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之戰:傳統制造業轉型方法論;華為狼性全球突圍背後的祕密

轉型之戰:傳統制造業轉型方法論;華為狼性全球突圍背後的秘密
心法:中國製造華為狼性全球突圍背後的組織文化: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

第一章 中國製造業趨勢分析

企業過去3年,預測未來3年年均增長能保持在 30% ,年淨利潤在50%左右,這個企業發展得挺好,只需要把管理做好,效率提高,現金流控制好,就不需要轉型。轉型是企業從原來模型發展到今天突然間發現失去動力,進入一個迷茫期,就需要轉型。

一、中國製造業的四次大轉型

(一)1949—1978年:軍工優先的計劃經濟

(二)1978—1992年:“輕小集加”的鄉鎮工業+專業市場

(三)1992—1998年:服裝飲料和家電產業的崛起,第一次消費升級和品牌大戰

(四)1998—2015年:房產+汽車Made inChina,第二次消費升級

二、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背景

當今世界最可怕的是核心競爭能力突然間喪失。所謂轉型,是我們要獲得新的能力、新的工具、新的商業模式。這個是中國製造業今天所面臨的問題。

通貨緊縮是全球性的經濟現狀。通貨緊縮最大的問題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大的原因是沒有提供好的商品給消費者。現在買任何東西,都是現有的,缺少革命性的產品出現。

據2015年相關數據顯示,百度淨利率為 50.6% ,阿里巴巴為 59.78% ,騰訊為 28% ,可見互聯網行業對傳統企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互動、聯接、網絡”是互聯網的三大特徵,而互聯網思維就是要改善人與人、人與信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關係的規律和方式。

“互動”是互聯網時代企業和用戶之間關係改善的關鍵。今天的用戶更注重情感需求,用戶、企業、社會公眾充分互動的本質是人與人充分互動,進而產生信任、產生情感傾向、產生熟人思維、產生感性價值。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市場的基本規律。企業尊重市場有三重境界:

第一種是具有預見性和快速應變的能力,反應敏捷,行動迅速,搶在變化之前變化,這種境界的企業會站在風口上,能快速成為行業巨頭,比如IT時代的微軟、移動互聯時代的蘋果;

第二種是以積極心態去改變自己,適應變化,以跟隨者的身份積極改變,學習進步,從而佔有一定市場份額,比如移動互聯時代的三星和小米;

第三種是以抗拒、漠視態度應對變化,這類企業會在市場趨勢下逐漸被淘汰,比如諾基亞、摩托羅拉。

歸根結底還是以用戶為中心,迴歸人性。商業本質 —— 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以滿足用戶需求為導向,更好地提升效率、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為用戶提供超預期的產品與服務。

20世紀90年代初,宏碁電腦創始人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理論:曲線左側是全球性競爭,勝敗關鍵在於技術、製造與規模;右側是地區性競爭,勝敗關鍵則是品牌、營銷渠道與運籌能力;中間下凹處為附加值最低的“生產製造”環節。如果把視野放到全球產業鏈之中,就會發現“中國製造”處在“微笑曲線”的最低端,始終在全球產業鏈低附加值區域緩慢提升。

中國製造企業國際化路線圖

“狼性文化”是華為早年的發家之寶,曾一度被企業家奉為圭臬,我們在華為的國際化征程中也不難看出這一特點。

早年間華為在國際上既沒有品牌,也沒有渠道,但任正非定下一條死命令:只要是國際通訊大展,華為一個不落都要參加。

從1996年到2000年,華為幾乎每年都要參加20多場大型國際頂級展覽會,每年為此投入上億元,讓國外的電信運營商瞭解並認同華為。

為了在困境中生存下來,任正非說:“活下來是我們真正的出路,國際上的市場競爭法則是優勝劣汰,難做的時候,你多做一個合同,別人就少一個。”

另外,華為雖然少有併購,卻不斷與跨國公司合作,借船出海,避免失敗的風險,也少走彎路。

第二章 中國製造模式創新之路

意識到庫存問題的時候,我開始跟所有的同事一起去拜訪ZARA、優衣庫等全世界的優秀案例,看它們是怎麼解決的。解決庫存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庫存,讓用戶去直連製造。在這個時候我們發現,既然用戶可以直連製造,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必要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的理論模型就清晰了。

建立這個理論模型整整花了6個月的時間。假設一個人想要購買一件T恤,如果這個人的消費能力是100塊錢的話,因為幾倍的加價(T恤沒有幾十倍的加價,但也有三五倍的加價),只能買到成本20塊的產品。反過來,在用戶消費力不變的情況下,用C2M模式,可以尋找到更好的製造商。也就是說,中國金字塔頂端的製造商跟我們合作,就確保了性價比。

我對生意的理解叫“生生不息的創意”,我認為這是對生意最精準的解釋。

未來的企業競爭一定要重視設計,不管做任何行業,設計是未來貫穿整個生意的核心。

任正非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在同等技術支持之下,便宜才是王道。這是中國最頂級的研發製造業講的話。

優衣庫有服務嗎?每個人都很忙,只有當你需要服務的時候才會給你服務,不需要的時候不會打擾你。宜家也是, Costco 更是。

衡量一個品牌有兩個角度,一是大家都知道,二是大家都在用。如果光有知名度,沒有人使用,是沒有用的。有無敵的商業模式才有品牌。

為什麼說創變時代對於有勇氣、有膽量、有能力的人,是一個好時代?所有的轉型都不要忽略堅守一個企業的基本能力。學會堅守至關重要,很多企業根本不是在這個時代幹不下去,基本上都是企業主陷入自我恐慌,向前走的時候亂了方寸。一部分企業家覺得我們不適宜轉型,也有一部分人認為不學別人的方法根本幹不下去。但是你會發現,那麼多年都用右手吃飯,忽然換左手,夾個花生米都困難。

一個把服裝產品變成每個人服務的解決方案, 365 天什麼場合穿什麼,永遠有人管,這就是把一個產品服務化。當然,產品服務化還有一個巨大的價值,就是真正的產品黏性。

產業模式成功或失敗,很多時候不是由員工決定的,而是取決於企業家的心智模式。

活在每一個消費者心中,才是每個企業家最應該著重關注的事。要有底氣地告訴自己,有尊嚴地活下去,而不是為了一時的火,要堅守品牌的持續創新能力。

從一出生開始就思考自己的品牌,這個能力叫講故事的能力。有人講,我沒故事。即使你沒有故事,但是你的客戶有故事,讓你的客戶講故事更有說服力。

造人的能力是一個創業者最該具備的能力。企業本身就是造人,這也是企業本質的重要使命。

我們必須打造出好產品未來才有機會,未來垃圾商品越來越沒有機會。打造好產品需要發生什麼變化呢?需要在研發角度發生變化,不能像原來那樣去研發。

互聯網已經不是一種思維,而是一種時代的力量;這種力量正在改變著一切。移動互聯不但重新解構行業,重塑公司的競爭能力,更擴展和模糊了整個行業的邊界,競爭的焦點從獨立的產品,可能到包含相關產品的系統。

第三章 中國製造資本和營銷的新部署

慕思的品牌塑造和營銷戰略。如何打造行業第一品牌?如何能夠迅速拓展市場,本質是什麼?我分享一些我在實踐工作中的經驗。主要有四個層面。第一,通過整合創新的方法開拓一個新的品類;第二,做好品牌的定位,有一個好的產品,必須要有品牌的輔助才能把它做到位;第三,價值營銷,高端品牌的必走之路是價值營銷;第四,核心粉絲,就是如何打造核心粉絲。

第四章 中國製造對新技術的探索

一直以來,不管是技術創新還是模式創新、產品創新,我們都存在一個可怕的誤區,認為創新就是做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推崇開天闢地的路徑,追求一鳴驚人的效果,但創新的精髓在“創”而不在“新”。所有改變世界的發明以及全球頂級品牌的創新,幾乎全部遵循“漸進式改良”的模式,先模仿、學習,再創新、超越。就是微創新。

“Win10免費”的背後是微軟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理念。忘掉以往的4C、4P,擁抱產品經理,讓產品自己說話,變成自媒體。微軟通過免費獲得大量用戶,然後收集用戶體驗數據,根據用戶反饋找準痛點,不斷改善升級,對產品繼續創新,搶佔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最終成為主流移動端系統,實現PC、手機、平板、XboxOne甚至即將推出的小屏智能硬件完美兼容,成為一個超級平臺,最終實現萬物互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