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前浪”“後浪”,還是真正思考一下“何為青年”


什麼“前浪”“後浪”,還是真正思考一下“何為青年”


五四青年節,演員何冰在被貼上了“二次元”“Z世代”標籤的B站上,發表了一段名為“後浪”的演講,向年輕人致敬。


隨著演講刷屏,“後浪”一時間成為熱詞。有趣的是,雖然演講面向的是年輕人,但轉發者更多的是中年一代。


演講者的本意,是駁斥那種“一代不如一代”的陋見,認為這代年輕人生逢盛世,且擁有了選擇自由,他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這令人羨慕也讓人滿懷感激。


但簡單的“討好”,並不見得會打動年輕人。一位年輕朋友的看法能夠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見:“爹味十足”,何冰表現得過於向年輕人獻媚,反而和年輕人有了隔閡。


生老病死是絕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任何一個“油膩中年”也都擁有過年輕的身體和夢想,因此,當我們談論年輕的時候,就必須破除掉這種“生理迷思”,從精神層面來理解,到底什麼是“年輕”。


社會和技術的進步,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的外觀。如今你隨便喊一個40多歲的女性“大姐”,會招來敵意,這不是她們對年齡敏感,而是她們在外觀上也和年輕女孩沒有太大不同。人們對“年輕”這個詞所涵蓋的年齡界限,越來越感到模糊。40歲的藝術家,是不折不扣的青年藝術家,而很多人到了生理意義上的“老年”,仍然勇猛精進,去追求“詩和遠方”,他們給人的感覺,仍然是“年輕”的。


何冰的演講也注意到這一點,“奔湧吧,後浪”,其實我們可以把“奔湧”理解為一種“年輕精神”。不管前浪、後浪,只要還在奔湧、還在奮鬥,還在不停息地追求夢想,就都是“年輕人”。


一味禮讚“後浪”,其實也是在呈現“標準”答案,這種“標準”,恰恰是“年輕”的對立面。無論是“年輕人一無是處”,還是“你們都是對的,聽你們的”,其實骨子裡都有一種傲慢,而不是平等意義上的理解和對話。


前兩天,武漢大學一位大四學生給高曉松“寫信”,表達了很大的困惑: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工作還沒著落,還有資格談詩和遠方嗎?面對這樣的年輕人,你說他一切都是完美的,他擁有的就是最好的,那就是一種偽善了。


“你們都是對的”,並不是一個“前浪”面對“後浪”理想的態度。魯迅有一個“黑暗的閘門”的比喻,他認為老一輩應該用肩膀扛住“黑暗的閘門”,放年輕人一條生路。這個比喻,更觸動人心的是對自身的看法。老一代有侷限,但是也要努力,才能為年輕人創造更好條件。


面對年輕人,人們都會禮貌地說一句“世界是你們的”,他們隱藏了後半句,“等你們老的時候”。這個世界,大體上制定規則的是中老年人,而年輕人則要有不滿,奮力打破一些規則,這樣社會才能進步。中老年人不但在社會上佔據更重要的位置,甚至通過美容、健身,也在悄悄偷走屬於年輕人的“外觀靚麗”的專利。年輕人面臨的壓力,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了。


中年人不需要裝作向年輕人學習,也不需要教他們做人,只需要各自努力,去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這才是對“後浪”最好的態度。大家一起奔湧吧,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都思考一下“何為青年”。


□張豐(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