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你要自由干什么?

普通人,你要自由干什么?

前段时间北大教授薛兆丰辞职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网上一大片讨伐薛兆丰老师的声音,说他跟主流经济学界的观念不符、追名逐利等等。其实在较早之前薛兆丰也上过一次新闻头条,事件是他的“得到APP”上赚了3000万,社会上一片叫好的呼声,说现在的社会里学者也真正能赚到钱了。

对于薛兆丰的各种是非我也是在不好表态什么,因为薛兆丰的书和网络文章我都没细看过,也不清楚薛兆丰在学术界到底是怎样的地位。知道他是通过李子暘老师,一个我非常敬重的非主流学术界的经济学者。

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体制内的教授和研究员明显瞧不上体制外的所谓“学者”,而且最近几年网络少以“学者”名义忽悠群众、博取关注的「砖家」「伪学者」实在是太多了,也难关体质内的人瞧不上他们。

普通人,你要自由干什么?

不过李子暘老师确实少有的、真材实料的非体制内经济学者,起初是读他的文章以及微博上的付费问答,后来买了他的书。总体的印象是李子暘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在摆事实讲道理,而且就非常寻常的话题和现象,李子暘老师总是能给出很不一样的视角和解读。也正是因为李子暘老师,我开始逐渐地开始接触并阅读一些经济学类的读物,而且之前就经济学的问题还写过一些文章。

这两天,李子暘老师抛出的一个问题在网上火了,而且这个问题还真是平常人津津乐道却从未深思的一个问题:你要自由干什么?

上大学的时候,我完全是一个白左思维充斥的二逼青年。在网上看到一些所谓西方主义的民主自由文章时,总会义愤填膺的抱怨中国的言论不自由,行政不自由,人们的生活不自由…有时会因为自己脑袋中的一些偏见甚至是一句偏颇的话,跟别人就无关紧要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就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就足以把白左青年镇住了,你要自由干什么?即使是现在的我,仍然觉得极大地自由对我来说可能意味着空洞、乏味和无所事事,感谢生活中的工作、家庭等等的限制,让我有事可做,有责任可担

。要是当年有这样一个问题像棒子一样砸向我,估计我也不会处在二逼状态中那么长时间了。

李子暘老师的这个问题这两天被网友转发了近上万次,给出李子暘老师的几个论点,供你参考和思考,仔细想一下你到底要自由干什么?

这么说吧,你能证明自己多重要,你就能多自由。

你要能设计核动力航母,你需要看什么做什么,有一帮人专门伺候你,确保你马上看到做到。

如果您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干嘛嘛不成,在全世界什么地方,您的自由也没多少。

如果您被

>

如果你对自由的要求是只在脑子里想想,那你永远都有自由,蹲在集中营里也有。

但如果你的自由要成为某种行动,那么问题就来了。任何行动都要耗费资源,而资源是稀缺的,不能按“我要我要我还要”分配。

这就是责任必须先于自由的原因。你要先证明,那些资源给了你,让你行动而不是让别人,社会有正收益。

否则,社会迟早要因为滥用资源而玩儿完。

普通人,你要自由干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