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怎輸學生兵?張學良一語醒老爹

1928年春天,坐鎮北京、做了中華民國陸軍大元帥的北洋奉系頭目張作霖,坐臥不安。

因為北伐軍馬上就要打進來了,他這個北洋政府眼看就成末代政權。

北洋怎輸學生兵?張學良一語醒老爹

據《張學良世紀傳奇》的作者、旅美學者王書君記述,自1926年至1928年,北洋三系與北伐軍交戰兩年,北洋悉數慘敗。事後,張作霖大為不解地問兒子張學良:“小六子(張學良小名),我們有日本提供的飛機大炮,為什麼打不過南方這些學生兵呢?”

張學良答:“人家有三民主義,我們沒有。”

不得不承認,雖然關於這個“小六子”有諸多緋聞及花花公子的坊議,但就觀察力而言,兒子確實比老爹敏銳。北伐學生軍,不僅有三民主義,還有黃埔軍魂。這兩樣東西令北伐軍登上了道義制高點,站在了“大是非”之頂。可以說,除了軍事戰鬥力之外,這也是北伐軍的制勝法寶。

什麼是三民主義?

世所共知:民族、民權、民生。這是孫中山於1906年12月2日在東京同盟會總部發表的演講——《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中正式提出的中國政治方向。其主旨是以革命確立民主政制,通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步驟循序漸進,實現民主建政,然後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作為建設國家的方略,“把中國造成一個新世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代表了當代中國先進政治思想,得到廣大中國進步力量的認可和追隨。之後成為脫胎於同盟會的國民黨的革命綱領。

由三民主義黃埔之魂,可見北伐軍討伐北洋軍,是有道伐無道。

在此我們不妨重溫一下蕩氣迴腸的黃埔軍校校歌:

莘莘學子,親愛精誠,三民主義,是我革命先聲。革命英雄,國民先鋒,再接再厲,繼續先烈成功。同學同道,樂遵教導,終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以血灑花,以校作家,臥薪嚐膽,努力建設中華。

北伐出師前,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一再強調:中國統一,“除了中國國民黨以外,也再無別個團體可以勝任”,因為只有國民黨是有“主義”的團體。他稍後就任總司令時進而說:“曩昔革命之失敗,皆由於我軍人不知革命之需要,不明戰爭之目的,不求犧牲之代價,尤不知主義為救亡唯一之生路,迷信武力為統一中國之張本,受軍閥至微薄之豢養,而甘為帝國主義者效死命”。如今“國民革命以主義為依歸,絕不同於軍閥武力統一之夢想”。

同樣是武力統一,有“主義”的一方便既正確也能夠勝任,“主義”的功用真是神奇。過去比較成功的軍事集團,多少也有些“主義”用以整合其部隊,馮玉祥以基督教統一部屬,吳佩孚是以關羽、岳飛精神號召全軍,唐生智則有“佛化”的軍隊,到北伐時還曾臨時出現孫傳芳軍系的“三愛主義”和奉魯軍系的“四民主義”。後兩種“主義”顯然是摹仿三民主義。但因為沒有真正的內涵,有其名無其實,所以在三民主義面前,土崩瓦解不堪一擊。

有真實的先進信仰,和徒有陳舊信仰的形式,這的確是北伐軍與北洋軍的不同之所在。1924年初,國民黨要員伍朝樞代表孫中山訪奉時,曾問擔任接待的奉軍參謀何柱國:“你們奉軍的官兵信仰不信仰三民主義?”何回答:不信。於是伍朝樞“用一種異乎尋常的目光盯住”追問何:“官兵不知道為什麼去死,怎麼會打仗呢”?何回答說,“我們奉軍講的是愛國,有的是義氣”,一樣能打仗。何參謀這樣講並非信口開河,對付北洋軍時,奉軍的確提出愛國主義。北伐軍與被北伐的北洋軍,各有各的“一套”是個很形象的說法,但後來北伐時北方的軍閥試圖學習南方的國民軍現象說明,國民黨那“一套”似更起作用。

蔣介石就認為:“軍閥有必敗之道,致敗的原因甚多,最大的,就是他們內部自相沖突”。這都是“因為無主義做中心,一切都以自己利害作主體。所以無論軍隊,無論什麼,都須有主義、講主義”。

事實的確如此,有了主義的黃埔軍軍,從原先人們習慣意識中的烏合之眾南軍,變成了驍勇善戰的生力軍,這對於北洋軍閥們來講,是毀滅性的。因為北洋軍閥們不像國民政府那樣,可以用三民主義去吸引那些熱血青年、擴充軍隊。他們只能從轄區徵兵或募兵,兵員往往是大字不識的農民,素養上跟接受正規訓練的信仰集團國民革命軍是沒法比的。

北伐之前,在北洋軍閥眼裡,南軍充其量小打小鬧,但從1926年的北伐開始,北洋軍全線崩潰,開始意識到時代已經拋棄了他們。

一邊是有主義,一邊是沒主義。一邊是國民革命的“得道”,一邊是北洋方面的“失道”。於是,高舉三民主義旗幟的北伐軍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而另一邊統治北京的北洋軍閥的倒行逆施卻不斷激起民憤。

張作霖在統治北京期間,隨意捕殺記者、學生,被全國各界聲討,“罪惡滔天,實全國之公敵。”很多學派認為,北洋在中國當執政,“不但是國家之羞,而且是人類之恥”;必除掉以“為國家人類雪了羞恥”。

得到民心的國民革命軍大舉北伐,在北伐軍的強大攻勢下,北洋三系全線敗退,很快就輪到最後一系奉系決戰對壘了。坐鎮北京的奉系頭目張作霖為了保存勢力,決定退回東北老家、避開北伐軍鋒芒。為此,他不顧日本人反對,於1928年6月4日晨,從北京返回東北。結果,專列行至瀋陽蘇家屯,被日本關東軍炸燬,張作霖不治身亡。

6月8日,北伐軍進佔北京。隨後,劍指奉系老巢:瀋陽北大營。7月1日,奉系統帥繼任者、身居瀋陽的張作霖之子張學良通電蔣介石,表示“決不妨礙國家統一”。12月29日,張學良通電全國,“力謀統一,貫徹和平,已於即日起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東北四省——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同時易幟。公署及機關、學校、商店懸掛青天白日旗。

東北易幟是北伐成功的最後標誌。由此北洋政府徹底被國民政府取代。

可以說,東北易幟除了軍事壓力原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張學良接受三民主義思想的結果。作為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不可避免地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但新思想也在一定程度被他接受。他曾說道:“之所以發生內戰並不是全體將士的意願,而是落伍軍閥為一時利慾所迷,將軍隊作為私產,以反抗為出路,甚至為了一點點利益,便以武力抗爭為後盾,一人煽動,朋黨附和,於是出現一地作戰,全國波及,此起彼伏的局面,如此往復效尤,國家怎能不亂,百姓怎能不苦!”

可見,張學良深知三民主義乃大勢所趨,除了服從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