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自從申侯(諸侯國君)勾結犬戎,弒殺周幽王,火燒鎬京,周王朝由盛轉衰。平王東遷洛邑後,周王室更是日益衰微,逐漸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征伐,戰亂頻仍,春秋時代的大幕也就此拉開。

《西江月》 【明】楊慎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英雄五霸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正如這首詞中所描繪的“英雄五霸鬧春秋”,爭霸中原成為了整個春秋的主旋律。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一個個粉墨登場,逐鹿中原,號令天下,而最早稱霸中原的則是齊桓公姜小白。春秋前期的鄭國、宋國都曾相繼圖強崛起,為什麼齊桓公能夠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呢?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春秋前期形勢圖

一、齊國大國地位的奠定

周武王伐紂滅商之後,分封天下同姓宗室及功臣為諸侯,封姜太公於齊。

(武王)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史記·周本紀》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春秋霸主齊桓公

姜太公,姜姓呂氏,和周武王(姬姓)並無親緣關係。姜太公受封是屬於異姓受封,而且還是“首封”,也就是第一個受封,其次才封自己的弟弟封周公旦於魯、召公奭於燕。可見武王對於“尚父”的尊重。

但齊國這塊封地起初並不怎麼樣。早期的中國,最富庶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區,是王畿附近的一片區域。而齊國這塊封地其實離王畿很遠,靠近東海。《史記》上說:“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意思是說,齊國的封地靠前東邊的夷人,處於周王朝的“邊疆地區”。周武王封太公於齊,其實是想讓姜太公保衛周王朝的東方。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姜太公釣魚圖

雖然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靠近夷人。但齊姜太公依靠自己卓越的治理才能,很快將齊國發展成為了東方大國。在內政上,齊姜太公積極發展工商業,利用靠近東海的優勢,發展漁業和鹽業,國民富庶。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史記·齊太公世家》

在外政上,姜太公積極履行保衛王室安全的責任,受到了周天子的肯定。在周成王年少的時候,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聯合武庚發動叛亂,直接威脅周王朝的安危。齊姜太公積極協助周王室平定這次叛亂。而由於在這次叛亂中的卓越表現,周天子賦予了齊國一項重要的特權。

(成王)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都營丘。——《史記·齊太公世家》

周天子相當於賜給了齊國一柄尚方寶劍,可以有權征討那些不臣之國。齊國的大國地位也就此奠定。

二、齊桓公(管仲)的圖強之路

雖然齊國早在姜太公時期就已經成為了東方的大國。但實際上,齊國也僅僅只是“大”而已,還沒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齊桓公在即位之初,曾經幾次發動了對周邊國家的戰爭,都無功而返。尤其是對魯國的戰爭,比如乾時大戰和長勺之戰,齊國都是以失敗告終。這都說明在齊桓公即位初期,齊國大而不強

管仲在被齊桓公任用為相之後,開展了富國強兵的一系列改革。

《史記》記載:“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伸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春秋第一相管仲

(1)任用賢能,各司其職

管仲十分重視人才,積極舉賢任能,根據不同官員的優缺點,揚長避短,為國所用。在任期間,積極任用鮑叔牙、隰朋、甯戚、王子城父、賓胥無等一批才俊,齊國一時間人才濟濟,政治清明,國家治理井然有序。《管子》對管仲量才任用做了詳細的說明。

管仲曰:“升降揖讓,進退閒習,臣不如隰朋,請立以為大行;闢土聚粟,盡地之利,臣不如甯戚,請立以為司田;平原廣牧,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不如王子城父,請立以為大司馬;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不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以為大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避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君若欲治國強兵,則五子者存焉;若欲霸王,則夷吾在此。——《管子》

(2)富國強兵,藏富於民。

管仲根據齊國特點,制定了一系列的富國強兵的方針和政策。

一是重視農業生產。提出“務在四時,守在倉廩”的觀點,注重農業生產時節,並且提出根據土地肥力情況來有差別的徵收稅收,改變過往“一刀切”的徵稅方式,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不僅如此,齊桓公在位期間,經常減免人民的稅收。

桓公踐位十九年,弛關市之徵,五十而取一。賦祿以粟,案田而稅。二歲而稅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歲飢不稅,歲飢弛而稅。——《管子·匡君大匡》

二是鼓勵工商業發展。將全國人民按照士、農、工、商分區治理,讓同類身份的人居住在一起,“相語以事,相示以巧,相東以功”,極大的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減少了人口的流動,保證了國家經濟產業的穩定。同時還設置鐵官、鹽官,主持開礦冶鐵和海水煮鹽,促進鹽鐵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春秋戰爭圖

不僅如此,管仲採取“作內政而寓軍令”的政策,將鄉民按照軍隊體制進行整編,將全國人民分為“三軍”,在農忙的時候,就積極發展生產,保證農業的正常發展;在農閒的時候,則通過狩獵來訓練軍隊。通過三年時間,為齊國建立了一支“守則固,戰則勝”的強大軍隊。

管子乃制五家以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裡,裡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以為軍令。是故五家為軌,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裡,故五十人為小戎,裡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師,故萬人一軍,五鄉之師率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國子之鼓。春以田,曰蒐,振旅。秋以田,曰獼,治兵。是故卒伍政定於裡,軍旅政定於郊。內教既成,令不得遷徙。故卒伍之人,人與人相保,家與家相愛,少相居,長相遊,祭祀相福,死喪相恤,禍福相憂,居處相樂,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見,足以相識;歡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則固,以戰則勝。君有此教士三萬人,以橫行於天下,誅無道,以定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圉也。——《管子·匡君小匡》

(3)尊王攘夷,取信諸侯。

外交方面,齊桓公採用管仲的“尊王攘夷”的政策,打著周天子的旗號,建立自己的權威。雖然此時周王室日益衰微,但仍然還有其影響力。

為了提高齊國的聲望,齊桓公借周王室來提高自己出兵的合法性。魯莊公十四年,齊桓公與陳、蔡兩國會師伐宋,並向周天子彙報。由於周王室受到了齊國的尊重對待,因此周王也派人參加聯軍會盟。

(魯莊公)十四年春,諸侯伐宋,齊請師於周。夏,單伯會之,取成於宋而還。——《左傳·莊公十四年》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齊桓公帥軍隊出征

有了周天子的授權,齊桓公在諸侯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齊桓公二十三年,齊國出兵幫助燕國擊退北方的山戎。齊桓公二十七年,齊國率領盟軍出兵幫助邢國擊退進犯的狄人,並幫助邢國遷都至安全的地方,後來又幫衛國再次擊退來犯的狄人,並幫助衛人重新建國。

不僅如此,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注重自己在諸侯中的信譽。

齊桓公五年,齊國與魯國在柯會盟,但在會盟臺之上,齊桓公被曹劌所劫持,威脅歸還齊國侵佔的魯國土地,齊桓公在會盟臺之上只能答應。並在會盟結束後,按照自己的諾言,歸還了侵佔的魯國土地。這一舉動大大的提高了齊桓公在諸侯中的口碑,《史記·齊太公世家》上說:“於是遂與曹沬三敗所亡地於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

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政策和行動,齊桓公在諸侯之中擁有了極高的聲望和權威。

三、齊桓公稱霸中原

(齊桓公)七年,諸侯會桓公於鄄,而桓公於是始霸焉。——《史記·齊太公世家》

齊桓公七年,齊桓公與諸侯在鄄地會盟,正是被諸侯國承認為諸侯盟主,春秋首霸也就此誕生了。隨後的幾十年裡,齊桓公又多次召集諸侯會盟,為諸侯國解決矛盾糾紛,比如存邢救衛,伐蔡盟楚等,並在齊桓公三十一年幫助王太子鄭(後來的周襄王)順利登上王位,阻止了一場王室內亂。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蔡姬盪舟,桓公伐蔡的導火索

齊桓公三十五年,齊桓公與眾諸侯在葵丘會盟,並受到周襄王的特殊賞賜,齊桓公的霸業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春秋第一霸主。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了當時天下秩序真正的維護者。

經驗總結

從齊桓公的整個稱霸過程來看,齊桓公能夠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不僅是齊桓公及齊國君臣的功勞,也有齊國曆代祖先的積累。

春秋第一霸主是怎樣煉成的?齊桓公:我的成功不可複製

春秋無義戰

一方面,齊國地處東方邊陲地帶,遠離了戰爭的核心地帶,避免了與強敵為鄰的境地,經濟得以快速發展。加上齊太公時期就積極發展優勢的漁鹽業,所以國力基礎較為雄厚。

另一方面,齊桓公任用管仲、鮑叔牙等人為政,積極發展內政,國力迅速的提高,軍事實力也大大增強。同時採用管仲“尊王攘夷”的外交政策,使齊國在眾諸侯國眾建立了極高的威信。

這些都為齊桓公的霸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齊桓公能成為春秋第一霸主,最重要的還是重用管仲。正如管仲所說:“君若欲治國強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管子》

我是也讀春秋,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贊、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