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說話算話的媽媽,到底有多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孩子來說,孩子是需要規矩的,因為一個沒有規矩的孩子是很難有教養的,而沒有教養不管對孩子還是對於家庭來說都是一種災難。立規矩不僅是可以幫助孩子的內心建立安全感,也是對孩子的尊重,因為當孩子有了規矩,他的內心開始有秩序,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會知道自由的邊界在哪裡,會逐步養成獨立的人格。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是重要的一課。

做個說話算話的媽媽,到底有多難?

對於媽媽來說,立好規矩也是媽媽樹立威信的時刻。立好了規矩,媽媽在孩子心目當中就是一個說話算話的形象,那麼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知道,當媽媽說“不”的時候,就是他行為的邊界。

媽媽該怎麼對孩子說“不”呢?

比如說,我家小知,在兩歲多的時候,我就給他立下一個規矩——吃飯中途不能離開飯桌,如果離開了飯桌就算吃飯結束,不能再回飯桌上吃飯。因為有一段時間他很想吃飯吃到一半就跑去玩玩具。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其實並不知道什麼是規矩?但是孩子會知道,他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嘗試去挑戰你的規矩,試探底線在哪裡。

小知剛開始的時候也嘗試把不能離開飯桌的規矩當作耳邊風,於是當他離開飯桌去玩之後我就把他的餐具全部都收起來了,我告訴他離開餐桌就是不吃了。

他一開始也覺得沒什麼,不吃就不吃唄。可是到了下午三四點他就餓了。但是他知道我們家的另一個規矩,如果午飯沒有吃乾淨,晚餐之前是不能吃東西的。所以,他開始明白,如果他離開了飯桌去玩玩具,他就會吃不飽。

第二次,他又想離開餐桌去玩。有了上次餓肚子的經驗,他想通過哭來繼續吃飯。

這個時候,我就會跟他說,“你很想吃飯是嗎?”

他說,“是”,

我說,“我跟你說過,離開飯桌就不能吃飯,對不對?”

他說,“是”

我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想吃,但是媽媽已經把飯收走,你今天只能堅持到晚上了。如果你怕肚子餓的話,要記得沒吃完不能離開飯桌。”然後抱抱他,幫他轉移注意力。但是食物是肯定沒有的。

就這樣,沒吃完不能離開飯桌的規矩,就這麼定下來了。

總而言之,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會碰到的挑戰,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孩子會試圖挑戰你的規矩,打破你的規矩,這個時候你一方面要很嚴格的堅持你的規矩,同時,一定要在情緒上給孩子足夠的安撫,要告訴他你理解他,但是我們要一起來遵守規矩。

《好媽媽不吼不叫給孩子立規矩》這本書比較系統地介紹瞭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媽媽們可以學習一下。

做個說話算話的媽媽,到底有多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