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

逃離北上廣

世界上有另外一個你——這個你有一輛最新款的私家車,不擔心堵車也不擔心停車;這個你房子陽臺朝南,不擔心房價也不考慮買第二套;這個你不是文藝青年、不喝瓶裝水、按時吃飯、週末陪伴父母、從不租賃任何東西、不搞異地戀。這個你是慢生活的信徒,達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境界。

可惜這個你,與現實背道而馳——你長達10年的青春租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裡、每天用2個小時通勤、一年未回家看望父母、只有泛泛之交沒有知己、把互聯網當你的精神慰藉。你習慣性對城市抱怨,每天忙於在上班時間偷菜,你堅信自己不過在等待機會,直至青春用完,才驚覺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一切從你選擇留在中國最發達的城市開始。社會學家鄭也夫說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種狀態:舒服、刺激、牛B。其實也是一道城市選擇題:皆因年輕的你,愛冒險勝過愛安逸,愛牛B勝過愛舒服,自願進入人生願境最誘人、生存邏輯又最殘酷的一線城市。這是一筆風險投資:100個夢想家踏入人才濟濟的這個江湖,總有99個發現“牛B”不過是一場泡沫。

“逃離北上廣”代表後悔者成為社會流行語。白領返鄉潮與民工返鄉潮同時發生,你突然發現白領和民工原來是同一回事。房價被視為罪魁禍首,北京的出租屋有膠囊公寓,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裝箱——當住在集裝箱裡的蟻族不是小說而是現實,這個社會就有了一種荒誕的喜感。

作為工作狂,你突然明白,為了事業的前途,拋棄生活的前途並無價值,你需要的不僅是經歷的成長和工資的成長,還有生活的成長;作為夢想家,你突然明白,到二線城市去的不一定是失敗者,也可能是獨具慧眼的野心家。

不是每個人都不適合一線城市,正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二線城市。重拾你的生活,需要的不是逃離北上廣的悲情,而是深思熟慮的放棄——一線城市不會因失敗者的離開而受損,你終須明白,放棄北上廣只是你的個人選擇,不僅在選擇讓生活出現一個拐點,還在選擇一個別人看不見的機會、選擇一個最適合下一代的城市出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