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育人的角度來談《後浪》

《後浪》中“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是悲觀的前浪,吃吧喝吧學吧玩吧的人是沒有理想沒有擔當的前浪,沒有批判精神的人是沒有勇氣超越古人,缺乏創新力創造力的前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生路不如意事有十之八九,湖北逆行才幾天就如詩如畫,江山多嬌。疼,忘的也太快了吧!最近,走訪幾戶人家,與幾位八十歲老人攀談一番,從田園風光到農桑稼穡。不一會兒,就會轉入家庭史階段。總結幾個中國家庭史,就是苦難史,飢餓史,恩怨史,最終進入多子多福的輝煌史。我做簡單記錄,語言不一定規範,沒有絲毫的貶義。學校教學有統一的課程體系,家庭教育沒有統一的課程安排,但是,主體內容苦難史卻驚人的一致。苦難史教育引導的好就播種下一顆堅強的種子,引導的不好會培養自卑的心,玻璃的人。據說,西方人吃飯之前要做祈禱上帝,培養感恩的心。以前,中國人識字不多的一輩,口口相傳的家庭史,做的家庭教育質量就不算太高。今天,一些家庭的《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等用來參考已經不錯了。家庭教育培養後浪還是要靠父母的認識,家庭的條件。而不是,社會上的人云亦云。有一天,後浪成為前浪時,今天的後浪對今天的後浪的後浪會有什麼樣的說辭?有苦難史嗎?有輝煌史嗎?或者是今天的節目《後浪》依然在浪。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