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普遍都說股市要去散戶化,那麼去散戶化的意義和目的又是什麼?

泥丸子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把散戶去掉遊資就只有被收割的命,所以說股市裡最大的力量恰恰是散戶,試想一下如果股市裡50%的散戶同時買入或者賣出一支股票,你覺得有哪個遊資或者機構是他們的對手?當然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但是散戶是構成股市的基礎是不爭的事實。


平凡的煮夫


個人觀點:現在並沒有普遍都說股市要去散戶化,股市去散戶化是不可取的,散戶是股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去散步化不利於股市的發展,任何一個市場都需要不同層次的人員,才能保持市場的活躍性和流動性,在股市,散戶和大戶都有虧有賺,有很多散戶經過數年的積累變成了大戶,而一些大戶、一些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也並不見得比散戶投資者成熟多少,只不過他們比散戶投資者多了資金優勢,信息優勢而已,在A股市場中經常性地虧損,比如一些機構投資者參與定向增發,最後被套牢,自2019年以來截至今年4月28日收盤,共有28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增發,而其中73家上市公司跌破發行價,佔比達到26.07%。

1、白銀有色2019年4月增發價為6.15元,增發日收盤價為4.59元,增發當日虧損幅度為25.36%,至2020年4月28日收盤價為2.59元,虧損幅度達到57.88%;

2、萬達電影2019年5月增發價為33.20元,增發日收盤價為20.13元,增發當日虧損幅度為39.39%,至2020年4月28日收盤價僅為15.53元,累計虧損幅度為53.22%。

3、中國鋁業2019年2月增發價為6元,增發日收盤價為3.87元,增發當日虧損幅度為35.50%,至2020年4月28日收盤價僅為2.77元,累計跌幅為53.83%

4、聯創股份增發價為9.37元,增發日收盤價為7.06元,增發當日虧損幅度為24.65%,至4月28日收盤價僅為2.17元,累計虧損為76.84%。

5、眾信旅遊增發價為10.71元,增發日收盤價為6.49元,增發當日虧損幅度為39.40%,至4月28日收盤價僅為4.65元,累計虧損為56.58%

二、任何一個市場都需要充足的流動性,目前散戶投資者持有的流通股市值佔比為40%左右,一般法人佔比30%左右,國內機構投資者佔比20%左右,因此散戶佔到了股市的最大比重,在股市不可能沒有散戶的參與。畢竟A股市場包括了藍籌股和中小創,而且近年來A股市場發行的新股有70%以上屬於屬於中小創範疇。如果沒有散戶的參與,市場的流動性將大打折扣。試想如果散戶的資金流出市場,必將導致市場恐慌而形成大幅拋售,但又面臨缺乏資金接盤的局面,最終是沒有交易量的斷崖式下跌。


紅牛財經一號


去散戶化,嚴格來說很不準確。股市建立之初,目的就是扶植國有企業,面向有人經濟實力的人去融資,當時國內機構還很少,大多是自然人,這些年A股一直圍繞著這些自然人來運作,之所以交易所沒有沿用國外的T+0,也是原於我們國情不同,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規則。

​20年4月1日金融服務業全部放開,加入世貿組織後,考慮我國是發展中國,世貿組織給了我們幾年的緩衝期,國家也充分利用了這幾年緩衝期(而且還把它延長了),構建自己的規則體系。

​說是去散戶化,那只是一部分人對以後預期的一種假說,金融服務業放開也就意味著,很多投行,國外機構光明正大進入中國金融市場,跟國內的機構進行競爭,別人有著先進的管理經驗,對市場規則的把控,法規的應用,都是優於我們的,唯一我們佔優勢的就是本土化,前期已經入駐市場多年。

​散戶都不能應付國內的這些機構,何況是國外有資金,有經驗的投行也加入得到這個市場,就像羊群不但要面對獅群而且要面對虎群(比喻不恰當),國內的散戶如果不依靠機構,就會被吃掉,不管是依靠國外機構還是國內機構,最總要交給市場選擇。未來的市場都是機構在操作,散戶入夥機構,規避風險。

​​去散戶只是一種未來的預期,至於多久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