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蘊含歷史底蘊的清明節變成只知道燒燒燒的「放火節」

明天就是中華傳統節日清明節了,很多人都不會把清明當做節日,但要知道古人可是非常重視清明節,因為它不僅僅是現代人只用來掃墓的日子。


不要把蘊含歷史底蘊的清明節變成只知道燒燒燒的“放火節”

清明節的由來據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找不到一點吃的,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已經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後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禁火併定為寒食節,慢慢的變為清明節。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可見古人在清明是嚴格禁火的。
不要把蘊含歷史底蘊的清明節變成只知道燒燒燒的“放火節”

千古先賢​介子推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春季是森林火險高發時期,三十年前舉世震驚的森林大火吞沒了整個漠河縣。當年的慘狀依舊曆歷在目,而掃墓焚燒紙錢是巨大的火災隱患,將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文明祭掃才是我們真正緬懷先人的正確方式,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傳承,這樣一個有如此歷史底蘊的節日,千萬別到了今天變成了只知道燒紙錢的“放火節”。作為一個基層防火工作者希望大家能幫我轉發,克服這種不良的陋習。
不要把蘊含歷史底蘊的清明節變成只知道燒燒燒的“放火節”每年春季都進行防火宣傳



不要把蘊含歷史底蘊的清明節變成只知道燒燒燒的“放火節”隊員枕戈待旦
​時刻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