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失業率時,農民是怎樣統計的?

樓外斜月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需要糾正問題裡面2個錯誤的地方:1,在我國平常所說的失業率,並不是統計出來的,而是登記出來的。;2,失業率全稱是“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屬於我國特有的一個經濟指標。從全稱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問題當中的農民實際上是不包含在失業率統計當中的。

也就是說我們得換個問法:“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是怎麼來的?

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總就業人數(注:實際公式更復雜,還要減去返聘、港澳臺外方人員,還要加上私營業主、個體就業人員等等一系列人員,老易這裡做了簡化)。從公式裡面,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失業率裡面存在的兩個問題:

1,這個失業率是隻包含了城鎮人口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屬於農業人口、只有非農戶口的人員,才有資格進行失業率登記,廣大農村人口是沒有包含在裡面的,這就不存在農民的失業情況統計。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大概有8億左右的農業人口,失業率這個數據是不包含這些人的。(美國與之對應的是非農就業數據)

2,失業人口需要自己去主動登記。這一點和國外的失業率數據有比較大的區別,國外大都採取的“調查失業率”,也就是你問題裡面提到的由專人去主動調查統計,這樣獲得的失業率數據相抵比較準確。而我國的採取的是登記制度,需要失業人口主動到有關部門進行登記,登記的過程中需要準備各種資料、證明。對於大多數失業者來說,主動登記失業並沒有太大的好處,相反還會失去一些東西,比如“幹部身份”登記失業之後會變成“群眾”(雖然這身份沒啥用);有的地方登記失業之後社保會中斷之類的。

上面2個問題的存在,導致大多數的人失業之後並沒有意願去登記失業,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失業率常年保持在4%,很少出現波動的主要原因。國外的採取的調查失業率除了相對比較準確之外,波動性也比登記失業率要高得多。比如這次受疫情影響,美國3月份的失業率數據就由前值3.8%提升到4.4%。實際上在3月份的時候,美國疫情還不是很嚴重,進入4月份之後才是高峰期,想必4月份的失業率將大幅攀升。


易匯財經


要知道農民在統計失業率時怎麼統計的,首先要知道怎麼統計失業率。統計失業率時,勞工統計局首先會把每個受調查家庭中的每個成年人(16歲以上)分別劃入三個類別:

就業者

  • 這類人包括作為得到報酬的員工而工作的人,在自己的企業裡工作且得到報酬的人,以及在家族企業裡工作但拿不到報酬的人。無論全職工作還是部分時間工作的工人都計算在內。這類人還包括現在不工作,但有工作崗位,只是由於度假、生病或者天氣惡劣等原因導致暫時不在工作崗位上的人。

失業者

  • 這類人包括能夠工作且在之前四周內努力找工作但卻沒有找到工作的人,還包括被解僱正在等待重新被招回工作崗位的人。

非勞動力

  • 這類人包括不屬於前兩個類別的人,如:全日制學生、家務勞動者和退休人員。

勞工統計局把失業率定義為失業者佔勞動力(失業者和就業者的工人總數)的百分比。

那麼,根據就業者和失業者的定義我們會發現農民不屬於就業者和失業者。我認為在統計失業率時,由於農民不屬於就業者和失業者,其可以說是自給自足的個體,因此在統計失業率時農民不計算在內


愛財經的小劉同志


失業率分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前者由人社部門負責,後者由統計部門負責。調查失業率會考慮農民。比如在戶籍地家裡有責任田從事農業生產,不算失業,農民就是一種職業;如果農閒時外出打工,沒找到工作時就算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