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背景下對中醫藥高等教育的思考

內容來源:《中國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

作者:翟雙慶 焦楠 閆永紅 谷曉紅 北京中醫藥大學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使社會對醫務工作者、醫學、醫學教育、中醫藥空前關注。其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一是醫療衛生體系存在人員缺口,整體規模不足,公衛、中醫藥等人才匱乏;二是中醫藥優勢未充分發揮;三是醫護人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藥等知識與能力存在短板。疫情之下也暴露出醫學院校線上教學改革有待深化。建議:擴大規模,調整結構,加大公衛、中醫等人才比例,補齊醫學人才知識能力短板;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中醫藥,加強政策力度,落實“中西醫並重”;深化“醫教協同”,強化醫院育人職能,提升醫學生關鍵核心能力;堅定中醫文化自信,考慮中醫教育共性與特性,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探索高層次多學科交叉複合型中醫藥人才培養。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快速蔓延,進而發展成為影響全國人民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個月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數以萬計的醫務人員奮戰於抗疫前線,成為了這場戰役的主力軍。他們用精湛的技術、豐富的經驗與智慧、辛勤的汗水乃至寶貴的生命,詮釋了醫者的仁心大愛,體現了醫學及醫務工作者在社會體系中的重要價值。與此同時,中醫藥勇於擔當,與西醫協同攻關、優勢互補,用顯著的抗疫成效,充分闡釋了中醫藥為何能被稱為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寶貴財富。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醫務工作者、醫學、中醫藥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空前關注。而醫學教育作為醫學的根本、醫務工作者的來源,同樣面臨著疫情“大考”。我們有必要直面問題與挑戰,深入思考如何在下一步的深化教育改革中做好戰略部署,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一、問題與挑戰

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不再只是民生福祉問題,而是上升到了關乎國家全局與長遠發展、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發展問題,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因此,與“健康中國”戰略密切相關的醫學、醫學教育,尤其是中醫藥與中醫藥教育倍受關注。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對此也提出了新的問題與挑戰。

(一)醫療衛生體系存在人員缺口問題

首先是規模上的人員缺口問題。本次疫情中,大量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救助疫區,盡全力共同遏制疫情惡化。一方面凸顯了武漢乃至湖北醫護人員的短缺,與此同時,馳援人員原所在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也大大削減。加之醫學生、規培生按要求均不得返校,使得能夠為原地區提供醫療服務的人員隊伍規模進一步縮小。根據經合組織(OECD)2017年數據,我國每千人擁有執業醫師數(人)為2.0,美國2.6,日本2.4,歐洲國家則多在3以上,最高的國家是奧地利,此數字為5.2。由此可以看出,即使不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國的醫療服務供給也是相對不足的。此外,我國自進入“老齡化社會”後,老齡化進程迅猛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比從2000年的7.0%,到2018年已達11.9%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報告,預計到2050年,我國這一數字將達26%。在不可逆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健康中國戰略提出了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高質量要求,對醫學與醫學教育必將產生大量需求。

其次是人員結構存在問題。在面對突發疫情時,不僅暴露出臨床與護理的人才短缺,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以及中醫藥相關專業人才缺口更加嚴重。多年來,由於公共衛生處於用時急、不用閒的狀態,使得公共衛生相關等專業畢業生就業不甚理想,且薪酬待遇偏低。在招生中也體現出這種不合理現象,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大,報考人數多,分數也高。而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的社會吸引力弱,造成公共衛生等其他專業人才相對不足,專業設置數也相對少。在我國醫學教育體系中,公共衛生相關專業沒有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也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不夠重視。社會現實問題與政策導向不充分,使得公共衛生相關專業培養乏力,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人才在數量與質量均不理想。

此外,在我國醫療衛生人才體系有缺口的情況下,中醫藥人才的體量則更小。根據《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全國中醫藥人員總數為71.5萬人,佔全國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7.5%。這意味著,中醫藥人才並未全面鋪開,中醫醫院遠遠不夠。而西醫為主的綜合醫院中,更是隻有少量的中醫從業人員,且主要工作於中醫科,並未真正融入各個專科,實現中醫的全面參與。中醫藥教育的體量也很小。據2017年教育部數據,在醫學教育供給體系中,醫學類在校生數據124.4萬人,其中,中醫類專業學生在校生數為17萬人,僅佔醫學類教育規模13.7%。

(二)中醫藥的防治優勢並未充分發揮

中醫對瘟疫疾病的研究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經過了長期的實踐和總結。特別是在西醫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抗疫相對於西醫具有恆久的優勢,應當成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顯著的成效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醫藥的作用與力量。在此次抗疫行動中,儘管中醫藥再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疫情發展早期,中醫藥的參與率低。從媒體報道中我們也看到,湖北省作為主疫區在2月11日前中醫藥參與率僅為30.2%,其優勢沒有得到應有的正視,對於疫情治療應發揮的作用不及時、不充分、不全面。

此外,疫情早期臨床醫務人員防護意識和能力不足,暴露了醫學教育在預防方面的短板,教訓沉痛。而以中醫“治未病”之“道”作為衛生方針,結合預防醫學之“術”,使二者有效結合,則更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但是很顯然,目前中醫在臨床上的全面深入介入還遠遠不到位。中醫藥優勢仍然有待進一步挖掘,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仍有發揮與提高的空間。

(三)醫護人員崗位勝任力存在短板

疫情突發的情況下,不僅顯露了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人才的嚴重不足,同時更暴露出部分醫護人員在公共衛生、傳染病防護等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應急處理等相關能力較弱。此前有研究者對醫務人員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處理能力進行研究,發現在總分為(116.13±22.84)分的標準下,所調查醫務人員的重大疫情核心應急能力得分率為64.51%,處於中等偏下水平。疫情之前,無論社會民眾還是醫護專業人員,對於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普遍存在著意識不強,科普宣傳不到位的問題。而醫護人員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醫學院校,在現行的醫學教育體系中,無論臨床醫學、護理學還是中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流行病學》《社會醫學》等公共衛生、預防醫學類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佔比都很小,導致從人才培養環節,即出現了知識與能力體系的缺失。

在西醫院校或綜合大學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儘管中醫藥在防治疫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在課程體系設置中,中醫學類、中藥學類課程佔比極小,通常只有《中醫學》一門課程,學時最多為100學時左右,少則30學時左右。中醫藥智慧沒有得到真正的理解,學生也並未真正瞭解中醫,以至於走上臨床後,大多不能正視中醫藥的療效,中西醫結合的應用,更無從談起。

而在中醫人才的能力結構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據我們所知,儘管在得到國家重視後,中醫藥全面參與了疫情救治工作,但在參與危急重症搶救工作中仍然偏少,顯示了一部分中醫人才在急救方面的不足。同時,在中醫辨證用藥方面,也存在著不同人員對於疾病的認識不完全統一的情況。

種種現象都暴露出醫學教育領域在人才培養方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現在的醫療衛生人員在崗位勝任力上存在短板,與實現健康中國戰略中的服務人類生命健康全週期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四)院校教育應對線上教學經驗不足

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各院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網絡開展線上教學工作。推行之初,各院校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前期,經各院校報送、教育部中醫學類教指委彙總統計,中醫類在線課程門數不足500門,國家級線上課程37門,虛擬仿真實踐項目25個,且資源整合不夠,課程重複較多。在全國中醫藥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疫情期間全國中醫藥院校在線教學質量調查》中,教師與學生均反映在疫情前缺少混合式教學的經驗,對線上教學資源利用度不夠。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反饋中認為直播的效果好於錄播或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學生對於傳統課堂模式有依賴,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不足。教師在利用線上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學習的策略上,也缺乏成熟經驗。此外,相對於其他專業而言,醫學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在調查對於“各種教學活動以線上教學形式實現的可能性”的問題中,實踐類教學活動得分最低,如切診、推拿、取穴刺灸、臨床技能操作等。在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模式下,臨床實踐能力如何提升也成為尚無良策解決的一大難題。

雖然伴隨線上教學工作的持續推進、教學與管理經驗的不斷累積,線上教學的質量必然會逐步提升,但疫情前後出現的問題,也揭示了“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其實並未真正落地,醫學教育深化改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思考與建議

面對由疫情而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全面思考其中深層次的原因與癥結,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規模,調整結構,對標崗位勝任力,完善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體系

針對醫療衛生人才缺口問題,應以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導,通過頂層設計,進一步擴大醫學教育規模,併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加大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中藥學、養生康復等專業人才的支持力度,合理引導並重視不同人才在社會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目標,培養更多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同類型人才。

尤其對於公共衛生相關專業人才,一方面,要增加醫學院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專業的開設數量,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在增加專業博士學位點設置的同時,也鼓勵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等專業博士攻讀公共衛生類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高層次公共衛生人才。另一方面,以醫學生的崗位勝任力為導向,調整醫學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在醫學類專業中,增加公共衛生類課程比例,提高醫護人員的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處理能力。同時,增加中醫疫病學、“治未病”學等相關教學內容,將中醫理論融入到各類醫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優勢。

(二)從國家的層面高度重視中醫,將“中西醫並重”落實到位

儘管“中西醫並重”方針已提出多年,但實際仍存在中醫藥從業人員數量不足、中醫藥教育規模小、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專業學生學習中醫類課程少等問題。從各方面看,中醫藥並未實現真正的“並重”。究其原因,一是政策決策層力度仍不夠。以甘肅省為例,該省能夠走出一條中醫為特色的醫改之路,正是由於甘肅省衛生部門決策層的大力支持。政策決策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撐與保障。二是我國的醫療模式並未真正改變,中醫藥並未真正全面參與並深入到醫院的各個臨床科室之中,因而由醫療衛生激發產生的對中醫藥及其相關人才的需求則相對較少,也使得中醫藥的優勢並沒有完全充分的發揮出來,缺乏發展壯大的驅動力。三是宣傳力度不夠,中醫藥的科普工作仍不到位,使得科學界同仁與民眾對於中醫藥文化的瞭解均不深入。特別是科學界有些同仁對中醫抱有偏見,也成為“中西醫並重”並未真正落實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醫療衛生系統角度來看,在未來的發展中,應進一步擴大中醫在醫療體系中的佔比,加強中醫、中西醫結合學科建設,真正推動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的有機融合。同時,通過擴大中醫臨床與科研人才規模、提升中醫從業人員的薪酬待遇等途徑,吸引人才並留住人才。此外,在增加中醫醫院的同時,應在西醫為主導的綜合醫院中,使中醫師進入各臨床科室,與西醫共同融合發展,逐步發展成為以治病救人為根本宗旨的未來醫學。

從教育系統來說,一是要擴大中醫藥教育規模,切實解決人才後備不足的現實問題。二是在西醫院校、綜合院校的臨床醫學等專業中,增加中醫學、中藥學類課程比例,將中醫藥類教學內容納入其課程體系,增加中醫藥的文化認同。從人才培養階段即開展中西醫交叉融合,使西醫也懂中醫,能夠做到相互取長補短。三是加強中醫藥與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學界同仁真正瞭解中醫,理解中醫智慧,共同攜手服務於健康中國戰略。尤其在高層次人才方面,積極探索西醫學習中醫、中醫學習西醫的教育模式,培養高層次的中西醫結合複合型人才。四是中醫藥文化真正進入中小學課堂,進入民眾視野,使中醫藥文化廣泛傳播傳承。

(三)加大“醫教協同”政策力度,在實際工作中完全打通落地

一線的醫生(教師)是“精英部隊”,但人數始終有限,如果出現“持久戰”,作為“預備役”的醫學生是關鍵。在疫情期間,原本應在醫院完成大量實踐學習的醫學生,尤其是實習學生、規培生、專業碩士、專業博士,大部分並不能堅守醫療工作崗位。醫學教育的定位即職業教育,臨床實踐能力是醫學生的關鍵核心能力,而醫學生關鍵核心能力的培養並不在學校,而是在醫院。此外,醫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也應當包括如何處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此時正是學習的機會。現在的醫學生將是未來社會醫療工作的主力軍,如未來再次面對相同情況,未經歷過鍛鍊的學生,仍然不能很好的應對。

思考疫情期間醫學生不能堅守醫療崗位,主要由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當前體制下,儘管規培生、專碩、專博大多已取得了醫師資格,但其角色定位仍是學生;二是醫院並未真正重視其培養人才的職能,因此對教學投入相對較少,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防護等條件,往返學校與實習醫院的學生,易增加疫情擴大的風險。但究其根本,仍是醫教協同相關政策沒有完全到位,體制機制不順暢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與醫療衛生主管部門並未完全打通,醫與教並未真正協同起來,使得醫院對教學職能不夠重視,對規培生的定位不清,也並未將規培生、實習學生真正視為醫療隊伍的一份子。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醫學人才培養應當要回歸醫學教育的職業教育本質,明確醫學生角色定位,在此基礎上,推動“醫教協同”相關政策落實到位。理順體制機制,尤其對於在醫院實習的規培生、專業碩士、專業博士生,加強職業訓練,完善保障機制。對承擔人才培養任務的臨床醫學院、教學醫院,強化其教學職能,加大教學投入,更新理念,使規培生、實習生,真正成為醫療隊伍的一份子,真正成為戰時醫療隊伍的“後備軍”。

(四)堅定中醫文化自信,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改革

幾千年抗擊瘟疫的歷史,為中醫治療疫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醫的實踐運用與現代科技不斷碰撞融合,發明了消滅天花的人痘接種術、提煉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等,成就了人類醫學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飛躍。中醫藥院校應當以疫情防治工作為契機,堅定學生的中醫文化自信,使學生深入理解“大醫精誠”精神,重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夯實中醫藥基礎,培養形成以中醫思維為核心的中醫臨床實踐能力。

與此同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要以此次疫情期間全面開展在線教學工作為契機,深入思考,推動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解決中醫藥類線上教學資源不足、質量不高、教師混合式教學經驗缺失等現實問題,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學習。

在面對醫學教育的共性問題之外,我們還應看到中醫教育的特殊性。中醫是一門經驗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理論體系與思維方式相對抽象,在教學效果上以面對面、手把手的師承模式為佳。然而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如何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將中醫思維的內容具象化,以可視可練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易學易練,這對於中醫教育是關鍵,也是挑戰。此外,中醫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應避免運用簡單仿照西醫規培方案而形成的“規定動作”,使得中醫特色不突出,不利於中醫人才的成長。而是應在突出中醫學科特點、遵循中醫人才成長自身規律的基礎上,從政策入手,進行改革創新,著重發揮中醫在預防、治療、康復上的特色優勢,補齊急救方面不足的短板,探索創建具有中醫特色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模式,從而促進中醫學專業學生的成長成才。

(五)建設中醫特色新醫科,培養高層次中醫交叉複合型人才

在全球化背景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衛生健康等各領域都在不斷髮生變革,中醫教育也不能固步自封。要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主動擁抱新的機遇與挑戰,積極探索醫、工、理、文等學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培養新時代高層次的“中醫+”“+中醫”人才。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樹立富人文、重經典、強實踐、求創新、向國際的“五維一體”中醫高層次人才培養目標。圍繞培養目標,重視經典傳承,強化以中醫思維為核心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夯實中醫功底。同時,在開放辦學理念基礎上,立足校內外優質師資和海內外臨床專家,為學生提供多校園文化體驗的學習平臺,通過海內外知名高校的聯合培養,完善知識結構,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拓寬國際化視野。同時,運用適宜的多樣化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共同形成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的“多途徑培養”育人模式。通過該模式,探索建設具有中醫特色的新醫科,培養具有交叉複合型知識與能力體系,兼具較好的文化包容性的高層次複合型中醫人才。一方面,通過此類人才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使不同國家、不同科學領域接納正視中醫藥的寶貴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多學科合作,推進中醫藥與現代文化、科學技術體系的交叉融合,實現中醫藥在更多維度、更寬廣度上的創新發展。

三、結語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儘管暴露了一些問題,但我們也從中看到了機遇。例如醫療從業人員在抗疫過程中的優異表現,使其社會地位進一步顯著提升,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及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機遇;中醫藥進一步彰顯寶貴价值,增加了中醫藥文化自信,有利於吸引更多優質生源與優秀人才,有利於中醫藥與中醫藥教育事業更好發展;全面在線教學工作開啟了一場課堂教學的革命,推動了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抗擊疫情的行動也為中醫藥能夠在遵循自身規律的基礎上,醫教協同、凸顯特色的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創新發展的機遇。

疫情終將過去,由此產生的困難與危機也終將過去,但其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而持久的。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深入思考,系統改革,通過主動作為,轉“危”為“機”。我們每一箇中醫藥人,都應與時代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把握機遇,不負“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時代使命,為培養出更多能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的高層次中醫藥人才而不懈努力。

審核:朱蕗鋆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歡迎您投稿,收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