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在异地求学,每当有人问及我家乡的时候,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射洪”。然而,很多时候问者都很无奈地表示没有听说过。但当我问及他们是否听说过沱牌舍得酒的时候,他们几乎无一不知。这时,我总是很骄傲地解释,我来自诗酒之乡——射洪,沱牌酒就是那里产的。家乡的酒,对于推动家乡的知名度,由此可略见一斑。

家乡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据传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酿酒历史。以“稻、粱、黍等为原料,药曲发酵,小缸封酿”,酿出色绿而味寒的“射洪春酒”。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游历射洪时对家乡的酒留下了“射洪春酒寒仍绿”的赞誉。至宋代,“春酒”酿造已很盛行。那时的酿酒作坊,采用的都是“前店后坊”的格局,即临街店铺卖酒,房后作坊酿造。民国初年,酒商李明方继承老酒坊并更名为泰安作坊,后其子李吉安继承酿酒事业,邀前清名士、举人马天衢畅饮美酒,马天衢为“泰安作坊”写下门联“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并分别取门联第一个字,将酒命名为“沱牌曲酒”。从此,“沱牌曲酒”酒名沿用至今。

众所周知,酒作为传统文明中常见的一种文化意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里几乎无处不见。而酒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文化里始终占据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无一不与酒有着莫大的联系。“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正是有了美酒的滋润,传统文化才得以不断地发展壮阔;也正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酿酒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酒,才真正得以迅速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家乡的酒对于家乡的文化传承与渗透,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酒在家乡人的日常生活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每至饭前,或故友重逢,或婚嫁丧礼,总少不了酒的身影。酒作为一种遣怀与交际的绝佳方式,在家乡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正是在这种独特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家乡人对酒有着自己最独特的理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酒,代表着一种热情;“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代表一种情谊;“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酒,代表着一种难觅知己的豁达;“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代表着一种乐观的生活姿态;“酒肉朋友”,酒,代表着一种阿谀。也正是在这种独特文化的熏陶下,从家乡走出了唐代伟大诗人陈子昂,近代著名国画大师孙竹篱等一批批家乡的杰出代表。

酒香不怕巷子深,进入新时代以来,家乡的人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依托独特的诗酒文化,家乡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沱牌作为家乡的知名企业,在中国白酒行业有着很高的地位,舍得酒成为与茅台、五粮液一样驰名的国酒品牌。在异地求学,偶尔三两挚友一起,举杯共饮,千里之外品味着来自于家乡的味道,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老牛亦解韶光贵,无须扬鞭自奋蹄。相信在家乡人的不断努力下,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故乡的酒--原创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