶,“你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她直言道:“請不要問我這麼難的問題。如果我是年輕人,老年人說什麼我都不會聽的。”

甚至眼瞅著前面是彎路,有時候也得要沉住氣。正如張愛玲所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

中年與青年、老一代與新一代,其實誰也不用為誰正名,誰也不用刻意向誰致敬,誰也不用居高臨下地指導誰。那英那首歌《白天不懂夜的黑》裡掰扯得最清楚: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沒交換,無法想像對方的世界,我們仍堅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

豫论场丨“前浪”与“后浪”,只交替没交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