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深夜收到這樣一條消息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我記得一年前,有位媽媽發信息向我抱怨孩子的奶奶,

每天都在自己耳邊嘮叨孩子的頭髮不好,

這位媽媽感到很憤怒,向我傾訴:

“為什麼要盯著孫子的不足天天說,

自己的孫子,為啥就不能說些好的呢?”

當媽的,誰不希望自己孩子人人稱讚呢?


自從當媽之後,不管你怎麼用心,

總是收到這樣或者那樣的質疑,

無論你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自己帶孩子。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這些不請自來的“幫助”,

和毫無準備的“點評”,

大多數出於“關心”,

他們或許出自熱心的小區大媽,

也或許出自身邊的親人,

但是,讓人聽著卻很不舒服。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也很清楚,

對方在傳授經驗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反正,

一不小心,

就有一條擊中你的內心,

讓你感覺情緒在爆炸。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起自己餵養老二mini的那個時候,第一次帶她回我老家是娃三個多月的時候,和那位媽媽一樣,我每天被家人批評沒把孩子養好。

“你這孩子肯定沒吃飽”

“你一看就沒奶給孩子吃,趕緊加奶粉”

“你這孩子沒養好!”到現在,都記得親戚們圍坐著,斬釘截鐵這麼評價我的場景。


我親媽聽完大家的評價,更著急了。我千里迢迢帶著3個月的娃回家,她每天從早到晚在耳邊嘮叨:“你聽我的一定要加奶粉”“好,你不加奶粉,那就叫米湯!”(是的,她認為,米湯也好過我純母乳餵養)。


雖然我已經第二次當媽媽了,雖然我很清楚科學的餵養方法,但當我被質疑不斷,還是會有不安。

半夜拿著手機,不斷比對成長曲線。甚至在論壇裡看到大家都在吃的偏方(一般都是健康的食品)也會試試看。比如,吃2個荷包蛋煮紅皮花生米,而且一定要睡覺前半小時吃。呃……


每天不停地去母乳協會網站,去看權威數據和建議,那會甚至希望孩子長胖一點,但自己心裡又很清楚,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胖而是健康。


所以這是什麼心態,通俗一點說,

大概就是希望孩子“爭口氣”。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爭口氣?沒錯!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期望孩子爭口氣的時候,不會少!

“你看隔壁小胖,這次考了2個100”,言下之意就是,你為什麼就不能考100分呢?那樣我多光榮啊!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我希望孩子考100分,是希望孩子學習好,最終受益的不還是自己?

是這個理兒,那你多想想看怎麼去幫助孩子啊!光拿他和別人比就能考100分了?

說到底,還是一種“不如人”的心態作祟,這事兒可能你自己看不清,孩子看得可清楚了,有一次,我聽到朋友家7歲孩子拿著滿分考卷,對媽媽說,這下你光榮了啊,這下你覺得有面子了吧!

孩子總是最棒的觀察家,洞察人心,一針見血。


“我們家條件不好,你要好好讀書,爭口氣啊!”

這句話,不知道熟不熟?小時候,好像經常聽身邊的人對孩子這麼說。直到在一本書上,有位作者寫道,她小時候,將這句話刻在牆上。如她所願,最終考上了大學。

那種為爭氣而學習、工作、生活的狀態,一直伴隨著自己,一點也不敢鬆懈。

如今,她當媽媽了,依然胸中有一口氣,當孩子行為顯得”不爭氣“時,她總是用盡全身力氣,暴怒,摔東西。


為了滿足爸媽的期待,或證明自己的能力,而爭氣,或許是很多人成長的方式。


那麼,爭口氣是給誰爭氣,

又爭什麼氣呢?


爭一口氣,是一種用盡全力證明自己的表現,注意力主要在別人身上,而不是自己。這樣的人,容易活得緊張,擰巴,無法從容和自在。


當一個媽媽,需要孩子為自己爭氣時,會發生什麼?

當一個孩子,講爭氣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時,會發生什麼?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先說需要孩子爭氣的媽媽吧!


要孩子爭氣給別人看,重點不是自己,也不是孩子,而是別人。


小潘潘2歲的時候,我帶他回老家,他因為沒法適應外婆家的蹲廁,連續三天拉在褲子上,第三天忍無可忍的外公對我吼著說,我把孩子慣壞了,我當時就氣炸了,我不確定我當時打了他沒有,但是我可以肯定我心情非常糟糕,而且想暴打他一頓。


小時候,我父親脾氣暴躁,動不動橫眉豎眼,一臉橫肉,上手開揍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我十分恐懼父親的否定,這種害怕被否定的感覺,讓我做任何事情,都想著討好他的情緒,而避免被打。所以,處處想得到肯定,害怕被否定。


一個特別害怕被否定的人,當孩子被否定了,自然會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那麼也會感到被否定。這個時候,情緒就容易失控,怪孩子“不爭氣”。


我想那位半夜給我發消息的媽媽,一定也害怕被否定,害怕被質疑,也在內心渴望孩子能“爭口氣”,這樣,一切就和諧了。


還有位媽媽,自己是老師,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容易接觸到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每次班主任老師見到她,都會說一些孩子尚待提升的地方,表面上這位媽媽好像沒什麼情緒,每次都是禮貌的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但是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會對孩子算總賬。


作為老師,不能因為孩子被批評而立馬情緒失控,所以要保持鎮定,但心底那種怪孩子沒給自己爭氣的情緒又散不去。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感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會讓人感到羞恥感,那種負向的感覺,如果扛不住,情緒遲早會爆發。換句話說,不是孩子犯了多大的錯,其實是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緒。等明白過來,自然是愧疚不已。可是,等下一次類似的情況發生,那種負向的感覺,又一次來襲。


不妨,放掉好媽媽的“標準”,才能承受那種負向的感受,而去努力做個好媽媽!


什麼標準呢?

比如,如果我不能讓2歲的孩子立刻學會蹲廁,我爸就不會認可我,不認可我,我就不是個好媽媽。

比如,如果我孩子今天不打回去,他就會受欺負,我就不是合格的媽媽!

比如,孩子成績不如人,我就不是個好媽媽!

比如,孩子在學校總是被老師告狀,我就不是個好媽媽!

我們的文化和教育,常常讓孩子從小就要“爭氣”,因此,當自己感覺自己不是個好媽媽時,小時候那個“不爭氣的小孩”的糟糕感覺,依然還在,那種羞恥感立刻控制著我們的情緒。


我們心裡很清楚,我們需要幫助孩子,但情緒卻掌控著我們的行為,不去幫助孩子,反而把孩子打罵一頓。我們像一個木偶人,忘記自己要做什麼,被那種糟糕的感覺所操控著。


如果,我們告訴自己,不需要做一個爭氣的媽媽,鬆掉那口氣呢?


“噢,我過去好像對孩子太溺愛了,這樣不太好,不利於孩子成長,(而不是自我否定,認為自己個不好的媽媽,是很差勁的媽媽),我應該刻意去做一些調整,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如果能這樣想,你才能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被情緒綁架,做一些讓自己深夜懊悔不已的舉動。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再說說,需要替大人爭氣的孩子吧!


他們或許真的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優秀,為什麼說是某些方面呢?因為那是父母的期待。他拼盡了全力在滿足父母的期待。我們有很多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

比如,父母需要孩子在學業上爭氣,那麼孩子會將全身心的努力,都付諸在學業上,而其它方面,孩子可能沒精力去顧及了。

這不是全人教育的思維,很可能培養出一個“有知識沒文化”的孩子,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比如知識淵博,卻不會生活、不會與人相處甚至無法進入親密關係而感到孤獨、無法利用知識為社會、組織創造價值。

如果一個孩子,將學習好爭口氣,作為自己人生的目標,當他在完成學業的那一刻,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因為,他們不知道,接下來該為誰爭氣,爭什麼氣。


7年前,我在中國院校聚集地之一武漢,就當地大學畢業生做了一個調研,有相當大比例的學生考研,是為了逃避走出象牙塔,不敢面對現實的生活,除了繼續讀書,不知道幹什麼。

當他們感覺自己不夠爭氣時,很容易全盤否定自己,陷入人生困境。和不需要爭氣的孩子相比,他們缺乏彈性,缺乏復原力,處理事情,缺乏變通性。

說白了,比爭氣重要一百倍的品質,是“能屈能伸”,能在挫折中站起來的韌性。


做個“不爭氣”的媽媽吧


做一個不爭氣的媽媽吧,接納自己不爭氣的眼淚,不爭氣的行為,放鬆一些。沒有什麼大不了!

也接納那個看起來不夠爭氣的孩子吧,這沒有什麼大不了!


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就意味著進步和提升就來了,

看到孩子不夠好的地方,就意味著有機會去幫助他了。


自從我將助人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我就時刻提醒自己一點,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將自己的價值感體現在“高人一等”,而是真正幫助到別人,一定不要讓接受我幫助的人,感到屈辱、貶低、不如人,而是讓他們感到被鼓勵、被接納,讓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爭氣,而是需要成長!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國際鼓勵諮詢師,30歲自學漫畫,推送了600多篇原創育兒漫畫,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