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读《内经》学养生

今日立夏,读《内经》学养生

元亨利贞/文

今天(5月5日)是农历三月二十,立夏节气的第一天。一般的,农历四、五、六月为夏三月,从立夏之日起,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共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共九十天。夏三月是生长的季节,正对应“元亨利贞”中的“亨”,意为万物亨通,欣欣向荣。这个季节的中华大地,枝叶繁茂,华美秀丽,各种草木开花结果。
今日立夏,读《内经》学养生

人在夏三月如何养生才能天人合一、防病不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给出了答案。应该循天而行,晚睡早起,夏天白天长、晚上短。相应的,晚上有多长时间,我们就睡多长时间,早上要与日同起,不要睡懒觉,及时起床活动,否则一天的生发之气会被压抑,全天都不舒服。“无厌于日”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要怕白天太长,二是不要怕晒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要喜欢它、迎接他、拥抱它。

除了生活起居循天而行,夏三月更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情,让心志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黄帝内经》此篇特别强调调神,不能让不道的心态影响身体健康。心中不能郁闷,不要跟别人发火,不要压抑自己,每天的心情都要阳光灿烂,这样才能容光焕发、相貌秀美。

夏天人的毛孔打开了,要多活动、多出汗,让阳气宣泄出来,就像有喜欢的东西每天都在吸引一样,不活动一下就难受。 夏天的特点就是生长,一切压抑生长的行为和心理都是不对的。《黄帝内经》对夏三月如何养生寥寥数语,只有上面两条,听起来明白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如果不那样做,就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中医里的疟疾不是用青蒿素治疗的那种传染病,简单说就是寒热往来,发冷或发烧已经伴随而来的相关症状的统称。夏天该生长的阳气没有长足,就会心气内虚,到了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弱了,自然容易生病。就像地里的秧苗,夏天该长的时候不长,到了秋天不仅不再生长,而且也收获不了多少粮食。

春夏养阳,也就是养心肝,这是根本,是大道。圣人会遵从它,从则生、则治;愚者会违背它,愚则死、则乱。不这样做,就是大逆不道,就会摧残自己的身体,损伤自己的元气。等自己病了再去治疗,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战斗打响了才去铸造病气,不是治不好,多少有些晚了。

夏天还有哪些具体的养生方法?下一篇会写。(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