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的“代”之惑

戰鬥機的“代”之惑

  當年,一則關於我軍的下一代戰鬥機的談話引起了社會反響,媒體聞風而動,受眾議論紛紛,最終由空軍當局出面解釋才淡化了此事。之後幾年,殲-20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了。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35戰鬥機,當年被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事實上,這是兩年多來社會上第二次關注戰鬥機的劃代了。2007年,曾任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館長的沃爾特·博伊恩撰寫了一篇題為《代溝》的文章,拋出了其關於戰鬥機劃代的新觀點,將美國一直堅持的“四代說”升格為“五代說”。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俄羅斯蘇-57戰鬥機,俄羅斯將其稱為第五代戰鬥機。

  此話既出,一片譁然,我國的航空媒體及業界人士也跟著熱鬧了一陣子。戰鬥機的“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劃代是個學術問題還是個大眾話題?劃代的意義有多大?它果真值得大家殫精竭慮地去研究嗎?我們的“下一代”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細想想,“劃代”背後的問題還是挺多的。代: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  很顯然,戰鬥機的“代”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話題。那麼,“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世界上關於戰鬥機劃代的有關說法。  戰鬥機的“代”之說,是在上世紀70年代,隨著F-14、F-15等一批所謂高機動性戰鬥機裝備部隊開始成為了一個話題;到了80年代,美國提出“先進戰鬥機計劃”(ATF),劃代之說漸成氣候。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14戰鬥機,第三代戰鬥機中的經典型號。

  迄今為止,世界上關於戰鬥機的劃代主要有三種說法,即歐美長期堅持的“四代說”、蘇聯/俄羅斯的“五代說”,以及美國人的“新五代說”。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俄羅斯蘇-30MK戰鬥機,俄羅斯將其稱為第四代戰鬥機。

  這些說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劃代的對象僅限於噴氣式戰鬥機,不包括一戰、二戰時期的活塞式戰鬥機。

戰鬥機的“代”之惑

▲ 英國“噴火”戰鬥機,有觀點認為是二戰中最好的單發戰鬥機。

  美國和歐洲長期流行“四代說”。他們認為上世紀5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的實用型噴氣戰鬥機為第一代,其特點是:高亞音速或跨音速,大多采用後掠機翼,機載設備比較簡單,有些裝夜航雷達,主戰武器以航炮為主,有些配裝第一代空空導彈。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86戰鬥機。

  代表機型有:F-80、F-84、薩伯-29等(早期),F-86、米格-15、米格-15“比斯”、“獵人”、“蚊”式等(中期,也最具典型性),F-86D、米格-17、“標槍”、“禿鷹”、薩伯-32等(晚期)。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瑞典薩伯-32戰鬥機。

  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裝備部隊的為第二代,顯著特點是追求高空、高速,最大M數超過1或超過2,普遍採用帶加力燃燒室的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採用後掠翼、三角翼、梯形翼或變後掠翼,機載設備可以滿足全天候飛行的需要,主戰武器由第一代空空導彈過渡到第二代空空導彈。

戰鬥機的“代”之惑

▲ 殲-6戰鬥機,中國空軍裝備的第二代戰鬥機。

  代表機型有:F-100、米格-19、“超神秘”、“軍旗”、F-104、米格-21、“幻影”Ⅲ、F-4、F-111、米格-23、米格-25、薩伯-37等。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104戰鬥機,曾裝備多國的第二代戰鬥機。

  第三代是指20世紀70年代初到21世紀初裝備部隊的戰鬥機,它們強調高機動性,配裝推重比8一級的渦輪風扇發動機,採用加邊條的三角翼或梯形翼,或者近距耦合鴨式佈局,具有多目標跟蹤、下視下射能力的火控雷達和先進的導航系統,裝備第三代空空導彈,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中國殲-10戰鬥機,中國空軍第三代戰鬥機的主力。

  典型的有F-14、F-15、F-16、F/A-18、米格-29、蘇-27、“幻影”2000、“陣風”、“颱風”、JAS-39、殲-10等。

戰鬥機的“代”之惑

▲ 德國空軍的“颱風”戰鬥機正在發射“金牛座”KEPD 350空地導彈。

  第四代是指21世紀初裝備部隊的新型戰鬥機,具備高信息化、高敏捷性、低可探測性、超音速巡航等特徵,有人也將這些特徵歸納為4S,典型的是F-22和F-35。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22戰鬥機,最早問世的第四代戰鬥機。

  蘇聯/俄羅斯在軍機發展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因此他們的劃代方法自成體系,他們堅持自己的“五代說”。

  蘇聯/俄羅斯的五代說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將米格-15、米格-17列為第一代,將米格-19等M數1.3~1.5的列為第二代,將M數超過2的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蘇-17等列為第三代,將米格-29和蘇-27列為第四代,將超機動性隱身戰鬥機列為第五代(第五代戰機在俄羅斯還沒有列裝)。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俄羅斯蘇-35BM多用途戰鬥機戰鬥機,蘇-27系列戰鬥機的重要改型。

  還有一種說法,是將米格-23和F-111等變後掠翼飛機單列出來,作為第三代,將米格-21歸到第二代,其餘的劃代與前一種劃代基本相同。

戰鬥機的“代”之惑

▲ 印度空軍裝備的俄製蘇-30MKI戰鬥機。

戰鬥機的“代”之惑

▲ 澳大利亞空軍裝備的美製F-111戰鬥轟炸機,已於2010年全部退役。

  美國的“新五代說”最早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2006年描述其F-35的時候提出來的,後經沃爾特·博伊恩的系統闡述,遂成為一種新說法。

  “新五代說”和“四代說”區別並不大,多出的一代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他們把“四代說”向前延伸,將上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出現的試驗型噴氣式戰鬥機單獨劃分為一代,包括德國亨克爾公司的He178、He280,梅塞施米特公司的Me262,英國的“流星”。這一代飛機以試驗、研究為主要目的,其中少量投入作戰,而且戰績乏善可陳,Me262和“流星”從未在空戰中交過手。

戰鬥機的“代”之惑

▲ 德國Me262戰鬥機,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種劃代方法外,還有“一代半”、“二代半”、“三代半”等說法,比如,有人就將米格-19作為“一代半”,將米格-23、F-111、中國的殲-8Ⅱ作為“二代半”,將“陣風”、“颱風”、JAS-39、殲-10等作為“三代半”。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中國的殲-8ⅡD戰鬥機,現在仍在中國空軍中裝備。

  那麼,戰鬥機的“代”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戰鬥機的劃代是對具有相近技術水平、相似機載武器、採用基本雷同的戰術戰法的一個族系或幾個族系飛機的歸類。

戰鬥機的“代”之惑

▲ 蘇聯米格-23戰鬥機,曾創下過“無人駕駛”橫穿歐洲的記錄。

  戰鬥機的劃代,意義究竟有多大?

  戰鬥機的劃代能精確表徵戰鬥機作戰能力嗎?在有些場合可以,但在許多場合是不行的。比如,越戰時期,美軍裝備F-4、F-104等二代機,越南空軍十分弱小,以米格-17(殲-5)為主力,米格-19(殲-6)和米格-21數量很少,但在空戰中,米格-17並不佔下風,雙方各有勝負,米格-17擊落F-4達幾十架之多,代差並沒有表現出來。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海軍的F-4戰鬥機,在越南戰爭中曾因未加裝航炮在近戰中多次吃虧。

  再比如,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多國部隊用得是三代機,而伊拉克、南斯拉夫空軍也裝備了大量三代機,彼此性能差別不大,但伊、南空軍無一斬獲,徹底崩潰。

戰鬥機的“代”之惑

▲ 西班牙空軍裝備的法制“幻影”F.1戰鬥機,曾參加過兩伊戰爭。

  追溯到一戰時期,德國“福克”E飛機和英國、法國的戰鬥機性能差別不大,根本構不成“代差”,德國的航空工業水平也絕不在英、法之上,但“福克”E憑藉著荷蘭設計師福克在24小時內設計出的一個小裝置——機槍射擊協調器,所向披靡,製造出航空史上著名的“福克災難”,甚至有德國飛行員取得了40∶0、70∶0的驚人戰績。可見,“代”並不能準確表徵戰鬥機戰鬥力的強弱。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福克”Dr.l型飛機,在一戰中創造傳奇的機型。

  戰鬥機的劃代能準確概括戰鬥機的技術水平嗎?在宏觀上有一定的概括性,但在一些技術細節上漏洞也不少。  比如,米格-21和米格-23在西方人眼裡同屬於二代機,但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之大:一個頭部進氣,一個兩側進氣;一個是不變的機翼,一個是可變後掠翼;一個只裝雷達測距器,一個配裝了大功率、大孔徑機載雷達,兩者差別之大絕對超過了米格-17與米格-21之間的差別。

戰鬥機的“代”之惑

▲ 蘇聯米格-17戰鬥機,在越南戰爭中創造了眾多戰績。

  再比如,同是F-16,早期的F-16A同F-16Block60相比,技術差別何其之大,航電的體制換了,發動機換了,機載武器也升級了,技術水平已經發生了質變。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以色列裝備的美製F-16I戰鬥機,與早期F-16相比,包括外形等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戰鬥機的劃代是航空文化的指標嗎?似乎也不能這樣來看。航空文化是航空活動在人們心理上、認知上的反映,儘管戰鬥機的發展在航空領域最為活躍,但在人們心理上留下印記並以文化現象表現出來的往往是那些階躍性、本質性的變化。

戰鬥機的“代”之惑

▲ 在2000年珠海航展展出的蘇-30Mk戰鬥機,每兩年舉行的珠海航展已成全球五大航展之一,人氣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由活塞式飛機到噴氣式飛機的跨越、由不隱身到F-117、B-2、F-22那樣具有奇怪外形的隱身飛機的跨越。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117戰鬥機,第一種亮相全球的隱身戰鬥機。

  計算人類的“代”為30年,而在短短60年的時間裡居然出了四代、五代戰鬥機,有些不同代的飛機難稱為父子,更難稱為祖孫。

  有人將戰鬥機的“代”看得很重,但是請注意,有哪個國家將戰鬥機的劃代標準寫進了“國標”或者“軍標”?哪個軍隊將“代差”編進了作戰條令?入不了“國標”、“軍標”的東西,就不能當作一個嚴肅的技術問題;寫不進作戰條令的,不能說是一個嚴肅的軍事問題。戰鬥機的劃代更多的是一個大眾話題,這也正是普通大眾樂意談及的原由之所在。

  必須承認,戰鬥機的劃代有一定積極意義。筆者認為其積極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對於傳播航空知識、普及航空科技具有獨特的作用,這種類似於技術PK的方式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為普通受眾所樂見;

  其二,對於航空史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歷史是對昨天“現實”的濃縮,在史書上,拿破崙可能佔一頁紙,幾萬名士兵可能用一句話就帶過了,如果不把成百上千種飛機加以提煉、濃縮,歷史恐怕是不好寫的;

  其三,對於新型航空裝備的研製,尤其是不得不採取跟蹤、仿製策略的國家來說,具有借鑑、參考作用;

  其四,對於分析、抽象航空裝備的技術、戰術特徵,可以提供有益的幫助。

戰爭的節律與武器的“代”

  現如今,不僅戰鬥機的劃代很流行,有人將轟炸機、攻擊機、教練機也分成了很多代,當然,坦克、驅逐艦、戰略導彈、空空導彈、潛艇等,都有人在做分代的工作。

  從這個意義上說,“代”似乎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武器為什麼會有“代”呢?

  筆者認為,武器的“代”確實存在,但不是靠專家們劃出來的,而是戰爭的節律在武器裝備上的一種反映。

  戰爭的節律是指戰爭的週期性和階段性,是個很奇妙的玩意兒,難以理解,更難以預測。

  戰爭的週期性是指構成戰鬥力的兩個基本要素——火力與機動發生交替變化的特性,在某一個歷史階段,火力佔上風,火力制勝,這種時候特別利於防禦;在接下來的階段,機動性又佔了上風,機動制勝,這種時候特別利於進攻。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中國武直-19直升機低空飛行。雖然武裝直升機相對於坦克很脆弱,但是其機動性是坦克比不了的。

  美國的斯格爾思將軍認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戰爭經歷了四個週期:

  1865~1917年,火力佔優勢,利於防禦;

  1917~1961年,機動佔優,利於進攻;1961~1991年,火力又重新佔優勢,又開始利於防禦;

  從1991年到2010年,機動佔優,重新恢復進攻。2010年之後,火力將再次佔優,戰爭將回歸防禦。

  如果按照這種週期理論來分析戰鬥機的“代”也是很有趣的。所謂“四代說”中的第一代其戰場表現恰是在50年代,是追求機動性、利於進攻的年代,可以用朝鮮戰爭來概括之;

  第二代則在火力制勝的時期,利於防禦,那時的戰鬥機追求高空、高速,正體現了戰鬥機的“截擊化”的趨勢。截擊是防禦作戰的一種,截擊機是防禦性武器而不是進攻性武器。

  三代機施展拳腳是在海灣戰爭,其高機動性恰恰順應了戰爭節律的發展,特別適合於進攻作戰。

  四代機的戰場表演還未開始,它將面臨著一個利於防禦的局面,美國F-22強調“踹開那扇門”的能力,是不是已經意識到未來進攻作戰之艱難呢?

  截止到目前,主流空軍強國對於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都更加強調態勢感知能力。機動性和火力反倒是排在了更靠後的位置。這或許是未來戰爭的趨勢之一。

  可能有讀者會有疑問,你說的戰爭節律週期與幾代飛機的列裝時間並不合拍,飛機要早幾年呀!是的,戰爭的節律是通過實際戰爭才能表現出來的,是由包含技術因素在內的諸多因素共同決定的,戰場表現滯後並不能否定它們具有相似的戰場特徵,而不同國家、不同技術體系中的戰鬥機之所以具有相同的特徵,不正印證了不同國家對戰爭規律具有相同的敏感嗎?

  再從戰爭態勢的階段性來分析。冷戰之後的戰爭態勢一直籠罩在核戰爭的陰影之下,核武器被稱為絕對武器,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存亡,戰鬥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們對核力量思考的影響。

  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之前,遠程投送核武器的工具只有遠程轟炸機,戰鬥機的最高使命就是擊落那些掛裝核武器的轟炸機,所以各國千方百計發展噴氣式戰鬥機,以替代活塞式飛機,這就有了第一代戰鬥機;

戰鬥機的“代”之惑

▲ 蘇聯米格-15戰鬥機,在朝鮮戰爭中曾多次擊落美軍B-29轟炸機。

  50年代末和整個60年代,“火箭核戰略”在世界盛行,“導彈萬能論”也頗有市場,戰鬥機的發展受到冷落,有點找不到北,所以二代機的設計思想是迷茫的,儘管有許多技術創新,但只是一代機基礎上的慣性發展;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國F-101戰鬥機,相對於上一代戰鬥機更強調高空高速性能。

  到了70年代,人們意識到,核武器雖然很厲害但基本不可用、不敢用,有限的常規戰爭依然是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於是就要發展打常規戰爭的飛機,這就是第三代戰鬥機;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米格-29戰鬥機同F-16戰鬥機聯合演習。在冷戰結束之後演習中,米格-29曾憑藉機動性的優勢常年欺負F-16。

  90年代後,在第三次浪潮的衝擊下,社會形態開始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型,戰爭形態也由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型,發展信息化的戰鬥機成為了一種必然,這就有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理念。

戰鬥機的“代”之惑

▲ 在地面做試驗的F-35B戰鬥機。

  總之,戰鬥機作為一種戰爭工具,其發展不僅受技術進步的推動,更多地受到戰爭諸要素的制約,僅從技術的角度劃分戰鬥機的“代”是不全面的。由於戰爭本身具有概然性的特點,武器的劃代也不可能精確,以“灰色理論”的觀點和方法似乎更加適宜一些,有的人將劃代劃到了比較座艙蓋的形狀的地步,這種做法是不足取的。

關注我們的“下一代”

  四代機問題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持續發酵,是因為廣大民眾期盼著我們早日擁有自己的空中利器,以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們的空防更加安全,這是愛國主義情緒的體現,十分寶貴,無可指責,如果大家對我們的“下一代”漠不關心,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筆者所做的上述種種議論,就是要提醒大家:在劃代問題上不要搞煩瑣哲學,應該回歸到武器的本質來思考這個問題。動輒將劃代絕對化、標準化的做法,既無可能也無必要,甚至會將人們引入形而上學的誤區,囿限了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發揮。

  需知道,武器裝備的研製是最需要創新的一個領域。

  發展什麼樣的四代機,要從戰爭的基本規律入手,要清楚你的作戰對手是誰、你的作戰環境怎樣、你的技術水平如何。我們應該儘早屏棄跟蹤、仿製的老思路,不隨“代”起舞,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中國氣派的四代機。

  那麼,我們應該發展什麼樣的四代機呢?

  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未來的作戰對手。

  我們的“下一代”是為明天的戰爭而設計的,我們未來的作戰對手可能是誰呢?我軍奉行“積極防禦”的戰略,不像美軍,要“全球到達、全球作戰”,因此,難以將歐洲的“颱風”、“陣風”、JAS-39選做對手。

  我們的戰場在亞洲,潛在的對手主要是周邊國家。F-35是美國和北約下一代的主力戰機,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我國臺灣等對其興趣濃厚,我們應該將其視為對手。印度歷來是蘇俄武器的大用戶,近年不斷風傳印度要同俄羅斯協作研製五代機,俄式五代機和日臻成熟的蘇-35也應該列為對手。當然,F-22也是不得不考慮的。

戰鬥機的“代”之惑

▲ 韓國空軍的F-35A戰鬥機。

  其次,要充分認識四代機面臨的時代背景。

  四代機是滿足信息化戰爭需要的作戰平臺,凸顯信息化作戰能力、著眼於體系戰鬥力的提高是其重要的時代特徵。

  核武器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武器,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四代機還屬在局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兵器,如果一架戰鬥機動輒十幾億,可能就失去了意義。

戰鬥機的“代”之惑

▲ 核武器雖然威力巨大且威懾力強,但不屬於輕易使用的戰略武器。

  四代機是在三代機基礎上的繼承與創新,兩者之間的差別是由量變到質變逐步積累的結果,殲-10、殲-11的身上應該有我們“下一代”的基因。無人作戰飛機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對四代機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目標產生影響。

戰鬥機的“代”之惑

▲ 中國空軍殲-11戰鬥機,裝備數量越來越多。

  第三,基於作戰能力的提高來強化其主要特徵。

  一要強化節點打擊能力。所謂系統是由若干節點通過信息鏈連接而成的整體,若使敵方的系統癱瘓,最重要是要攻擊它的關鍵節點。而敵方的重要節點目標往往具有200~300千米的防禦縱深,非遠距離攻擊彈藥不能對其造成直接威脅。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軍士兵為F-16CJ戰鬥機掛載AGM-154 JSOW A“防區外攻擊武器”,可以在較遠距離上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

  二要強化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能力。更快、更高、更遠,在總體上符合航空兵器的發展規律,高速度、快節奏也是現代空戰的發展趨勢。如果連制空戰鬥機都不去追求速度,還有什麼兵器能體現戰爭的速度呢?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能力,表明的是四代機所應該具有的能量狀態,以及它的空戰能量儲備水平。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美軍F-22戰鬥機,全球第一種具備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機動能力的戰鬥機。

  三要發展機載智能作戰系統。“打得準、火力強”是戰鬥機的共同指標,“更加聰明”則是信息時代對作戰飛機提出的新要求,發展機載智能系統,是提高戰機作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信息化作戰的必然要求,是四代機應該優先考慮的指標之一。

  四要充分利用機外信息資源。信息化戰爭中的作戰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再先進、再完善的機載電子系統都難以勝任各種作戰任務。另一方面,現代電子系統越來越昂貴、越來越複雜,裝用過多的電子系統不僅大大增加飛機的成本,同時給勤務保障帶來很大難度。因此,“基於機外信息資源”的新理念應該得到發揚。

  第四,要處理好隱身特性和機動性等重要問題。討論四代機不能迴避隱身問題,許多人將隱身與否當作判斷四代機的首要標準。

  隱身的方法有多種,包括無源隱身、有源隱身等。由於追求絕對隱身、無限度地降低RCS代價太大,且雷達探測距離只與RCS的四次方根成正比,兩者之間不是線性關係,我們不應該追求絕對隱身,而應該採取適度隱身的做法。

戰鬥機的“代”之惑

  為增強隱身能力,F-15SE戰鬥機(上圖)還設計了新的有外斜角的雙垂尾(向外15°傾斜),類似於F/A-18的設計。這種有外斜角的雙垂尾相較於以前雙垂尾三代機普遍使用的、垂直於機身的垂尾設計,也會降低飛機的RCS。

  機動性的作戰價值主要體現在近距空戰當中。上世紀90年代之前,導彈的離軸發射角度不大,“指向即發射”,飛機的敏捷性在近距格鬥中至關重要。

戰鬥機的“代”之惑

▲ 為“陣風”研製的頭盔瞄準具。頭盔瞄準具的出現,使得空戰進入新時代。

  但在90年代後,火控雷達、光電探測系統、頭盔瞄準具實現交聯,格鬥導彈的離軸角達到了90°,近距空戰發展到“看哪打哪”的地步,機動性在近距空戰中的價值大為降低。

  當然,機動性實際上綜合反映了飛機的氣動設計水平和飛行控制能力,它間接反映出飛機的起飛著陸性能、低空飛行性能和動作轉換的能力。這些能力很重要,但不特別重要。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戰鬥機的“代”實際上反映了戰爭特有的節律,衡量戰鬥機的“代”,要以戰鬥力為標準。發展我們的“下一代”,特別需要創新性的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