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4、只认钱,不认人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标识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4、只认钱,不认人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说到了价格体系的三大作用,分别是传递稀缺信息,指导人们生产和寻找替代方案,以及做出奖励和惩罚。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价格体系让做得对的人变得有钱。他们总是在问:“穷人怎么办?”他们总是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是有钱人如果不能享有更多的资源,那人们为什么要争当有钱人呢?正是因为价格体系的惩罚和奖励,可以让那些做的对的人得到奖赏,进而带来了社会整体财富的增长。所以我们说分饼的规则决定了饼最终可以做多大。

尽管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从效率的角度考虑,这就是最合理安排。

今天我们接着上期节目的讨论,继续聊聊价格体系的相关问题。


凡是竞争,必有成本


我们已经知道,稀缺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面对的最基本的事实,整个经济学大厦都是建立在这个客观事实之上。既然稀缺,东西不够,那我们是怎么来分配资源呢?只有一片面包,大家都想要,谁应该得到?

人类社会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

最常用的一个办法是暴力,谁胳膊粗,拳头大就给谁。

还可以比拼智力,谁智力高面包就给谁,这比暴力文明了许多。

再有可以论资排辈,按年龄大小来,长时间以来我们中国都是血缘社会,“爱有差等、礼有尊卑”,长幼有序是一种公认的界定产权的规则。

我们还可以按社会地位来分配,比方说在计划经济时代,火车卧铺那就是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坐的。

另外,还可以随机分配,比如说摇号完全随机,或者排队,先到先得。

还有一种很多人都接受的,按需分配,当年福利分房,很多单位就看谁更需要,那些夫妻分居2两年的就不如分居10年的需要。

当然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按出价高低,价高者得的方式来分配。

这些林林种种的分配方式,那种更好呢?身强力壮的人当然觉得暴力挺好;学霸当然觉得考试最公平;根正苗红的人会说按出身最好;而有钱人也觉得按出价高低最公平。

只要有稀缺,需要竞争分配,就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这是铁定的事实,没法回避。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无论使用哪一种竞争规则,人们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会消耗掉人们的时间与精力。凡是竞争,必有成本。

如果暴力是竞争标准,那练武本身就是成本,如果教育水平是竞争标准,考试学习就是成本,如果根据社会地位的高低,那就增加了攀龙附凤的成本,如果先到先得,那就浪费了时间的成本,如果按需分配,那就让人们装穷比惨,就算是随机分配,也会让参与摇号的人越来越多,资源很大概率落到那些根本就不需要的人手上。

再强调一次,凡是竞争,必有成本,可是用以上的方法竞争所带来的成本,其他人是很难从中得益的。

练武,别人不能从我们多出来的肌肉上得到好处,排队,别人不能从我们浪费的时间中得到好处,攀附权贵,造成的也是无畏的资源耗散。在所有的竞争方式里,只有按出价高低来竞争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因为为了赚钱,每个人就需要提供别人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务,每个人也都从竞争过程当中获利。

从公平的角度来说,出价高度并不比其他的分配方式更公平,但是从效率和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从竞争带来的无畏损耗的角度来看,它是最好的竞争手段。

看看我们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今天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以只认钱不认人的方式,以出价高低的方式来分配的,社会竞争规则的转变,才造就了整个社会财富的巨大变化。


短缺与过剩


接下来,我们聊聊价格管制的问题。我们经常都听说某个商品短缺,或者过剩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稀缺是我们面临的客观事实,好东西永远不够,但是短缺的出现是因为价格受到了抑制,人们只花钱买不到了,需要用其他的方式展开竞争。

比方说出租车短缺了,花钱打不到,还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比方说春节期间的火车票,花钱买不到,要找黄牛党才行。计划经济时代,有钱买不到东西,还要用粮票、布票才行。当时短缺经济,什么都不够,人们都需要采用价格以外的竞争方式。比方说苏联,人们非常习惯排队,只要看见队伍人们就上去排,时间不值钱,排队买到的商品才值钱。

为什么排队分配产品的国家会这么穷?刚才说的,排队花费的时间和经历白白的浪费掉了,不能为其他人带来任何的好处,不能增加整个社会的总财富。

前几年,北京打不到车,但当时北京有6万辆出租车,打不到车的原因其实是限制价格,导致顾客需要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

而与此同时,北京的总统套房数量不超过60套,可从没听说过总统套房短缺的,人们难道不知道总统套房好吗?当然不是,而是他是自由定价,根据价格进行分配,供需平衡,没就不会出现短缺。

所以我们从来没听说过LV的包短缺,香奈儿的香水短缺,保时捷的汽车短缺。

短缺不是供给不足,而是价格被抑制,同样的商品过剩,不是因为供给太多,而是因为价格被人为的抬高,以至于卖家要搭配其他的竞争手段和服务才能把商品给卖出去。

比方说政府为了扶持农业,拔高了农产品的价格,这直接导致了农产品过剩。价格太高,不能顺利卖出去,农民只能展开竞争,拿到政府收购政策的农民才能赚到钱。

稀缺是永恒的,而短缺和过剩则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价格过低,人们只有展开价格以外的竞争,争夺商品,这时就短缺;价格过高,卖家就要采用价格以外的方式才能把商品卖出去,这时就过剩。


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4、只认钱,不认人


凡是政策,必有对策


价格管制必然会带来资源价值的耗散。比方说一间公寓的租金市场价是100元,政府价格管制,只能租60元,房子最终只会落到那些使用价值只有60元的人手上,原本应该实现的40元的价值白白的耗散掉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凡是政策,必有对策。

我们可以想象价格管制下的房东会怎么做?首先他会纵容一下自己的偏好,比方说挑租客,反正因为价格低,要租我房子的人都从这里排到法国了。那我就得好好挑挑,有小孩的,不租,养狗的不租,男的,不租。

房东还可能使用捆绑销售的方法绕开政策,60块钱的房子租给你了,但是我要搭配一把40块钱的门钥匙。

有的老板是把自己的房子租给他的员工,房子租金不能违反管制政策,那另外的40块钱就从员工工资里扣除吧,既然能享受低租金的宿舍,那工资少一点好像也是说得过去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价格管制越严重,资源价值的耗散也就越大,人们设法绕过政府管制的积极性也越大,政府的政策也就越难执行。人们采用的对策越迂回,其中白白浪费掉的竞争成本也就越大。


春运车票价格太低


经济学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难就难在需要一刻不忘的去使用它,难在把自己的利益和情绪从中抽离出来,客观的评价周围的事物。

比方说春运期间火车票应不应该涨价,就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是否养成了稳定经济学思维品质的问题,

如果我们指着需求曲线说,价格可以有效的缓解高峰期的问题,一定不会有人反对,但是当我们面对春运火车票的时候,人们的感性一下就占据主导地位了,找出了很多理由认为火车票不该涨价。

他们说回家过年不是商品,所以价格规律不起所用,这确实是一种鸵鸟心态。谈学费的时候,说教育不是商品,结果出现了学区房这样的怪现象。谈药费的时候,说健康不是商品,结果是看病难,排长队。而社区医院又冷冷清清。现在谈旅费,又说回家过年不是商品。这只会让我们自己脱离现实,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还有人说回家过年是刚需,提价也不会降低人们返乡的欲望。上期节目中我们就说,需求曲线永远向下倾斜,价格上涨一定弱化需求。现在每年都能回家过年,最大的原因不是我们历来如此,而是因为交通成本下降了。倒退几十年中国人背井离乡也很少能回得去。包括现在的海外留学生,因为高昂的飞机旅费,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回家过年的。

有人责怪说是黄牛党抄高了火车票的价格,如果黄牛党真的可以把自己想赚的钱的全部都加到票价上,那他为什么不再加高一些呢?我们懂得了价格理论之后就明白,之所以会出现黄牛党,是因为票价不够高,人们不得不通过价格以外的方式竞争,比如说排队。但是排队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社会资源的无谓耗散,有人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就从黄牛党那里直接用钱买回排队的时间。所以黄牛党反而是为减少资源耗散做了贡献。最终依然没有避开用钱来买火车票,只是使用钱的方式更加迂回了而已。

还有人认为火车票不能涨价是因为照顾穷人,但是稀缺是客观存在的,还记得我们之前所说的,一件商品在价格足够低的时候它就是必需品,当他价格足够高的时候它就是奢侈品,春运时的火车票就是奢侈品。如果一个农民工付不起涨价后的火车票,那完全应该避开与别人竞争。选择早几天返乡,再推迟返工,错开高峰期。

无论是排队,让人们找黄牛,还是打电话,网络订购,衍生出了电话追拨器和网络刷票软件,都一直在告诉我们,经济规律始终在显灵,只要价格竞争方式受到抑制,我们一样还是要采用其他的方式竞争,而这些非价格方式带来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所以薛兆丰主张涨价,涨价幅度是春运恢复到正常的秩序为止,鼓励时间成本低的人早走晚归。人们不再通过排队之类的方式争夺车票,而是都凭借劳动所得,购买充分提价后的火车票。

春运火车票限价,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尾巴,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其他比回家过年更加基本的必须品,包括水、电、粮食和药物全部都实施和火车票一样的价格管制,那我们的生活是进步还是倒退?今天随着高铁和动车的普及,他们的票价从一开始就订的足够高,春运的问题可能也会逐渐消失。


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4、只认钱,不认人


价格管制的历史启示


关于价格管制,二战后的德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能给我们不少的启示。

话说二战结束后,盟军接管德国实施价格管制,因为当时物资非常的稀缺,大家都认为,如果放开,价格就会飞涨,人们肯定受不了。当时的情况是:物资匮乏,恶性通胀和价格管制。德国马克贬值严重,人们重回物物交换,拿自己仅剩的一点财物走几十里地去换一点点粮食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时德国财政部长艾哈德上台,他是哈耶克理论的信徒,相信价格的作用,于是着手改革,一边紧抓货币,他用新的德国马克取代之前的货币,并且不再乱发,让货币重新坚挺。

另一边放开价格,他跑到电台里宣布,全国范围内彻底解除物价管制。一夜之间,十多年都没有出现的商品重新回到了橱窗里,人们停止囤积,开始交易,同时也开始了生产和供货,德国的经济就这样滚动了起来。

很多人觉得德国的战后复苏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可实际上这是市场经济的力量。

我们中国过去实施计划经济,人们争夺商品主要凭票。1988年我们进行了一次物价改革,要取消所有的票据,称为价格闯关。我们在之前解读《激荡三十年》的系列节目中介绍过。

1988年4月,物价闯关开始向全国推行,各地的物价如脱缰野马,很快就呈现出了全面失控的趋势。到了这年冬天,全国物价都乱掉了,年底“物价闯关”被迫停止。这是改革史上罕见的由中央发动在半年之内就宣告失败的一次改革。

虽然当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0年,可是积累还远远不够,企业还是传统的国有企业,价格放开之后,稀缺的信号确实释放出来了,可是企业所有制的原因让国企对市场信号没有产生应有的反映。

价格管制是不对的,这一点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解除价格管制,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就要复杂的多得多。


经济学思维看房价


接下来,我们在运用之前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想想看房价上涨好不好?

有人认为,房价应该要被抑制,而且政府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出台了不少的限购政策。

也有人认为,房价不能跌,因为很多人都把自己全部的身家拿出来贷款买房,如果房价跌了影响巨大。

对房价的问题我们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分别都是什么,然后进一步让那些改善我们生活的因素发挥作用,同时克服负面的因素,让房价可以反应人们对房屋的真实需求。

房价一直上涨的最重要原因其实是城市化,是人口的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抬高了房价。相比于其他地方,大城市有更好的医疗和教育条件,人们在这里所付的房价不仅仅购买了一套房子,还为这里的一切便利付了费,所以它当然就是昂贵的。

大城市也确实有很多的城市病,拥堵,空气质量差。但是人们依然愿意留在这里,是因为这里能提供能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青年去大城市打拼的人,多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童年时的伙伴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而他们自己因为在不同的平台上发展,拥有完全不同的机遇,彼此的人生轨迹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大城市里,一个钢琴老师的收入不一定比一个修车师傅的工资高。谁赚多的赚的少,并不是职业的贵贱之分,而是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是非要有天大的本事才能在大城市生存,而是我自己的本事能不能够与别人相匹配,能不能够相互服务。

大城市人口聚集是一个大局势,像是美国整个国家的GDP绝大部分都是来自那十几个知名的大城市,像是纽约、洛杉矶、西雅图、华盛顿等等,即便是除了这些大城市以外的地方都不生产,整个国家的GDP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就是美国多年城市化人口聚集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大城市对于房屋的需求还在增长,这也是房价上涨的正面因素。

那使得房价上涨的负面因素呢?比方说交易还不够灵活,小产权房没有进入正常的交流通道,规划部门对于房屋容积率的限制等等。

我们分清楚了房价上涨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才能对症下药。

为了抑制房价,很多人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限购。

但凡有政策,必有对策。

限制一个家庭只能买一套房,那人们就可能假离婚;如果每个人只能买一套房,那人们可能买一个面积很大的房子,然后把它隔成两套;如果限制面积不能超过100平米,那有人会把房子的空间建高一些,之后隔成两层……

还有人觉得房屋的空置率很高,所以我们应该收税,谁的房子空置了,就惩罚谁,看谁还敢囤积房子。

但是我们怎么把政策执行下去呢?如果说我有两套50平米的房子,自己住一套,那另一套空置。但如果我只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我一个人住,算不算一半都空置了呢?有两个洗手间,只有一个经常用,那另一个算是空置吗?能对此收税吗?

如果政府这真的要对我空着的50平米的房子收税,那怎么证明房子空置呢?是看水电表吗?那我可以雇人定期去放水用电。这无非就在社会上平添了一种服务,专门帮人想遛狗一样的遛房子,除此之外,不会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还有人说,我们应该打击那些炒房的,房价就是被那些炒房的人给抬高的,所以我们应该把使用需求和投资需求分开。把好的地段拿出来,给有实际需求的人住,把偏一些的房子拿出来供喜欢炒房的人投资。这可以做到吗?

如果这样的方法都可以的话,那政府就应该往天上一指,说让喜欢炒房的人去月亮上炒吧。把需求和投资对立起来显然是不合理的,投资价值从来都是以实际需求为基础的,没有需求自然也就不存在投资了。


总结


我们通过之前的四期节目,一起学习了经济学中四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稀缺、成本、需求和价格。

回顾之前的内容,薛兆丰为我们总结了四句话:凡是选择必有歧视,凡是争夺必有妥协,凡是竞争必有成本,凡是政策必有对策。

凡是选择必有歧视: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稀缺为基本事实的世界中,必然每时每刻都面临比较与权衡,有选择就有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就是歧视。在经济学里面,歧视是一个中性词。每个人的偏好与个人品味都会造成歧视,可但凡歧视必有代价,在市场竞争环境之下,那些不必要歧视会被压缩到最少。

凡有争夺必有妥协:理解科斯定律,世界上所有的伤害其实都是双向的,是相互的,都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谁能够把资源使用的更好,在交易费用足够低的情况下资源就会归谁使用。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要记得只讲数不讲理,讲理的话谁都有理,我们需要的是找一个让双方都能受益的平衡点,最终解决问题。

需求和供给没有本质的区别,价格足够低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需求者,而价格足够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供给者,这也是凡有争夺必有妥协的一个体现。

凡是竞争必有成本:刚才我们所说的所有的竞争方式,排队、找关系、论资排辈、比需求、随机摇号等等,以及使用货币这些方式都是竞争,所有竞争都将带来成本。而从效率和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考虑,只有货币竞争所付出的成本是能让所有人都受益的。

当初我们介绍过一起马粪案,我们知道确定和维护一堆马粪归谁也是需要成本的,一个社会如果维权的成本过高,那占有资源本身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就会被抵消,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则,而这些规则都要能使维权和确权的成本降到最低。

我们不难看到,公平的背后从来都是效率的考量。

凡有政策必有对策:人是有主观能动性,我们总以为,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但是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天真太简单了。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好人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会带来坏的结果,而那些自私自利的人也可以做出对社会有利的事情,经济学所关心的就是这些事与愿违的事情。

我们在讨论价格管制的时候,一次一次都在强化,凡有政策必有对策这个概念。政府执行价格管制的力度越强,人们采取的应对方式越迂回,社会所蒙受的无谓损失反而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