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委員會】科學認知,積極干預——“帕金森”其實不可怕

【科普工作委員會】科學認知,積極干預——“帕金森”其實不可怕

科學認知,積極干預

——“帕金森”其實不可怕

陳正權 杜青

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許多名人都曾患有帕金森病,如“拳王”阿里,曾在退役翌年被確診,在與帕金森病對抗14年後,仍然能夠手持火炬完成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聖火傳遞,鏡頭下,阿里雖然動作緩慢,但他堅毅的面容為世人留下了戰勝帕金森的希望。每年4月11日為“世界帕金森病日”,其設立的初衷為提高公眾對帕金森病的關注,共同對抗帕金森病對人類的困擾。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一、認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患病率僅次於阿爾茲海默症。1990年到2015年期間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達620萬,預計至2040年將超過1700萬。我國65歲以上帕金森病患病率1700/10萬,即每100位老年人中有2位帕金森病患者。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該病的負擔會逐漸加重。根據臨床表現嚴重程度、藥物反應和疾病進展風險,帕金森病可粗略地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其中輕型患者佔半數以上,生存期通常可超過20年。

帕金森病特徵可簡單概括為“一種遞質,一類退變和一組症狀”:

“一種遞質”

即多巴胺,其作用是調控人體運動、聯想和情緒功能。帕金森病的發病與多巴胺濃度關係非常密切,患者大腦紋狀體區可利用的多巴胺與其他神經遞質平衡破壞,繼而引起震顫、運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和抑鬱、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

“一類退變”

即腦內合成多巴胺的組織發生退變,更具體而言,為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多巴胺分泌減少。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一組症狀”

即不停震顫的雙手、邁不開的雙腿、僵硬的四肢、遲緩的動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除了運動障礙,患者還可能出現便秘、失眠或嗜睡、嗅覺減退、抑鬱等其它多系統功能問題。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二、帕金森病早期識別

帕金森病是進展性疾病,具有一定遺傳性,通常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病概率高於一般人5倍。早期識別、及時干預是延緩退變的關鍵。要早期識別是否出現帕金森病,可以從前期的症狀或者體徵進行識別:

早期識別

❀輕微的運動功能障礙:動作協調性略微下降、手部輕微的震顫,出現了明顯的駝背或側彎,走路自覺不如以前穩定等;

❀睡眠障礙:嗜睡,因做夢而出現喊叫、大幅度肢體活動等;

❀其他症狀:便秘、嗅覺失靈、抑鬱、焦慮、淡漠等。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以上症狀或體徵可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出現前10年以上就出現。若當發現有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早開始干預。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帕金森病治療方案多種多樣,主流治療方案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聯合康復治療,幫助患者改善其運動與非運動症狀。帕金森病用藥目標為有效改善症狀、提升生活質量,其基本用藥原則包括:早發現,早治療;小劑量;個體化;長期用藥。康復治療可以改善帕金森病諸多症狀,與藥物聯合應用時,可起到“1+1>2”的效果。

康復治療應介入並延續至整個病程治療中,同樣遵循個體化原則。家庭康復訓練是帕金森病患者康復治療的重要內容,建議家庭康復時間為30~60分鐘,強度適中,以輕微的疲勞感和出汗為宜,每天1次,每週5天以上。帕金森病患者可開展的家庭康復治療可包括:

01 疾病早期

此期患者僅存在輕微症狀,以家庭教育和生活方式轉變為主,如宣教帕金森病的特徵、發病過程,介紹日常居家的康復策略,安撫患者及家屬的緊張與壓力。需要營造積極的生活環境,患者可根據自身興趣選擇一些有氧運動,如健步走、太極拳、瑜伽和舞蹈等,或簡單的力量訓練,如蹲起、仰臥抬腿等,來提高下肢和腰腹部的肌肉力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02 疾病中期

此期患者會逐漸出現步行困難、平衡能力下降、動作執行能力差等情況,可進行針對步行和平衡能力為主的康復訓練,並適當進行居家環境改造(如安裝扶手)。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1 步行訓練

患者可利用外部提示、自我提示或動作分解等運動策略,提高步行能力,如外部提示可採用節奏感強的音樂、口令或在地板上標出提示線,根據提示進行邁步;自我提示是患者走路或轉彎時,提醒自己邁大步,轉大彎,防止出現步伐細碎或無法邁步的情況。

2 平衡訓練

患者可採取先坐穩後站穩,先並腳站後單腳站,先睜眼站後閉眼站的方法,逐漸增加平衡訓練的難度,或參與舞蹈、太極拳等全身性的訓練,提高自身平衡能力。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03 疾病後期

當患者無法獨立站立,依賴輪椅或長期臥床時,此期訓練目標應為維持患者心肺能力、培養患者自主轉移能力和預防併發症,康復治療包括呼吸訓練,如增強膈肌與肋間肌的力量、反覆的深呼吸訓練等;自主轉移訓練,如自主上下輪椅和床上翻身練習,也可在適當的輔助下坐起或站立,預防長期臥床產生的壓瘡、深靜脈血栓或墜積性肺炎等。這些訓練需要康復治療師指導後再進行,根據患者能力,循序漸進,酌情開展。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還可能出現全身肌張力增高、言語障礙、吞嚥障礙等問題,應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對應的康復治療,如對不同部位肌群進行牽伸訓練以降低肌張力;開展口面部肌肉功能訓練、呼吸訓練、構音訓練、咽部反射訓練等促進言語、吞嚥功能等。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科學認知,積極干預,可有效延緩帕金森病進程,在數年內保持較高的生活質量,帕金森病其實並不可怕。“帕友”們,讓我們一起攜手並進,讓愛遠離顫抖!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繪圖:嵇麗娟

【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科普工作委员会】科学认知,积极干预——“帕金森”其实不可怕

文章來源:中國康復醫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