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翼城人誤會的典例

介之推,介為姓,推為名,“之”為助詞。有的地方把“介之推”寫作“介子推”,介子推亦為另一 個春秋時人,據說十五歲即相楚。為區別起見,還是寫作“介之推”為好。

介子推:翼城人誤會的典例

據縣誌記載,介之推原姓王名光,是翼城縣王莊鄉王莊村人。小河口水庫改名為“介湖”,緣此。 隨重耳出亡19年,亡命途中,曾“割股食君”對重耳忠貞不貳。當秦穆公派兵送重耳回國為君、船過黃河的時候,狐偃以璧授重耳說:“臣從君多年周旋於天下, 自己知道錯誤不少,當然你更清楚,我請求從此離開。”重耳急了,發誓說:“ 我回去如果不跟舅父同心,憑河伯做證。”隨手把玉璧投人河中。他倆這段對話,介之推在船上聽到了。笑著說:“天助晉公子, 子犯卻認為是自己有功,向君要挾,實在可羞。”遂不忍心和這些人同位,便設法脫離了他們。晉文公即位,對從亡者論功行賞,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介之推的母親十分賢惠。有天,他和母親談及這件事,感慨地說:“窗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已力,這是什麼?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真不能同他們共事了。”母親說:“為什麼不去求賞?這樣死了又能怨誰? ”介之推回答道:““明知錯誤,又去效法,錯誤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就不能吃他的俸祿了。”母親說:“也讓他知道一下,怎麼樣?”介之推回答說:“說話是身體的文飾, 身體將要隱藏,哪裡用得著文飾?這不過是求顯露罷了。”母親說:“你能夠 這樣嗎?我跟你一起去。”於是母子二人偕隱綿上(今山西介休縣東南40裡介山之下)。介之推的隨從們憐惜他的這種遭遇,在晉文公的宮門上懸筆寫了“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 四蛇各人其字。- 蛇獨怨,終不見處所”六句話。文公見到題詞,想起介之推,派人各處尋找,香無蹤影。後來聽說他隱居綿入山中,於是把圍繞綿山一帶的土地封為“介推田”,算作他的封地及食邑,號其山日“介山”。文公說:“以志吾過, 且旌善人。”現在我們一些翼城人感情上難以割捨的是,認為介之推肯定死於翼城綿山,不可能死於介休的綿山。因為晉文公第二天放火燒山,介之推頭一天背上其母逃跑,一個晚上能跑到介休嗎?於是肯定介之推是到翼城綿山隱藏起來,後被文公燒死。這實在是個誤會。根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的記載,秦軍送重耳及河,狐偃講了一.番話要離開重耳,介之推認為是要挾,而與之生分。 《史記,晉世家》則明白地寫道:“文公元年春,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從君周旋天下,過亦多矣。臣猶知之,況於君乎?請從此去矣!’重耳日:若反國,所不與子犯共者,河伯視之!’乃投璧河中,以與子犯盟。是時介之推從,在船中,乃笑日:‘天實開公子,而子犯以為己功, 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與同位。’乃自隱渡河。這裡不難看出,介之推是把自己隱藏起來過了黃河。等回到晉國,重耳忙於繼位、分封,介之推乘機攜母隱人綿山,這是完全可能的。可以想見,介之推是歸晉後從容離去,是遠走高飛,絕不是臨時決斷,於一夜之間匆忙逃逸。

介子推:翼城人誤會的典例

這是《左傳》和《史記》的記載。漢代以後介之推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又塗上了許多傳奇色彩。傳說,介之推與母隱於綿山。晉文公很後悔,當年沒飯吃的時候,介之推曾“割股以食”,怎能忘掉有功之人呢?文公聽人說,介之推性最孝,如果放火燒山,當林子著起來的時候,介之推和母親就出來了。於是文公派人舉火燒山三日不熄,推終不出。文公再派人上山尋找,發現母子相抱於一棵大柳樹而死,文公聞之流涕,命葬之綿山,併為之立祠。又以介之推母子相抱而死的那棵樹為材,做了一雙木屐,穿在腳上,每每看見,便傷心地說: “悲夫,足下!”可能這就是“足下”這一詞的來歷。《後漢書.周舉傳》載: “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按,龍,星名,在木位,懼火,故禁)之禁。至其亡月,咸信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土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放煙爨(cuon),老小不堪,歲多死者。周舉做幷州刺史時,曾宣示居民恢復溫食。這是一則絕妙的史證,證明漢朝時就有記載,認為介之推焚骸介休綿山。周舉不是山西人,他的話是不會錯的。後來,為了紀念介之推,人民相約於清明前一日或兩日禁火寒食,這就是寒食節。

翼城縣歷朝歷代編纂《縣誌》的先賢們,早就認識了這一點, 因而在《縣誌古蹟》中寫道:“芳軌故躅何地蔑有? 因名核實,殊難言....至若襲跡殊方,借才異域,援引鳥有之名勝,以作子虛之憑弔,又奚取焉?”他們都無例外地白紙黑字寫在《縣誌》上:“[介之]推隱死於介休之綿山。”以民國《縣誌》為例,在《山川卷》講到覆釜山時說:“俗 為古堆坡山,在邑西北十五里,以形如覆釜故...其下有介之推廟,土人傳此廟為晉文公立,又名小綿山。《祠祀卷》在講到介之推廟時說:“ 在覆釜山下。相傳推隱死於介休之綿山,晉文公思之,因名覆釜山為小綿山,而立廟於其下,以清明前一日禁火祀之,名曰‘寒食’”。也許有些人認為我縣的古人“傻冒”,胳膊彎子朝外拐。此言差矣!這正是我縣歷代先賢以實事求是為榮、以掠人之美為恥的高尚史德。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謝堯亭博士說得好:“地域情結, 人所共有,但學術是一種客觀公正的研究。必抱其為現實服務之決心,終將走向沼澤泥淖,以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還有些人說,做隱士“胡隱”、“市隱”都可以,何必跑到兒百里之外?殊不知,這正是介之推的一點真心。 如果不是走到幾百裡之外人跡罕至的地方,人們會不會說他是假歸隱、真求官,所謂隱居只是南山捷徑呢?

介子推:翼城人誤會的典例

甚至還有人說,幾百裡之外的綿上是戎狄國的國土,晉文公怎麼可以把別國的田土賜給自己的臣下?這得把一些地域情節濃重的太原人找來問一下:不是說叔虞封唐是封於太原麼?如果這是真的,叔虞時太原已是晉國的國土,文公繼位介體的綿上怎能不是晉國的國土?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叔虞封唐村於太原是好事者編造的假話,當然這些人無法回答這問題。晉獻公時晉國的北疆只達霍山, 介之推逃往綿上屬戎狄之國,這是真實可信的。那時,晉國國力十分強大,周圍小國聞之喪膽。只是在獻公末年發生了驪姬之亂,才使獻公的對外擴張暫停了下來。文公繼位後,採取了許多改革措施,內部團結統一,國力迅速恢復。為了向國人“示義”,對一個戎狄小國開仗完全是可能的。誠然,文公建國之初,國防力量還沒獻公時強大。但是有足夠的武力擊敗一個戎狄小國,從而把綿上的田土封賞給介之推,也是可能的。

在宋朝,宋真宗曾應地方官之請封介之推為“潔惠侯”,簡稱“潔侯”。

介子推:翼城人誤會的典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唐興鎮封比村為了發展旅遊事業,在覆釜山頂建成潔侯祠,在山下建成農家樂式的景區,接待了不少遊人。在這裡,人們不僅頂禮膜拜了先賢古人,更品味了封比村民改革開放後的幸福生活,無不讚譽黨支部、村委會幹部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