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是自信讓人更成功還是成功讓人更自信?

達人C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但是在這裡我首先問你一個問題,當你還沒有成功之前,你是否有自信呢?

答案是顯然的,在職場上,沒有自信的人怎麼會獲得成功?

自信心很重要,我跟很多剛入職場的人都說過這句話!

自信心又分內心自信和行為自信。

內心自信涉及表情、神態、語言,如果一個人內心不夠自信,那麼他在工作上的表現會比較強差人意。

行為自信是一個人的動作、打扮、穿著方面,舉個例子,大家都見過房地產中介,每個人都是西裝皮鞋加個大油頭,如果他們都沒有自信,那他怎麼說服你去購買房子?

而內心自信和行為自信又是息息相關,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只有自信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職場補習社


在職場上,成功和自信是一對天生兄弟,相輔相成的,當成功完成小目標之後自信會越來越強,當自信越來越強也會越來越敢於去開拓創新,那成功也會慢慢來到。

但是,無論是什麼都貴在堅持


林有悅


對於自信和成功兩者之間的關係,我是這麼理解的:“自信只能說是有助於事情的成功,但成功卻能夠讓人更加自信”。

為什麼說自信只是有助於成功?

很多的事例,我們都看見了某個人因為自信心爆棚,然後獲得了成功,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

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

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

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

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

從這個例子裡面,就很明星看的出來,自信確實有助於人的成功。但不能說自信就一定讓人更成功,很多因為自信而失敗的例子。

只是我們看待問題的時候,往往陷入了一種“倖存者偏差”裡面,我們只是關注了成功者因為自信而成功的一面,而沒有關注到失敗者因為自信而敗亡的一面。比如:

三國時期的馬謖,他被上級安排去把守街亭。

馬謖到了街亭之後,並沒有按照上級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

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卻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

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

結果卻因此造成大敗而回,被上級斬首而結束了一生。

可能有人說:“這是馬謖驕傲自滿,不聽下級建議”。

可是,站在馬謖的角度,他這可是自信。因為他精通兵法,平時諸葛亮都需要和他討論排兵佈陣的。

只是因為失敗了,所以歷史就認為他是因為驕傲,如果他勝利了呢,那就反過來了。

所以,自信只能說有助於成功,但有時候也會帶來失敗。往往自信和自大就差那麼一點點,當事情沒有最終出結果的時候,是分辨不出來這是自信還是自大。

而在職場,失去信心肯定是不行,那如何讓自己擁有自信,且這個自信不會變成自大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讓自己獲得成功,這個成功需要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困難。

一個人,每做成功一件事情,他就懂得了一份知識,收穫了一份經驗,自然就獲得了一個自信點。

當這個自信點越來越多,個人的自信也就越來越充足。並且因為背後有著豐富的知識,有著豐富的經驗,足以保證這個自信不會成為自大。

因此,我是這麼理解的:“自信只能說是有助於事情的成功,但成功卻能夠讓人更加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