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一本通”號閱讀菜單預覽

“國學一本通”號閱讀菜單預覽

為什麼讀“國學一本通”

中華文明的“頭顱”

上篇:把書讀“薄”——百句“道儒墨”經典箴言

第一章“道聖”老子與《道德經》箴言

一 “道聖”生平/簡歷

二 入選理由

三 老子《道德經》精華集粹31條

【天之道/真理規律】

1.道法自然。(《道德經》第25章)

2.道之為物

3.反(返)者道之動,弱(簡)者道之用。(《道德經》第40章)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第42章)

【地之德/價值觀】

5.尊道貴德

6.玄同

7.玄德

【人之道/修身處世】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經》第81章)

9.知不知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第33章)

1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經》第24章)

12.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33章)

13.聖人為腹不為目。(《道德經》第12章)

1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道德經》第44章)

15.金玉滿堂

16.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經》第7章)

【人之道/方法論】

17.圖難於其易

18.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道德經》第64章)

19.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第63章)

20.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第16章)

21.見小曰明,守柔曰強。(《道德經》第52章)

22.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道德經》第64章)

23.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道德經》第57章)

【社會之道】

24.禮者,亂之首。

25.大制不(無)割。(《道德經》28章)

26.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27.有德司契,無德司徹。(《道德經》第79章)

28.治大國如烹小鮮,以道蒞[lì]天下,其鬼不神。(《道德經》第60章)

29.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道德經》第30章)

30.善為士者,不武

31.抗兵相若,哀者勝。(《道德經》第69章)

第二章“仁聖”孔子與儒家箴言

一“仁聖”生平/簡歷

二 入選理由

三 儒家《論語》等精華集粹42條

【價值觀】

1.仁者愛人。(《論語•顏淵•22》)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顏淵》)

4.孝悌者,仁之本。(《論語•學而》)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行事處事】

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8.小不忍

9.欲速則不達,貪小利而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10.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孔子語)

【修身之養性】

11.士不可以不弘毅。(《論語•泰伯》)

12.匹夫不可奪志

1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4. 坦蕩多君子,慼慼多小人

【修身之正人正己】

15.小人之過必文,過而不改,是謂過。(《論語•衛靈公》)

16.人潔己以進

17.責己厚,責人薄,則無怨。(《論語•衛靈公》)

【修身之舉止修養】

1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修身之學習、擇業】

20.三人行

21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論語•里仁》)

【知人、察人、用人、管人】

22.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23.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24.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

2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論語•衛靈公》)

26.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交友方法,社交技巧】

27.益友有三,損友有三

28.信而後勞其,信而後諫其。(《論語•子張》)

29.而言而不言

【言與行】

30.道聽塗說,德之棄。(《論語•陽貨》)

31.訥於言敏於行。(《論語•里仁》)

32.君子恥其言過其行。(《論語•憲問》)

3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34.雖千萬人,吾往矣!

【處世】

35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論語•子張》)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3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38.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39.君子三戒

40.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41.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42.富貴不能淫

第三章“科聖”墨子與墨家箴言

一“科聖”生平/簡歷

二 入選理由

三 墨家《墨子》精華集粹27條

【墨家價值觀之平等】

1.人無長幼貴賤,皆天之臣也。(《墨子•法儀》)

2.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舉之,無能下之。(《墨子•尚賢上》)

3.兼(則)相愛,別(則)相惡。(《墨子•兼愛》)

【墨家價值觀之義利】

4.義,利也。(《墨子•經上》)

5.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兼愛》)

6.有餘力以相勞,有餘財以相分,有道者以教人。(《墨子•尚同上》)

7.舉公義,闢(避)私怨。(《墨子•尚賢上》)

8.節用(《墨子•節用》)

【科學認識論】

9.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墨子•小取》)

10.以往知來,以現知隱。(《墨子•非攻中》)

11.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墨子•非命上》)

12.執有命者,天下之厚害也。(《墨子•非命中》)

【墨家修身之學識、人才觀】

13.士雖有學

14.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墨子•修身》)

15.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墨子•尚賢上》)

【真理越辯越明——墨辯的邏輯】

16.辯者

17.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墨子•小取》)

18.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墨子•小取》)

【墨家修身之處世】

19.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20.事無終始,無務多業;舉物而暗,無務博聞。(《墨子•修身》)

21.務言而緩行,雖辯必不聽。(《墨子•修身》)

22.善無主於心者不留

23.墨家君子之道:

【墨家智慧格言】

24.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唐•馬總著《意林》說此句引自《墨子》)

25.釣者之恭,非為魚賜;餌鼠以蟲,非愛之也。(《墨子•魯問》)

26.無不讓,不可,說在殆。(《墨子•經下》)

27.良弓難張

中篇:華夏風情——2500年前的中國風

第四章 士——2500年前的中國人精英

一“士”氣如虹

【時勢造化——“士”雄起】

【獨立與自由】

【士的力量——所在國重,所去國輕】

【士人陣營——多元包容】

【以死明志,向死而生】

二 生死之誠

【陣前推心】

【墓前掛劍】

三“較真”的先秦中國人

【李離自刑】

【太史殉筆】

【裡革斷罟】

四 最初的俠

【為什麼有俠?】

【士為知己者死,尚武重義輕死】

【刺客青史】

第五章 2500年前中國風

【天道與人道】

一 家國圖景

二 百花齊放——先秦學問知多少

【稷下學宮——中國最早的大學】

【農業】【數學】【醫學】【天文曆法】【建築】【冶金化學】【物理】【地理】【軍事】

三 九流十家——百家爭鳴

【法家——法制與帝王之術】

【名家“名”的是邏輯】

【縱橫家——外交謀略與遊說術之大成】

合縱連橫;縱橫博弈;

縱橫說服之術:說客的基本功;因人定計,因人設辭,投其所好;

量權度勢——說客未動,信息先行;

揣情摩意——揣摩對象心理、意圖、慾念;

言說內容;一些方法、技巧與原則;

縱橫家的兩本書;

縱橫術有用嗎?

【兵家——奠定中華兵法】

【農家及農儒論爭】

【陰陽五行家】

【醫家——中醫的世界】

【小說家——小說之濫觴】

【雜家——兼合百家】

【方技家】

【數術】

下篇:葫蘆裡賣的藥——道儒墨經典全貌速讀盡覽

第六章 速覽《道德經》及老子的悲劇

一 《道德經》妙在何處?

二 老子的悲劇——一個被扭曲的人

第七章 讀透儒家、儒教思想及孔子的悲劇

一 孔學名高實秕糠?(上)

二 孔學名高實秕糠?(下)——孔子儒學的後世傳承

三 孔子的悲劇——兩千年“儒家夢”成浮雲

第八章 速讀墨家思想及墨子的悲劇

一“十大主張”與中國的“亞里士多德”

【兼愛】【尚賢】【尚同】【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

【墨家的邏輯】

【墨家認識觀與方法論】

【時空與運動】

【數理】

【十進制“位值制”】

【集合思想】

【無窮和極限思想】

【幾何】

【力學】

【光學】

光與影

凹面鏡成像

【軍事工程技術】

【分工與法儀】

二 墨子的悲劇——一個被遺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