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南北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其间发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战争,其中的“侯景之乱”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侯景之乱”不能仅仅视为给江南人民带来无尽苦难的一次社会动荡,更应该成为我们认识、把握历史命脉的前车之鉴。今天我们就来围绕“侯景之乱”这场动荡来分析看一下当时南北政治格局。

“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梁武帝曾经也是一个善于以史为鉴的皇帝。他在分析宋、齐两朝所以短命的原因时,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宋、齐两朝的宗室政策不好,是由于两朝皇室内部的自相残杀。因此,在对待宗室诸王方面,梁武帝改变了宋、齐两朝屠戮宗室的做法,而分封了一大批亲王。梁武帝分封诸王,出发点是希望诸王能够发挥屏障中央的作用,确保梁朝江山的稳固。

梁武帝的分封宗室的政策,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梁武帝的宗室政策却不免矫枉过正,对于宗室诸王纵容溺爱过度,从而造成宗室诸王之间的相互猜忌。

“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侯景之乱”发生之后,集结在建康城外的“勤王之师”,有二三十万之众,人数远远超过侯景和萧正德的叛军,而勤王之师的主要将帅,又多数都是梁武帝的至亲和重臣。他们是:邵陵王萧纶、东扬州刺史萧大连、南兖州刺史萧会理、司州刺史柳仲礼、衡州刺史韦粲、高州刺史李迁仕。但是,勤王之师除了韦粲力战而死之外,其他人都是顿兵不前、消极避战,或者是纵兵抢掠百姓,李迁仕更是企图乘机割据岭南。等到台城被侯景攻破之后,侯景“挟天子以令诸侯”,逼迫梁武帝命令这些军队听从侯景的指挥,结果“勤王之师”变成了侯景的“擒王之师”!

“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台城陷落两个月之后,梁武帝被饿死了。这对于萧绎来说,自然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的皇帝梦更加近了。但是,萧绎还有三个竞争对手:第一个是三哥萧纲,第二个是六哥萧纶,第三个是八弟萧纪。

“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三哥萧纲当时名为皇帝,但实际上只是侯景手中的傀儡,随时有可能被侯景杀掉,所以对于萧纲,萧绎自忖不必费神操心。另外两个,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首先是六哥萧纶,因为萧纶在“侯景之乱”发生时,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总督诸军讨伐侯景。台城失陷以后,萧纶又被各地“勤王之师”推举为盟主。

另外,从兄弟排行次序来说,萧纶也比萧绎更有继承皇位的优先权。所以,萧绎要想日后当上皇帝,首先就得消灭萧纶。就这样,放着真正的敌人不打,萧绎却对自己的六哥萧纶先下手了。

“侯景之乱”下的南北政局:众叛亲离,宗室政策才是罪魁祸首

萧绎派出手下最得力的战将王僧辩,一举击溃萧纶,使萧纶兵败逃往汉东。八弟萧纪与七哥萧绎一样,也想当皇帝。所以,当台城被围时,萧纪也不愿意出兵救援。不过,他倒是不用承受萧绎那么大的舆论压力,因为他处在萧绎的上游,还可以借口萧绎阻止自己军队东下。

中国有句古语,“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但是,这句话用在萧梁皇室身上却不合适。萧梁宗室诸王之间的相互猜忌,已经达到极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