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漢靈帝時期是整個東漢時期的至暗時刻,皇帝昏庸無道,宦官結派弄權。靈帝在位21年,東漢逐漸走向了末路,即使有無數的錚錚之士逆命而行,但是依舊未能挽回大漢的命運。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一、宦官掌權的開始

公元189年5月,曾經因為處置竇武外戚勢力的宦官基本都退出了東漢的政治政治舞臺:侯攬自殺,王甫死於獄中,唯一沒死於非命的曹節自然而亡。他們死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漢靈帝又任命了新的人員來接替他們:蹇碩、趙忠和張讓。漢靈帝經常說趙忠是他母親,張讓是他父親,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他倆的依賴之情。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漢靈帝從十歲被迎立為新君,基本上就由宦官照料,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對宦官的親近也是人之常情。唯一可以拯救漢靈帝的機會被外戚竇武給浪費掉了,從此宦官們就僅僅的將靈帝抓在手中,致使他一步一步走向歪門邪道,毀掉了東漢王朝的國家根基。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東漢前期由於皇帝英明神武,政治還算清明,宦官干政的現象極為稀少。但是隨著東漢皇帝的更迭變換以及外戚勢力的此消彼長,宦官作為一個群體開始慢慢出現在大漢廟堂之上。公元126年,19名宦官因為擁立順帝而被敕封爵位;公元159年,由於剿滅大將軍梁冀有功,5名宦官再度被封賞;公元172年,12名宦官因為破獲了謀反而被封爵。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二、宦官集團與文人官僚的黨錮之爭

從175年以後,宦官的實權在不斷攀升。從這一年起,曾經歸文臣掌管的宮內官署由宦官開始掌管,一些重要部門的官員也都被撤下來由宦官黨羽擔任。甚至可以說,從175年漢靈帝的所有包括膳食、文房印信、衣服財務全被都被宦官掌管了,從此漢靈帝徹底淪為宦官集團手中的一隻黃金雀。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在宦官集團不斷侵蝕大漢王朝權力的同時,文人官僚集團開始予以反擊。雖然這種反擊帶有一點私心,但是這種反擊卻被輿論和後世認為是十分正確。宦官集團和文人官僚集團發生了激烈的鬥爭,李膺、杜密、翟超、劉儒、荀翌、範滂、虞放等名臣名士全被處死。為了徹底清除異己,宦官集團將刑罰牽連到這些人的門生和家人身上。最終鬥爭導致了近千人被害。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黨錮之禍發生時,漢靈帝還未成年,由於他一直受到宦官的操縱,導致他佔到了宦官的陣營之中。漢靈帝只是知道,這些文人集團是想謀反,奪取大漢江山。為了捍衛大漢江山,被操作的靈帝下詔對謀反的文人集團進行大範圍鎮壓,這場東漢時期最大的禁錮運動被推向了高潮。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179年由於宦官侯覽和王甫的去世,禁錮運動稍有鬆懈,但是並沒有停止。直到184年,全國爆發了黃巾起義,面對動亂的局勢,那些宦官集團再也無法控制局勢,只能停止禁錮運動啟用文人武將進行叛亂鎮壓。

三、宦官集團對東漢的禍亂

黨錮時代開始,宦官的權力不斷擴大,宮裡宮外全被都是宦官集團的爪牙。他們打擊異己,興風作浪,利用權勢在外橫徵暴斂,收受賄賂,使東漢病入膏肓。文臣官僚集團的落敗導致宦官更是無法無天,與明朝的劉瑾和魏忠賢一樣,宦官在外大肆收納義子,安排親朋故友充當謀財先鋒。特別是張讓和趙忠,為了取悅靈帝,增加賦稅,強加攤派,使天下民不聊生,動盪不安。

漢靈帝注視下的黨錮之爭和宦官之禍,東漢的喪鐘由此敲響

宦官的胡作非為終於招致了天下大亂,公元184年鉅鹿人張角喊出了那句震世名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很快黃巾起義便席捲全國,東漢也從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變得四分五裂,中央集權開始名存實亡,地方諸侯群雄並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