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忽略了張良的一項技能

大家忽略了張良的一項技能


常說,中國史書講的是帝王之術,的確,關乎小人物命運的較少。例如《資治通鑑》,本書名字出自宋神宗的微博,“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他明確告訴大夥兒,“大家注意了哈,這是寫給皇帝羔子們看的,羔子們有不對的地方,就拿這書往上懟!”也有羔子不能懟,懟朱元璋急了,會被爆菊。

客觀來講,讀歷史這檔子事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倒覺得歷史更是一本生活技巧小指南,今天我們講講歷史上勸人的小技巧。

劉邦率軍攻入大秦帝都咸陽,大吃一驚,我的天啊,原來班尼路不是名牌,摩托羅拉不是最好的手機,沛縣的洋房並不豪華,這裡到處都是別墅區,帶花園、帶泳池、還塞滿了白花花亮瞎眼的大美女,出門坐豪車,睡覺蠶絲被,金銀顯得很俗氣,喝茅臺用玉碗……他大爺的。

《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賈母問她:“這園子好不好?"

劉姥姥先嘰裡呱啦唸佛,念得小姐姐們心煩,她說,"我們鄉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來買畫兒貼.時常閒了,大家都說,怎麼得也到畫兒上去逛逛.想著那個畫兒也不過是假的,那裡有這個真地方呢.誰知我今兒進這園一瞧,竟比那畫兒還強十倍.”

就憑劉姥姥這段話,已超過了百分之六十的電視劇編劇,她的描述畫面感極強,表達特別準確。通過具象化描述,表達了對大觀園的主觀評價。在劉姥姥心中,大觀園就是天堂。下一句更是把她內心的慾望直白體現,“怎麼得有人也照著這個園子畫一張,我帶了家去,給他們見見,死了也得好處. "

話雖誇張,但強烈感情真實表達。看一眼園子的畫像,就得了好處,開了眼界,不白活一世。假如這大觀園送給劉姥姥,她會怎麼樣?

劉邦進入咸陽,所面臨的正是這種拷問。受了一輩子苦,眼前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是自己的,突然,成了暴發戶,好不容易的來的富貴享樂,誰不想死死抓住,誰又豈肯輕易扔掉。

得咧,今朝有酒今朝醉,劉邦抱著美女進入房,往龍床上一躺,便不肯再離開。

幾百年後,劉邦的N代孫劉備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周瑜騙劉備到江東,說是給他找了個小媳婦,把這個草鞋漢扔進溫柔鄉,給美女,給金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若不是諸葛亮的錦囊和趙子龍的聰慧,也就沒有了蜀漢政權。

關二爺在曹營,曹操對他上馬金下馬銀,送豪宅,賞美女,也是溫水煮青蛙,想搞定二爺。二爺不為所動,因為二爺心中有理想:義。

劉邦也有理想,可欲望實在太大,把持不住了。他的士兵更把持不住,到處搶金銀劫美女,劉邦心想,兄弟們跟著自己受累了,該享受的時候,去吧,去展現你們吧。

事情到了這一步,劇中人大都處於瘋狂狀態,但,還是有清醒之人,表現得非常可愛,這也正是我特別喜歡漢初歷史的原因,漢初英雄們個性十足,畫像清晰,愛恨明瞭,樊噲就是其中一個。

樊噲求見劉邦,被多次拒絕。

樊噲主業殺狗賣肉,副業與劉邦混黑社會,二人關係鐵中帶鋼。樊噲實在憋不住了,踢開宮門,見劉邦抱著美女躺在床上,一副慵懶無賴的球樣,大聲喊道:“你想要天下,還是要做富家翁?這些奢華之物,正是秦亡的禍根。”

這話見真性情,可風險很大。

前半句是質問,帶有嘲諷,“你現在這個樣子很沒出息,只想做個地主罷了,兄弟們跟著你賣命不是為了這些。”後一句是類比和指責,“你現在所作所為與暴秦沒有不同,早晚滅亡。”

樊噲表達剛猛,毫無拖泥帶水,壓迫性很強,不給對方留任何迴旋餘地,也不給自己留有餘地,類似對砍,你砍不死我,我就砍死你。這種方式即使放在普通人之間,也容易當場翻臉,何況按照約定此時的劉邦已是準王。

劉邦與樊噲的關係畢竟不一般,劉邦胸懷有容人之量,關鍵是還沒經歷過重大人事鬥爭,僅僅把樊噲趕了出去。假如樊噲這番話的對象是項羽,這位屠狗專業戶早就領了盒飯。

同樣為一件事,持有同樣的判斷和結論,張良換了另一種表達方式,所起到的效果卻截然不同。

眾將找到張良,讓張良勸說劉邦。張良對劉邦一上來並沒表達結論,他從全局出發,先分析眼前形勢,吸引劉邦的注意力,讓劉邦願意聽下去。他說,咱們之所以能攻入咸陽,因為秦王無道,做了不義之事,現在天下大亂,誰不義,就會招來群起攻之。

就算劉邦此時再怎麼走火入魔,對於保住小命也會重視。張良把劉邦帶入語境後,為了不激起劉邦的逆反心理,像撫摸小貓咪一樣撫摸劉邦的小心臟,“您率軍攻入咸陽,為天下人剷除禍害。”

劉邦很舒服。

張良突然話鋒一轉,“您應該布衣素食,以示節儉。大軍剛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樂中,這就是所謂助桀為虐了。其結果如何?好好掂量一下吧。”

緊跟著為劉邦找個臺階,顯示出他的英明,“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願沛公聽從樊噲等人的話。”畫外音,這都是忠言,能聽取忠言的也都是明君。

這與長孫皇后勸說李世民如出一轍,魏徵經常直諫,有時候很像樊噲,氣得李世民回到宮中揚言,必殺“田舍翁”,長孫皇后並沒有直接替魏徵求情,而是誇唐太宗有這麼一位敢於直諫的忠臣是他的福氣,大臣敢於直諫,說明皇帝英明,如果皇帝昏庸,就沒有大臣敢直諫了,李世民聽完,很舒服,大唐才很舒服。

你會問,這不是圓滑嗎?

圓滑和智慧可不一樣,退一步講,就算是圓滑,如果能讓事情向著好的方向走,又有何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