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谈治未病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而鑄錐,不亦晚乎。

译文: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原文以“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未病先防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原则。

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积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以达到防止疾病的发生,延年益寿的目的。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则争取早期诊断与治疗,防止疾病的发生与传变。

《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对中医养生及治疗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