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支持”孩子“戀愛”的媽媽,理性對待青春期孩子的美好感情

兒子突然告訴我:“媽媽,舞臺上跳舞的那女孩,我喜歡!”我接著說:“我也喜歡!”可是兒子欲言又止。

我知道:兒子戀愛了!

當我說要搬新家時,兒子特別開心,有一天突然告訴我:“媽媽,那跳舞的女孩就在咱們新家前面住,是鄰居呢!”怪不得兒子喜歡新家呢!

我側面提醒兒子,可以讓小姑娘來家裡一起寫作業啊,可以來吃飯啊,因為本身就是鄰居。兒子說:“媽媽,你是第一個不反對孩子談戀愛的媽媽!”我知道,我寧願讓孩子把心事告訴我,我也不想做那種讓孩子討厭的媽媽。與其暗地裡膽戰心驚,不如讓孩子來到陽光下,互相欣賞!

做個“支持”孩子“戀愛”的媽媽,理性對待青春期孩子的美好感情

現在在青春期談戀愛的孩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受社會整體文化環境的影響,電視等媒介使孩子過早涉入成人的世界。

二、由於生活水平和食物營養的提高,孩子生理成熟和情感萌動的時間大大提前。

三、國內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孤獨,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到了青春期又不願意多和父母交流,而傾向和同齡人交往,“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不知不覺就和異性走得比較近。

兒子原來與我什麼都會說一說,可是隨著兒子進入初中,有了主意,受同學影響,覺得和我那樣什麼都說,顯得不夠成熟。就是這種心理的影響,兒子和我說的事情越來越少。所以他把有些精力放在了同學身上。去看電影,再也不想跟爸爸媽媽一起了,甚至上下學,都不要坐我們的車了。他要和同學一起騎車上下學,有說有笑的,他覺得那是成熟。

可是那個小姑娘並沒有回應兒子。兒子竟然偃旗息鼓了。事情發生了變化是在一天晚上。我們回家時車庫門口竟然停著一輛車。我們的車沒有地方停了。兒子滿樓棟裡找車的主人。結果回來時兒子告訴我我們樓上家裡竟然有個漂亮小姐姐,他敲門時,小姐姐來開門的。我也不瞭解,因為我們剛搬到這個小區。

在聖誕節前一天我和兒子去商場,兒子突然去巧克力區要挑選巧克力。我很納悶,兒子不是愛吃巧克力的孩子。我問要做什麼。他吞吞吐吐說是想要送給樓上小姐姐。我很熱情的幫她選擇巧克力。可是回家後兒子選擇的是拿著巧克力悄悄上樓掛到了小姐姐門口的把手上。他沒有敲門。巧克力袋裡放了一張小紙條,小紙條上是兒子微信二維碼。我直接服氣了。

後來事實證明兒子成功了。小姐姐加了他微信,但是小姐姐竟然已經是大學生了。兒子有點失望。

做個“支持”孩子“戀愛”的媽媽,理性對待青春期孩子的美好感情

中學階段沒有戀情的孩子是很少的,只不過很多是隱形的,不具備“浮出水面”的條件,比如“暗戀”、“單戀”。所以,既然是一種普遍現象,家長們就沒有必要視孩子戀愛為“洪水猛獸”,孩子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情感我們也要尊重。有了尊重,才可能教育孩子。

又一次是兒子夏令營之行後,我們去上海時,兒子一直在城隍廟選擇小禮物。我猜測又有了喜歡的小姑娘了。果然是在夏令營一起學習的外地的孩子。我沒有阻止,一直熱情的幫他選了300多元的禮物。兒子很開心的給同學快遞出去。後來女孩的媽媽跟我語音,那也是一個開通的媽媽,非常熱情,非常支持孩子之間的友誼,沒有把孩子之間的這樣朦朧情感當成洪水猛獸。我很慶幸,和女孩媽媽還成了好友。當然,空間的遠離和時間的延長,兒子慢慢的就淡忘了。

家長不能以成人的視角去揣度孩子的感情,青春期孩子的心靈都很純潔,情感也稚嫩單純,家長千萬不要想多了、想歪了。將心比心,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初戀,那不帶世俗功利的美好感覺,放在孩子這裡也一樣成立。

做個“支持”孩子“戀愛”的媽媽,理性對待青春期孩子的美好感情

家長尊重、旁觀、把權利交給孩子的態度絕不是鼓勵孩子戀愛,相反,18歲以內孩子的戀愛是不被鼓勵的,因為孩子尚未獨立,還沒做好準備,對愛也沒有全面深刻的認識。

初中階段的兒子有一段時間是處於學習的低谷了。他想找人訴說,也就是在那時候,他班裡有個不學習天天描眉畫眼、和社會上流裡流氣的人接觸的小姑娘成了他的聽眾。兒子的成績不僅沒有提高,相反,成績飛速下降。我沉不住氣了。闖到兒子老師辦公室,把小姑娘喊來,怎麼都不允許小姑娘和兒子再有絲毫牽扯。我給小姑娘鞠躬道歉,我求小姑娘不要再理兒子。當然,我首先是對兒子實行了強制措施,我不允許他自己上下學,必須與我們同行。週末也不許用手機。切斷他與小姑娘的一切聯繫。那次,我非常非常激動、生氣,竟然就在那不久,懷孕三個月的我胎停了。時至今日再沒有懷孕的我,想想那時也許是衝動了些,但是我太明白近墨者黑的道理了。所以,我做了一次魯莽的事情,我成為了一個青春期孩子的惡媽媽。

不要放棄孩子,即使在青少年期的最後年月,你也要把握機會。因為你是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世界上沒有別人在他們心目中有你那樣的影響力。

現在許多父母都意識到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在父母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路上,如果能首先學會為自己立界線,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行為、態度、選擇負起責任,再引導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那麼我們的人生會減少很多的痛苦、糾結和掙扎。

孩子如花的年紀,我們去守護,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