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都讲了啥

嗯,很久没写东西了,朋友问起,我只是被动反驳说自己写的文章没人看,所以没写了,其实就是懒,经常就是玩手机玩抖音,不写东西,天天想着如何早回家早睡觉。

不过好像最近也确实是看了本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之前不是奇葩说请了薛教授嘛,感觉说话都鞭辟入里,跟来混脸熟的李某人一天一地,虽然之前有人看过一本叫经济学常识的同作者书籍,不过还是还是趁着书荒,买了本回来看。

其实这本书嘛,就是一些经济学教课的讲义,其实就是一些精华,不过好就好在这是有一个完整框架的,能很好的科普相关知识,这比市面上绝大多数打着售卖焦虑售卖方法论的书籍好很多咯,其实当在书籍第一次看到向下划的需求曲线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大学是修过这门课的,大学没好好学,现在倒补起课来了,真是。

大家知道的嘛,我看书就忘,所以一本书下来,我也没记得多少,就随便写写我能记起来的吧,写到哪算哪吧。

首先记得住的是一个火烧亚麻的案例吧,以前的火车都是烧煤的,没有现在那么先进,而不少远途呢会经过一些农田啥的,烧煤呢就会有个坏处,就是有火星子蹦出来,所以有一次火车在经过亚麻地的时候,就把堆在路旁边的亚麻堆给烧着了,烧了很多很多,几百吨吧,可能有人会说火车公司得赔吧,可是结果是呢法院判了农夫全责。

为啥呢,因为这件事情上要火车公司改呢,是要付出巨大成本的,要么就是在火车两边建起一道墙,要么就是把旁边的地买了,沿途火车线路那么长,是不可能都弄得好的,可是对于农夫来说,改变是很容易的,他只要把亚麻堆,不要堆得那么靠近铁轨就可以了。所以这里面就是谁容易改变谁改变,也就是谁的改变成本低谁负责的原理。也就是说为啥经常建议不要让女的晚上穿得清凉单独出门的道理,因为要改变社会治安改变社会观念是很难的,可是改变一个人的个体行为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谁容易谁负责。这里面还要有一个全局观念,很多人会把农夫跟火车公司看做是两个对立的个体,可是在你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个体看做一个整体,如果这些个体都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肯定会尽量花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高的收益。

另外一个就是谁用的好就归谁的逻辑,就是一个资源谁能更好的去使用,一般来说资源就会往那个方向去流动,这个好像叫什么科斯定律,里面说到钻石是归矿工还是白富美的问题,虽然矿工挖出来的它,可能钻石只能在白富美上面提现出最高的价值,所以钻石的最终流转就会到白富美上面。就好像现在的资金一样,央妈无论怎么放水,钱都会流动房市一样,因为大家都看到实业不赚钱,钱不知道去哪里,而都怀着房子不会有问题的逻辑,房子就会赚钱,其他不赚钱的逻辑推动下就会把资金都流动到这上面。当然这个定律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交易成本最低或者没有,所以有的时候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会有一定的约定俗成,会有一定道德规则去限定他,例如立嫡长子制度就是一例,不然就像蒙古,成吉思汗一死,就分为四个汉国,打得天昏地暗。

还有一个是谁强势的问题。很多人,包括我之前都以为是老板强势,其实都是错的,强势的其实是员工,因为老板之前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人力等,他要回收这些成本是要靠员工的,而员工投入的只是自己的每天的上班时间而已,并且员工是能随时懈怠摸鱼的,老板在这件事上经常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规章制度,说要去限制员工,其实就是恰恰好反应了老板的弱势。还有一个就是打广告,在很多人印象里面,有些广告投放起来,动辄上亿,是个傻大头,其实这就是反应了广告厂商的弱势,这里面人家要表达的是,我已经大量投入资源了,我后面肯定不会跑了,因为在这场交易里面,厂商是强势的,随便都可以给你搞鬼,换个品牌的零件啥的,那是很容易的事,而客户完全无可奈何,大不了给假币,这还是个移动支付的年代,给不了。所以看到这里,我就非常理解蓝绿大厂的套路了,人家大量地投入代言,就是像表达这个意思嘛。

之前看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的时候,说道一个人看东西最好有多学科的角度,最少最少也要有2个学科的知识,这样看事情才不会出现那么高的偏颇,能提升一定的准确率,对此我表示非常的认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同一家公司,可能得出来的结论经常会有很大的偏差,而如何在这偏差里面寻找最接近真相的事实就是另外一种学问了。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都讲了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